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言有理:長者較易患骨髓病

文章日期:2022年09月05日

【明報專訊】80歲的陳伯患有冠心病,曾接受「通波仔」手術,並放入支架;手術後服用抗血小板藥,包括阿士匹靈。最近覆診驗血,發現貧血現象,白血球及血小板數量亦稍微偏低。醫生起初懷疑貧血原因是抗血小板藥物引致腸胃出血,但大便隱血一直呈陰性反應,胃、大腸及膠囊小腸內視鏡檢查皆未見出血,最終骨髓穿刺活檢,確診骨髓增生異常綜合症(myelodysplastic syndrome)。香港人口老化,長者比例持續上升;癌症及退化性疾病患者數目預期持續增加,其中包括骨髓增生異常綜合症。

病徵:貧血 發燒 流血難止

骨髓組織位處骨骼中心位置,負責製造各種血球,包括帶氧的紅血球、消滅病菌的白血球及止血的血小板。骨髓增生異常綜合症屬骨髓病,負責造血球的「造血幹細胞」出現基因突變,影響造血球功能,引致紅血球、白血球及血小板數量下降,誘發各種病徵,包括貧血、發燒及流血難止;病因大多不明,個別病例與輻射、化學物質及抗癌藥物有關。患者以長者佔大多數,部分病情輕微;亦有較嚴重的急症病者,或很快轉化成急性白血病,預後較差。骨髓穿刺活檢有助確診,血液病理科醫生根據骨髓內不成熟髓細胞比例、染色體變化及基因突變作分類,有助評估預後,同時制訂治療策略。

新藥改善貧血 幹細胞移植可根治

治療骨髓增生異常綜合症有多個選項,包括支援治療,如輸血和利用抗生素控制感染。病者有嚴重貧血,輸紅血細胞可紓緩症狀;但大量輸血卻令身體積聚過量的鐵,可損害重要器官包括心臟,需要用藥除鐵。輸血小板可短暫提升血小板數量,長期輸血小板容易誘發免疫性排斥,效果漸失,宜留作有出血時緊急使用。皮下注射各種造血生長因子可刺激骨髓製造血球,包括改善貧血的促紅細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及增加白血球「中細胞」數量的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還有提升血小板數量的口服艾曲波帕(eltrombopag)及皮下注射羅米司亭(romiplostim)。新藥魯斯帕西普(luspatercept)有效改善貧血現象,可減少輸血。病情嚴重,可考慮接受去甲基化治療(hypomethylation therapy),如阿扎胞苷(azacitidine)及地西他濱(decitabine)。年輕患者宜考慮異體造血幹細胞移植,移植有單次風險,但有機會根治頑疾。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文:梁憲孫(血液及血液腫瘤科專科醫生)

相關字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