苔玉化身有生命花盆 充當種植初哥神隊友

文章日期:2022年09月24日

【明報專訊】日日返工對住文件山或四面牆,想為工作或生活空間增添生氣,栽種植物是個好主意。擔心自己成為「植物殺手」?不怕!栽種達人教你與入門級「盆栽」苔玉「溝通」,親手打造一個能遠離繁囂的「綠色星球」。

從事平面及產品設計多年的阿健,原本開辦art jam活動,他為了讓參加者能對着真正的植物繪畫,開始嘗試種植盆栽,而他也漸漸產生興趣,甚至上網自學盆栽設計。2014年他創立盆栽品牌「植屋」,希望有更多人把「大自然」帶回家或辦公室,感受到人與植物之間不可分割的關係。他開辦不同的栽種工作坊,其中一個備受歡迎的就是苔玉植物。

苔玉(Kokedama)源自日文,苔指苔蘚,玉即是球,是一個由苔蘚包裹的泥球,像器皿一樣用以栽種不同植物。「一開始接觸的時候是在網上看到,但介紹只有一句『從江戶時代傳下來』,又不知道誰發明。」如此神秘吸引阿健繼續研究,他查找不同網頁、書本,發現早在唐、宋朝時,盆栽就從中國流傳到日本,雖然苔玉真正的起源已難以深究,但其中一個流傳的說法,「是為方便運輸而不用花盆,只用泥包着植物寄送日本,在途中泥的外面長出了苔蘚……之後流傳到民間,平民發現原來這樣也可以種植,反正買不起陶瓷花盆,於是照着做」!

在古時,苔玉可能只是種植盆栽的折衷辦法;在現代卻受不少人青睞,例如在日本、台灣、澳洲等地都有「粉絲」為它開辦網頁、工作坊,將栽種苔玉文化發揚光大。植屋開業初期,阿健指香港未見有同類工作坊,於是開班授課,「後來教教下,發現苔玉植物很適合初接觸種植的人,因為在成功種植苔玉後,種其他很多植物都不是問題,我自己也是一樣」。

整個浸水 水分均勻滲入泥土

不少種植初哥,開心地嘗試,卻傷心收場,甚至一次又一次成為「植物殺手」。阿健留意到,很多人都不懂得澆水,「有些人是用噴壺噴兩下水,沾濕盆栽表面的泥就算了,但中間、底部的泥未有水,如果在下午曬一曬便全蒸發掉,根部根本沒有沾過水」。而苔玉可以全浸透式地加水,即把整個苔玉浸入水中,水分便能均勻地滲入泥土,比用噴壺更容易控制。而缺水的苔玉會在水中快速排出氣泡,氣泡變少變慢時,代表水分差不多足夠。

何時需澆水?植物話你知

多久澆水一次?相信這是很多種植初哥的問題,阿健說:「我經常強調多久澆一次水是不一的,因為擺放的環境不同,會影響盆栽裏的水分,其實問它(植物)就最準。」如何問植物?就要靠觀察力。阿健感嘆,很多人對自己的家居環境不太熟悉,「有時我問人家中窗的方位,一半人都回答不到」,他說要知道哪裏有太陽照射,才能找到適合種植的位置,「有時不要說植物,對生活質素都有影響」。種苔玉植物就可以練習觀察植物水分的需要,可以不時摸摸苔蘚,感受是否乾燥;浸水後,記住苔玉的重量,不時將苔玉拿上手秤秤,感受到愈來愈輕就代表它跟你說「我要喝水了」!

苔蘚包泥土疏水 減爛根風險

除了缺水,很多盆栽死因是爛根!「植物的根部需要透氣,不可以積聚水分」,阿健表示,苔玉只有苔蘚包住泥土,可以疏走多餘水分,十分透氣,大大減低爛根的風險,更有利根部生長。不過,打理苔蘚對新手來說可能是個挑戰,因為「靠濕度和溫度去維持(苔蘚)綠色,室內會較好,如果放室外曬得多就很快變黃」。很多新手看見苔蘚變黃就很失望,但他指,可耐心等待苔蘚發新芽,或換新的一塊,毋須灰心,也不要慌張。「信心也很重要」,阿健提醒,只要了解清楚所種植物的習性和需要,為它提供合適的環境,就可耐心看見改善和成長,切忌「咩都驚一餐」,胡亂找方法,反而會種死植物。

阿健迅速地示範苔玉植物的製作,動作利落,看見綠茸茸的苔玉就像個長出了大樹的綠色小星球,令人看得出神,煩惱都拋諸腦後。他說,能親手做出美麗的苔玉很有成功感,但植物能帶給人的快樂不止一剎那,把它帶回家後,與它相處、生活一樣療癒。

■DIY苔玉「綠色星球」

材料及工具:

水、苔蘚、剪刀、鉗、紙膠帶、透明線、植物、黑泥炭土、赤玉土(按植物習性調整比例,通常泥炭土偏多)

步驟:

1.赤玉土加入裝有黑泥炭土的大盆中,倒入約1杯水(圖A)

2.泥土混合,揉成一團(圖B),如泥團鬆散可按情况逐少加水。搓壓泥團,如有少許水滴出來就代表水分足夠

3.除去植物的舊泥土(圖C),根部要輕力處理,未能移除所有舊泥也不要緊

4.把泥團從中間分開一半, 將兩邊橫切面按成凹狀(圖D),把植物根部藏中間,兩邊泥團合起來,搓揉成球狀(圖E)

5.清潔雙手,把苔蘚撕開成所需大小,包裹泥球(圖F),再壓實

6.用透明線把苔蘚固定在泥球上,可從不同方向圍繞苔蘚泥球幾個圈,把它紮緊(圖G)

7.透明線的尾端黏貼紙膠帶,用鉗把線的尾端藏到泥球內(圖H),即成

■苔玉工作坊

內容:教授苔玉製作及植物養護知識

日期及時間:每堂1小時,確實日期可網上查詢

地點:元朗黃屋村

收費:$350,包括所有材料費用

網址:bit.ly/3QmU41a

文:李欣敏

編輯:梁小玲

facebook @明報副刊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相關字詞﹕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