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也納設計周 滲入日常與眾同樂 古城創意 慢工出細貨

文章日期:2022年10月15日

【明報專訊】談到奧地利和維也納,大多人想起的是音樂之都、Sigmund Freud、Art Nouveau與Baroque風格建築,較少與設計掛鈎。自2007年開始,策展人Lilli Hollein、Tulga Beyerle及Thomas Geisler創辦了維也納設計周,加入這個歐洲設計展戰團。到2021年,Gabriel Roland於疫情期間獲任設計周總監,延續了設計走入城市的傳統。

維也納設計周與其他家品展、設計周最大不同之處,在於「城市化」。自創辦開始,維也納設計周便以游擊的方式舉行,每年均在城內不同地方作展覽場地,而非局限單一地區或展場。它也不像其他地方的設計展般設有貿易展,少了商業包袱,反而多了與眾同樂的元素,與近年各地設計周發展「城中展」的取向相比,更佔先機;加上每年不同的展區場地,大都是原本鮮作開放的地點,善用了大眾對展場的好奇心來吸引觀眾。例如今屆集中在潮流區Mariahilf,並在GASSE、GEWÖLBE及GSTÄTTN 3個地方成立主要展覽據點。

無主題框框 點子融入生活

維也納設計周另一與別不同之處,在於其「無主題」。不少設計周都運用年度主題來統一陣營,維也納卻反其道而行,只是簡單地呈現設計如何與社區及可持續連結。「年度主題對不少觀眾而言都不是重點,反而參展單位能在沒有主題包袱下,創作出最具創意、最瘋狂的作品,成為最吸引觀眾的地方。當中不少作品,也不是很實在,只是一些十分觸手可及的念頭。但最重要是設計師能有一個發揮空間,展出他們心目中最想做的事。這種發揮空間,正是當下設計師最缺乏的東西。同時,由於我們每年展場地點也不同,我們希望參展設計師能以展場為靈感,設計出貼合城市的作品。」設計周總監Gabriel Roland分享。

按Gabriel Roland理解,奧地利設計在20世紀經歷了多重變化,但一直受兩大元素影響。一是國家本身的王室風格及效力王室的工藝,二是國家後來興起的民主價值觀。受到政治氣候影響,不少建築及設計風格都以解決社會問題為切入點,成為設計之於社會的重要責任。「在這種風氣下,設計成為最有力的工具來塑造未來生活。維也納相比起其他設計城市的步伐較慢,讓設計師能有更多時間深思,發展出多元化的設計風格,很難一概而論。如要為風格或共通點下一個定論,該是對素材的執著,如何將之化為日常用品,輔助日常生活。形態上則按照原有設計,如建築師Hermann Czech為Gebrüder Thonet Vienna設計的家具,便按品牌的工業歷史抽取設計元素,另一些則以鄉郊工藝作靈感,各具特色。另外亦着墨於新科技及新素材方面。」

為裝飾元素賦予功能意義

隨着全球化,設計周除了需要呈現本地設計,亦身兼引入外地設計的重任。今屆維也納設計周是最國際化的一屆,不少國際品牌如IKEA、Polestar等都有參與;同時亦加入重點展覽系列FOKUS,並以Ornament作為頭炮展題,邀請Collectible Fair的策展人Liv Vaisberg作客席策展,讓整個設計周成為了本土與國際設計交流的平台。

「主題展Ornament是我們的新嘗試。Ornament即無實用功能,只起美化作用的物品,在設計界是一個具爭議的題材,而新一代設計師則走出了兩極的取態,嘗試為設計中的裝飾元素加入功能或傳意上的意義。FOKUS的展品則以非工業設計品為主,整個取向,亦與今屆選址暗合。Mariahilf即本地人所指的第6區,是商業化購物區,當中亦有不少小店。今屆以此為據點,是希望能透過設計周來發掘在商業以外,帶來不同類型的交流。在一個社區空間(social space)中,有哪些設計交流能夠發生,或如何以金錢以外的方式交易。」Gabriel Roland說。●

文:Dawn Hung

美術:謝偉豪

編輯:朱建勳

facebook @明報副刊

電郵: feature@mingpao.com

相關字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