【明報專訊】受關節痛困擾的病人,活動一旦不足,就會全身僵硬,痛也隨之而來,活動能力嚴重下降!
疫情前,香港強脊會聯同香港風濕病基金會,高峰時期會每星期租借醫管局醫院轄下的水療池,舉辦逾10班由物理治療師指導的水療班。惟在疫情下,這些水療池停止服務, 最近才有限度重開;加上公眾泳池也長時間關閉,想自己練習也苦無辦法。希望疫情盡快受控,水療池可以全面開放!
黃:黃潔怡(香港物理治療學會、物理治療師)
林:林韋雄(Stephen)(香港強脊會主席)
黃:Stephen,你怎樣開始接觸水療?
林:一切由1999年開始,我患上強直性脊椎炎,導致關節僵硬,長期背痛腳痛,影響活動能力、日常生活甚至工作,非常困擾難受。當時參加了香港復康會水療班,在物理治療師指導下做水中復康運動,真的幫了我很多!及後有機會在正規暖水水療池內接受治療,效果就更好!身體僵硬和痛楚減少,活動能力明顯改善了。記得班內有一名要用雙拐杖走路的病友,看他接受了幾個月水療後,身體關節痛少了,人靈活了,平衡力不斷進步,肌肉也增長了不少!最後毋須用拐杖!
黃:你覺得游泳、水中運動和水療有分別嗎?
林:分別可大了!自己做水中運動或游泳,感覺好像跳廣場舞,運動是做了,但對於背痛和改善活動能力,進展比較緩慢,療效不太明顯。而水中運動的對象是普羅大眾,讓大家強身健體;我們有病患痛症,很容易會跟不上而受傷。
水療則是由物理治療師設計,針對我們的病科需要,會按個別病友的病情、能力和復康目標來改良動作。我們跟着做,很有安全感。身體應付到之餘,每堂做完治療後,也覺全身輕鬆了不少。
融會解剖學 病理學 康復醫學
黃:你分別跟過物理治療師和水中健體教練做水中運動,可以分享一些體會嗎?
林:物理治療師與水健教練是好拍檔。醫生會建議或轉介我們跟物理治療師做水療,改善痛症、關節僵硬和活動能力;當病情受控和穩定下來,受過特別訓練的水中教練可幫忙跟進,讓我們長期保養。萬一有懷疑情况,會再尋求物理治療師協助。
老實說,現在不同銜頭的水中教練很多,有點花多眼亂,在選擇時會有保留。因我們背痛和關節炎的病友,不單是痛症,很多都接受過不同手術,始終需要多點保障。如遇有懷疑,還是參加由物理治療師指導的水療班吧!萬一運動時遇到問題或病情反覆,物理治療師都可立即糾正,給予專業意見如何改良,避免愈做愈傷,始終,身體是自己的。
我因強脊病而接受置換髖關節手術,當時創下醫院接受這種手術後最快出院的紀錄。經過物理治療特訓後,我就可以自己出院了,還是乘小巴回家!我深深體會,正確專業的運動指導是很重要!
黃:是的。在物理治療師角度,水療不止是運動,乃是一個治療。治療師先評估病人,了解病况,將解剖學、病理學和康復醫學融會貫通,為病人訂立適合的復康目標。透過利用水的特性,作為治療手法,發揮有效的復康角色,最終為病人改善痛楚和活動能力,提升生活質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