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本地體育氣氛在去年東京奧運後一度熾熱,多項比賽重啟,但近日新冠疫情升溫,殃及香港十公里錦標賽、維港渡海泳、羽毛球錦標賽等大型體育活動。世界龍舟錦標賽睽違香港25年後,原定於2021年舉辦,及後順延至明年,但受限於檢疫措施,或將被通關復常的泰國「執個熱煎堆」。中國香港龍舟總會主席鍾志樂擔心長此下去不僅龍舟,日後要再申辦博覽、美酒節等國際活動和會議都不容易。
另一邊廂,香港世界桌球大師賽將於下月舉辦,事隔5年,又是怎樣游說到世界首6名球手來港?
失去辦龍舟世錦賽時機
立法會議員霍啟剛在知悉世界龍舟錦標賽(下稱世錦賽)擬移師泰國後,呼籲政府及市民多了解主辦方向國際協會爭取和籌備活動的過程。鍾志樂事後亦慨嘆比賽「煩咗我好多年」。他憶述2017年申辦2021年世錦賽時需將多個時機集於一身:賽事睽違香港25年、香港將回歸25周年、國際龍舟聯合會及香港總會成立30周年。25年間,國際龍聯的會員增至62個,多國運動員都未曾來港參與世錦賽,「提出這方案時,所有地方都支持。一遞上去,其實大家已經同意」。每屆賽事約有3500個參加者,尚未計工作人員,以及來打氣的親友和支持者,「好多地方都想取得主辦權,帶動地區旅遊業。以前可能一兩個地方爭,我們申辦時有四五個舉手」。
因香港沒有合乎國際規格的龍舟賽道,他須邀請賽事委員來港視察,他們參觀了觀塘海濱花園、避風塘及天橋下的空地,確保水深、闊度、長度符合1000米直道賽的要求,也有足夠空間容納數千準備作賽的運動員及場邊觀眾。除場地外,還須有國際賽事經驗和旅遊等要求,例如申明香港自1976年起已舉辦香港國際龍舟邀請賽、介紹香港的特色和運輸配套,「亦要講解香港酒店、價錢,因不是每個國家都有能力支付」。
政府支持也是條件之一。世錦賽是港府12項「M」品牌大型體育活動之一,最多可獲600萬資助,另設上限400萬的一對一配對基金。這筆基金較靈活,可補助聘請員工、視察場地和計劃書等初期使費。總會亦於2019年開始洽談冠名贊助,介紹比賽場地、人數、對品牌的影響,「不止講龍舟,會從學生參與、義工等,去講青少年發展,不止幫公司賣廣告,見到公司回饋社會」。但2021年賽事延期時,談攏的贊助商抽身,加上受疫情打擊,不少有意贊助的企業卻步,為配對基金帶來連帶影響。
泰國請纓 不怪責不罷賽
鍾志樂任內為香港申辦過兩個國際賽,包括兩年一度、2020年的亞洲龍舟錦標賽,但最終因疫情取消,他本預計2022年亦會停辦,計劃為香港申辦2024年。「誰知泰國舉手說可以做(2022年),問大家來不來,已有約12個地方報名,包括香港。這是為香港運動員有得比賽,不可以說它又搶了香港的就罷賽。」泰國在2019年辦過世錦賽,已有場地和經驗,近日請纓接替香港,在2023年再辦,鍾志樂估計是有政府支持,才可在短時間內籌到資金。「如果9月最後表決要取消香港,轉到泰國的話,畢竟泰國只有一年準備,如果有什麼需要,我們都會去配合,不會怪責龍聯說為何閉環都不給我做。龍舟總會也會派香港代表隊出戰。」
中期對策:「與疫共存」
倘若防疫措施在短期內維持現狀,接下來的賽事如何是好?三個體育總會代表講解現時各自「與疫共存」的對策:
龍舟總會:曾嘗試尋求下屆主辦方對調
鍾志樂自言在知道2023年舉辦世錦賽的機會渺茫時,已經「咬住唔放」,2025年的主辦方是德國,香港只能申辦2027年,他提議與德國對調,由德國先辦2023年,但德國不答應。他相信再申辦時,要為香港想出其他特色和時機,說服其他會員。有學者提出香港應設「體育復常路線圖」,鍾志樂認為這對日後舉辦大型盛事尤為重要,「無路線圖的話,只可拿現在的防疫指引去談。如果有路線圖就可以講給龍聯聽、去爭取(未來的活動)」。
田徑總會:跑手需自備食物 曾倡分批跑
疫情下,田總曾復辦馬拉松、十公里錦標賽(下稱十公里賽)和今日的山路錦標賽(下稱山賽),防疫要求與食肆近似,甚至更嚴謹,包括48小時內做核酸檢測、疫苗接種紀錄和即日快測。田總高級公關及市場推廣經理黃卓敏說:「會脫口罩,用食肆要求做指標,總會覺得可以理解。但評估過風險比餐廳低的,因為是室外,跑手又會分散跑。」政府去年曾要求參加者打齊3針才可參賽,即確診後獲「藍碼」也不合資格,田總向政府反映後今年得以調整。補給方面,大會為參加者提供支裝水;長途賽事如山賽補給站,以往提供餅乾和三文治等,熱食有意粉、魚蛋,今年參加者要自己預算並帶備食物。「政府不希望跑手聚在一起進食,我們解釋好多遍,跑手要與時間競賽,唔會等埋一圍飲茶。」
去年賽事,大家尚抱觀望態度,行政總監伍于豪說今年反應更踴躍,十公里賽共有1500人報名,但政府突然收緊限制,要求參加者連同工作人員最多只可有500人,故田總決定取消賽事。十公里賽約有150個工作人員,負責人流管制或處理跑手行李等,賽道每200米有一人站崗,「他們全程戴口罩,在我們角度不應計算在500人內」。跑手起步後會各自分散,在起點前則要戴口罩,他以逼地鐵或巴士站排隊比擬擁擠程度。田總曾向政府反建議,將1500人分三組出發,「一到起點就向前跑」,但沒被採納。未來會考慮分批或分日舉行賽事,但這需要更長的封路時間,「如果在同日,又是否等全部人離開賽道,下組才出發?」若馬拉松也只限500人,「市民是否肯為500個人封了香港主要幹道?」半馬、全馬都途經行車道路,要覓替代路線不容易。
桌球總會:球手貴精不貴多 「氣泡」好過「3+4」
香港世界桌球大師賽(下稱大師賽)將有8個球手參加,桌總主席羅永聰解釋,職業賽分為邀請賽與排名賽,大師賽屬前者,可以「貴精不貴多」,「好少邀請賽請得8個人,一般16個以上,我們較獨特,是迷你的高水平邀請賽。咁少球手,一定要有最好嘅戲碼,請到大家都識嘅頂尖球手」。泰國本來於9月舉辦邀請賽但延期,如果香港順利舉行,將是疫情至今亞洲的首場職業桌球賽。
羅永聰說球手肯以「隔離氣泡」來港,「因知道我們主辦能力高,會盡量安排到最好。他們都是職業桌球員,知道只能比賽、不能外出都接受,這方面好欣慰」。目前訪港旅客須「3+4」檢疫,「氣泡」安排專為外國運動員來港而設,最先用於賽馬騎師,他說對球手而言比「3+4」理想,「因職業球手要比賽接比賽,時間難安排。他們在外國慣了自由走,一落地就比賽」。桌總正與當局爭取,讓球手完成比賽後留港觀光。「始終是嘉賓來的,打完就即刻送走人(不太好)。」
就算有主辦權≠運動員肯來
幾個總會代表都說香港賽事驟減,令本地運動員缺少國際交流機會、窒礙青年梯隊甚至會出現斷層。田徑賽事需累積積分,靠排名入圍大型運動會。運動員可赴外國作賽,政府會承擔體院運動員的旅費,其他人只能自費或另找贊助。回港「3+4」也有不便,像科威特下月舉辦亞洲少年田徑錦標賽,要上學的香港跑手或有顧慮。
另外,田總身為世界田聯成員,須每年舉辦本地錦標賽,「(而)現在就算香港有主辦權舉辦國際或亞洲級賽事,世界組織都有保留,是否有足夠國家的運動員肯來?」伍于豪說。
長遠對策:再申辦靠什麼?
場地:紅館篤波 體驗非凡
桌總見2017年在伊館舉辦的大師賽一票難求甚至「炒飛」,今年改於紅館舉辦,並以此來打動球手。羅永聰說就算英國大賽,場地最多只可容納約1000名現場觀眾和作直播,「桌球賽來說,這樣大型的演唱會場地史無前例。我們對球手說,會給他們多年職業賽從未見過的體驗,包括場館、佈置、設計」。鍾志樂估算他日再申辦龍舟世錦賽時,已有更多國家具備合規格賽場。即使香港成功,執委需再次視察避風塘環境,「最重要一點,會提出我們已申辦過,但因為疫情令香港辦不到,並不是香港場地、設備問題」。伍于豪說,2019年亞洲少年田徑錦標賽證明香港有主辦能力,期望他日再申辦,但將軍澳運動場的座位和副場未完全符合國際要求,尤其後者是非正規田徑場,不夠容納大量運動員熱身和練習。
觀眾:球手難忘熱情 作賽為榮
今屆大師賽有5名外國球手都曾於2017年來港作賽,香港球迷的熱情令他們留下深刻印象,羅永聰稱在桌球圈中,球手亦視來港作賽為榮譽,「香港始終是他們最渴望來的城市」。今屆賽事首次移師紅館,每場或有多達8000名球迷入場。就算因「氣泡」安排和場地成本增加,他們也冀以合理票價吸引港人觀戰。他提到一眾總會執委都是義工,以公餘時間籌備。多個體壇總會在疫情下排除萬難,都是為爭香港有朝再做「主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