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ys of seeing:AI踩入藝術圈 Midjourney是敵是友?

文章日期:2022年09月25日

【明報專訊】月前Google工程師與LaMDA的對話,引起世人對人工智能(AI)感知的好奇,近日AI「戰場」轉移到藝術圈。美國遊戲設計師Jason M. Allen以AI製圖工具Midjourney生成作品《太空歌劇院》,印製布本,參加科羅拉多州博覽會,贏得數碼藝術組別第一名,有人宣告藝術消亡,有人說AI不過等同Photoshop。Midjourney給自己的定義是「探索新的思想媒介並擴大人類的想像力」,其應用並不限繪畫。有趣的是,本地跨媒體藝術家斥這遠不能稱為藝術,反而學院派畫家以藝術史包容看待。

輸入文字 AI生成圖像

Midjourney是一款AI圖像生成器,創建者David Holz說它接受過數十億張圖像訓練。在聊天平台Discord中開啟Midjourney,以英語輸入文字提示(prompt)如「陽光燦爛的日子,樹旁一隻長頸鹿,林布蘭畫風」,不消1分鐘就會收到4幅圖像,用家可再三調整,例如各元素在畫面的佔比。由於操作容易,Discord已有約90萬用家,不少人在社交媒體分享交流。

YouTube上有眾多試玩心得和教學,記者參考之後先到www.midjourney.com選擇Join the beta,從而登入Discord平台中的Midjourney頻道,裏面一系列newbies聊天室,隨便進入一個,可以看到其他用戶輸入的提示和生成的圖像。於聊天室的對話欄揀選「/imagine」,輸入的字句字數不限,如「Sunday Ming Pao」,送出信息後,數十秒內便收到4幅圖像,然後用下方U1、U2、U3、U4及V1、V2、V3、V4等調整。U是精算(Upscale),V是延伸變化(Variations)。

類似普普藝術

據《華盛頓郵報》專訪,Allen最初要求圖像要有達文西和美國靈幻藝術家Alex Grey風格,引人質疑AI算不算抄襲、剽竊?跨媒體創作室The Collective運用AI創作多時,聯合創辦人林敏兒認為原理與擷取和轉化現成圖像的普普藝術相似;另一創辦人和技術總監Andy Stokes解釋AI不是直接模仿、東拼西湊,而是近似人類學習不同畫風的過程:「想像我是個藝術家,我會去展覽、腦海會有些美麗畫作,或看書吸收知識,得到靈感。它像得到億萬個靈感,是強化了的藝術家腦袋……畢卡索也說Good artists copy,great artists steal。」

媒體藝術家林欣傑是付費用戶,形容它是「小畫家版的AI」。雖說是簡單輸入文字,但也有門檻:「玩久了會知道放什麼關鍵字、出現什麼,對我來說跟創作過程一樣。不過好多人不太認識藝術史甚至缺乏關鍵詞,從藝術角度,始終有一定知識才可跟它玩。」不少玩家為輸入準確提示,反倒認真學起藝術史來。

Allen參賽的組別是數碼藝術,準則是以科技為創作或展出過程一環,他曾表示Midjourney是畫筆般的工具,要依靠人的創造力,亦有論者視它為像Photoshop的軟件。這種工具論是否成立?林欣傑有保留:「開始聊天(給予提示)後,它會一直做下去,控制不到結果,如果是工具,應該好清楚會得到什麼結果才對。」比起同類AI如Disco Diffusion、Stable Diffusion,Midjourney效果並非最佳,但最適合業餘愛好者使用,林敏兒和Stokes 則認為它將來會更普及。

有沒有AI藝術家?

林敏兒和Stokes繼而談到「AI藝術家」在Midjouney普及下會像「NFT藝術家」稱呼一樣被濫用。Allen在《郵報》專訪中稱自己不是藝術家,這是首次參賽,但作品經過900次修改,如加上「華麗」、「奢華」等字眼調整色調和感覺。之後也用上Gigapixel AI和Photoshop潤飾。雖然作品有標明用Midjourney創作,但評委不知道它是AI,事後亦說不影響賽果,認為Allen將概念和願景帶到現實。

Andy認為Allen只算是「提示作者」(prompt writer):「如果沒人輸入提示,作品不會出現,從這層面他們是創作者(creator),不是藝術家,或者5%藝術家,95%AI,像一個合作項目。」藝術品講求參與度。早在Midjourney興起前,他們已在使用AI工具如StyleGAN等,正製作關於珊瑚白化現象的互動裝置,可隨室內溫度變化,呈現由珊瑚構建的城市。

為技術革命建立新準則

Stokes費盡唇舌解釋分別,索性打開Midjourney,輸入「珊瑚、樓宇」,屏幕出現珊瑚包圍樓房的夢幻影像。之後他展示其項目的半完成貌,可見到兩者像融合為一,像獨特的珊瑚城市混合體。他們得出的結論是,自己的AI似個小朋友,需不斷指導但較易掌控成品,最後將變成珊瑚和樓宇的專家;Midjourney則是個叛逆青年,學識廣博但成品隨機,像一場摸彩(lucky dip)。

Stokes說:「人們得明白技術革命的優劣,建立相應的準則和道德。」Midjourney圖畫無疑悅目,但藝術不只關乎美醜,也關乎背後意圖,觀者詮釋和背後技巧,創作者可輸入感受,但隨機的成品不盡然體現他們所想。

作者、媒介 哪個先行

上世紀80年代留學美國及意大利的畫家陳偉邦受現代和後現代思潮啟發,現在院校教授繪畫藝術史,課堂雖涵蓋至元宇宙,他依舊用畫筆作畫,手把手在畫室教畫。他說人與藝術的交匯點最初主題為主,媒介其次;今天則媒介為先,「看先不先進,是否web 3.0,愈前愈好,準則已不同。讀大學時已有人笑我們:Still painting?」對科技的取態,大致區分成反對的人本主義者,以及支持的未來主義者。「以我畫畫來說,當然覺得需要交流、與生活密切接觸。但讀得美術史太多,又覺得科技是看你怎樣控制、為人所用。」人們標榜Midjourney等AI工具可替藝術家處理重複沉悶的工序,但他還是想一筆筆畫:「我們少時學畫畫已經很苦,(學)石膏像、素描、比例、調顏色,好麻煩,這樣都不怕,用了三四十年。」

藝術史教他凡事不能傾斜,如中世紀側重宗教、貶抑科學,現在科技領頭,甚至有人說在元宇宙看林布蘭就可以,不用到博物館看真迹。「愈來愈平面。(哲學家)海德格爾都說人要詩意地棲居,不要被科技吞沒,要講天地人神。」「我們常笑說科技沒帶領人的真正價值問題……藝術講的是人文問題、社會危機。」

他建議大家從《藝術作品的本源》論及梵高畫作《農民鞋》的部分得到啟發。如果有日AI取代藝術家,「這是文化偏頗,但我覺得不會發生,人類會堅持,不會讓它走向一邊」。如同科技發展千里,人們會回頭想環保。

林欣傑、The Collective、陳偉邦都聯想到19世紀的人曾害怕相機將取代繪畫,但繪畫至今仍是八大藝術。林欣傑的看法最為開放,稱難以為藝術分界,好的AI作品應該被看見。活躍台港兩地的他說台灣藝術家尤其投入AI創作:「明目張膽,攤開來,藝術本身就是拿議題給大家討論。」台灣稱作「科技藝術」,總有人會問藝術家到底是工具或是本人創作,他說是前設錯誤:「跟相機代替畫畫之說一樣,好似(思想家)班雅明說藝術家拿起相機,靈光就在,不是一拿起機器就沒有靈光。」

圓夢 紓壓 研究

Holz在《福布斯》專訪說Midjourney與藝術無關,只是想釋放普通人的創意,令人類更富想像力,不是要製造有想像力的機器。他更提到有個香港女士找他,說香港父母不希望子女做藝術家,所以她當上銀行家,但現在用了Midjourney,感受到自己真正想體驗的人生。Midjourney贏了比賽,但它的定位不像下棋AI般與人類敵對。林欣傑「課金」給它的原因,不是為幫助創作,只是深夜工作至腦閉塞時的調劑玩意:「好燒腦,一直放關鍵詞下去,消耗好多知識。甚至覺得是在對話。有時想到什麼就寫出來,似無聊開個Siri一樣,不過寫完變成畫,又想改小小跟它聊下去。」有設計師用以刺激靈感,有人用來做廣告比稿、方便溝通,也造福了傷殘人士,體驗創作樂趣。

網民發現Midjourney素材多來自網站ArtStation,香港設計師協會副會長林偉文研究香港動作電影,也留意到這點,並開始輸入不同關鍵字:「問吓AI如何看動作電影。」如加入「香港」,除了有香港背景外,顯示的打鬥場面略有不同,有較多特寫,背景有些幫派。他打算繼續AI和電影關係的測試,並會利用另一文字轉換圖像工具DALL.E 2,以及跟Midjourney一樣、用OpenAI研究實驗室開發的OpenPose,後者可輕易將人體動態捕捉並轉換成影片。曾教設計的他說,會接納學生用AI交功課,但需了解背後是為創意或純粹用AI代勞。受訪者多談到大眾對AI印象負面,但因藝術史的啟發、藝術家的訓練,他們不再像19世紀的人般畏懼新科技,最緊要用得光明正大。

文˙ 梁雅婷

{ 圖 } 受訪者提供、Midjourney

{ 美術 } 張欲琪

{ 編輯 } 朱建勳

fb﹕http://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相關字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