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文青:「治癒片」道出不安人類世

文章日期:2022年09月09日

【明報專訊】最近香港一陣「沉浸式展覽」潮相當熱鬧,當中大館舉行瑞士藝術家Pipilotti Rist展覽可說雄霸媒體及網上社交平台,即使人在外地,依然被打卡光影淹沒眼簾。影像配合不同裝置,塑造一片有別日常的感受空間。最近首次踏足中美洲,走了一轉墨西哥城,四處尋訪藝術場地,剛好遇到另一個把影像玩得出神入化的藝術家,利用「治癒片」道出不安人類世。

墨西哥舊城區有多間博物館,當中棲身於16世紀殖民建築的Laboratorio Arte Alameda一直帶給觀眾許多富實驗的當代藝術,到訪期間正在展出法國藝術家Joanie Lemercier個展。Joanie Lemercier向來以投影、電腦程式、裝置藝術創作。看場內的投射作品,由視覺引發,有白雪紛飛風景,也有竹林中明月。治癒感湧上頭,全都美得令人讚歎。透過合成及編碼而成的風景,藝術家探究至另一層面,作品往往以感官外衣,反思感知(perception)與真實的拉扯與玩味。

站在作品Here Once Stood A Forest(2019-2021)前,影像攝於德國Hambach Forest,為萊恩河地區僅餘的古老林木。一片青綠盎然,鏡頭慢慢轉至晚上,藝術家透過電腦後製,讓花花草草發出有如煙花的光茫。事實上,Hambach Forest為近年歐洲環保組織非常關注的地區,由於政府批准企業在該處開發煤礦,導致嚴重伐木及附近社區被逼遷,治癒影像背後原來是殘酷的破壞。

舒暢背後是殘酷破壞

藝術家一直醉心呈現大自然美態,近年則轉向其稱為「科技美態」(technological sublime)之概念,糅合他於環保社會運動的參與。拍攝大自然的一草一木,似乎很易就令人看得舒服,作品Slow Violence(2019-2021)反而拍攝採礦企業在土地大規模挖掘鑽探的場景。企業用上全球最大的挖掘機,影片中可見它有如坦克車,需要以多條輪帶驅動,有估算指該款機器每天足以破壞240,000平方米土地。心寒的是,藝術家把它拍得工整、流麗,看得舒坦。破壞的大惡魔竟然讓人想到網絡非常流行的「治癒片」,視覺上讓人產生舒暢感覺,只要打關鍵詞satisfying videos就會感受到。

藝術家的工藝令人佩服,美感及影像語言相當敏銳,讓媒介帶出諷刺真相。有趣的是,目測所見,不少觀眾看到影片中段「開估」有關破壞的真相後相繼離場。或者真實及影像碰頭時,實在太「慘不忍睹」。Here Once Stood A Forest與Slow Violence的進路不一樣,前者影像上似乎沒那bloody,但在說同一件bloody的事。

這是一個影像時代,人人每天被電子屏幕衝擊,城市公共空間被廣告及資訊的光影包圍。錄像藝術發展多年,作為一個媒介有其特質,包括時間線、機械化、重複、感官等,藝術家亦利用影像的獨有語言,回應內心與時代變化,任觀者自行切入。例如Pipilotti Rist作品不時觸及性別及身體議題,在香港展出的「像素森林」亦包含對資訊氾濫之批判。影像及投影充滿可能,沒有一個絕對的應對之法。

當然,影像在時下應用變得十分霸道,霸道得蓋了它本有的曖昧,它是萬千呈現真實的方法之其中一個吧。影像之間,真正美麗或醜惡的,只有用心才看到。●

文:小東

相關字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