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像玩接龍一樣,我們請上期受訪者阿砂分享一幅他人令她難忘的窗邊照片:探頭仰望的視角,晚上6時的暮色下,只見對面高樓的粉紅色外牆,走廊燈火通明,似是某座露台相連的舊長形公屋。攝影者劉宏達(阿達)解畫,那是房委會所建的工廠大廈。這扇工作室的窗,串連起一段公屋回憶,以及廠廈內一群守住「山寨廠」的人。
簡介:疫情為「a room with a view」一語添上當代意義。留家抗疫、檢疫、隔離,一扇窗成為人與世界的連結。被窗框裝裱的風景,等同一幀幀疫下風情畫。「考現學」與考古學相對,微觀今人生活百態,換句話說,長期憑倚窗邊的人,其實已是個社會觀察員。這欄目從他們的視角出發,發掘有趣的行徑或現象,之後探尋答案。
【時地。人物】
窗外:屯門開泰工廠大廈
謎題:白天誰在裏面工作?
【窗內。窗外】
歷盡颳風下雨
阿砂知道阿達的工作室位於屯門工業區,覺得相片有被高樓圍困的窒息感,相信反映了許多港人的窗外環境。但對阿達來說,這扇窗份外親切。
他在約10年前,到不同工廈物色工作室,這單位有一列大單邊窗,他一看已喜歡:「不是鋁窗,是舊式鐵窗,又沒有裝上冷氣,覺得很特別。」鐵窗是早期公屋居民的慘痛回憶,颳風下雨總滲水。但阿達說除了窗鉸老化,他的窗多年安好,或許窗外有平台緩衝,就算不貼膠紙,颱風時都未有損壞。
這窗令他想起小時候住石籬邨一座的鐵窗,窗對面是三座;左下方是公認「好好玩」、出自美國藝術家Paul Selinger之手的「三層公園」石籬遊樂場;正下方是「火柴盒」小學。工作室外平台水浸的情景,會令他想起暴雨下水浸的遊樂場和小學天台。讀上午校的他,下午做功課、外出玩耍,入黑前已回到家,便去看對面單位的住戶,猜想他們的背景、愛好。有些單位似現在的劏房,中間用一面牆分隔,兩邊各有通向露台的門,有時見到門後只有一張牀。住的多是單身漢,共用於露台的廚廁。
原石籬公屋「時日無多」
遠望的話,會見到公園和葵涌工廠區,母親下班時會經遊樂場旁的樓梯回家,他在樓上大喊「阿媽」;又常跟住在對面三座的朋友約定時間,一起向窗外叫嚷。「細個夠大聲,唔怕醜」,升上全日制中學後,這些「百無聊賴」的時光不再。一座於2001年完成清拆,現址為石排街公園。他於2000年回到舊居,用攝錄機拍下了最後的窗邊景觀。現在若想重溫石籬邨公屋舊貌,尚可把握時間到訪曾改作中轉屋的第十座和十一座,兩座預計於年底清拆。
阿達之前任小學教師,在疫情停課期間,常到工作室創作陶瓷,休息時重拾看窗習慣,不感窗外樓景壓迫。停課時兩三點來到,可見到工友出入,有的還在下班前晾曬工衣。每個單位的門框旁都寫有號碼,甚少掛招牌,「但見到其中一層,跟我名字一樣,叫『宏達公司』,不知道是什麼業務的。」
【實地。考現】
老師傅貪環境夠土炮
先說說開泰工廠大廈(下稱開泰)的身世。它建於1982年,原為安置受屯門新市鎮清拆寮屋及平房區影響的家庭式或小型工廠(俗稱山寨廠),樓高26層,有1756個單位。房委會去年研究重建轄下6幢廠廈時稱,「由於存在嚴重的噪音、空氣質素和氣味問題」,開泰未能作房屋發展而保留。另外4幢清拆廠廈的租戶要在本月底遷出,可在局限性投標中優先租用餘下2幢廠廈包括開泰的單位。
記者「考現」當天,管理處表示近期沒供出租的單位。有租戶說近來見「新鄰居」陸續遷進,包括郵政署和政府化驗所。甚至聽聞管理處收到指示,要將退租單位留給其餘4幢的政府部門。在此工作近30年、不願具名的木器工場師傅說,單位一直「搶手」,每3個月會列出空置單位名單供投標,通常有四五個,現在相信開泰已100%租出。問他1990年代搬進來時,是否有很多山寨廠,他笑說自己就是:「不是大廠,細規模就叫『山寨』,不是流水作業的生產線。」他記得當時工廠北移,多數單位已變成貨倉。「現在十樓以上,多數是貨倉來的」,走在懸臂式走廊,大多單位重門深鎖,但可憑有否裝設冷氣機、冷氣外的水桶是否有滴水辨出一二。跟阿達同名的公司位於四樓及五樓,據貿發網顯示,是4至5人規模的電子工程公司。記者見五樓單位冷氣機在開動,敲門留下名片,裏面一邊是辦公室,另一邊掛着某太極會的牌匾,負責人事後拒絕受訪。本報向房委會查詢開泰的租用及巡查情况,回覆中未有披露遷到開泰的政府部門和私人租戶數目,只說成功投得單位的租戶均已遷入,並已享3個月免租期。在「工廠大廈扣分制」下,過去3年的巡查曾發現,租戶經營租約指定行業以外的業務及阻塞公用地方,發出口頭或書面警告後已糾正。
皮行負責人如數家珍
當初政府研究廠廈重建,木器師傅已料到開泰不用拆,因四周有工廈包圍、不近鐵路,發展潛力不及九龍灣和荃灣等。雖然官方說該區有氣味和空氣質素等問題,他則見近年有污染問題的廠房已搬走,如染料廠、公模廠、噴油廠,算「空氣清新」。這區缺乏住屋配套,但對設廠而言是一應俱全。他稱開泰租金相宜,未及他營運成本十分之一;而且採購方便,在四周工廈已找到所需建材、五金,包送貨;每層樓的頭、中、尾位置都有升降機。「講真,如果叫我租出面私人單位,我就唔會做㗎喇,始終有群商戶是需要這樣租金相宜的單位。」他包辦所有木製家俬,不接生客,所以沒放招牌,靠外面裝修公司轉介客人,「香港製造」是賣點。「以前(香港製造)一向都吃香,現在更加強調。現在從內地訂家俬來港,成本差不多。」這裏的環境夠「土炮」:因木屑飛揚而沒裝冷氣、門常開;天花板橫亙消防管,師傅唯有自製頂櫃盡用空間;平日鋸木的工作枱,中午是穩固的飯枱。有時在走廊吹風,鄰居會閒聊兩句,這天是星期六,他預計會工作至五六時,同層開門的鄰居,還有風咀廠和一家天天開門的皮行。
德昌皮行負責人曾先生租用單位約20年,同樣沒裝冷氣,怕皮革吸了水珠而發霉,開風扇一樣涼爽。本來這裏只用作貨倉,但近來市道不景,他結束門市,暫時搬回來。他既是皮革供應商,也會教人造手袋和維修名牌手袋。「皮具應該大部分全人手做,用小小機器就可,除非是大訂單。」他展示剛修好、正放在走廊晾乾的手袋,單位內則有待修補的手袋肩帶、滿櫃的皮革線材和五金,又如數家珍地拿出一袋逾70年歷史、從製鞋匠得來的用具,包括牛骨刀和剷皮刀等,一邊念着「好經典」、「好珍貴」。他說皮鞋與皮袋道理相通,鞋匠10多歲入行,10年前在80多歲時退休,「好欣賞這老人家,是香港的手工藝」。他慶幸自己有此單位做後盾,「當年很易租,到樓下管理處跟他簽租約就是,不用投標」。許多行家和客人近年因難抵市道和租金開支而結業或遷出香港,他在90年代時並未跟隨工廠北移的潮流,但見到許多廠家賣廠後北上發展,最後空手而回。「不可以重複再走這條路,不然香港什麼都沒了。要把這經驗告訴年輕人,要做自己的實事。如果老闆都走了,下一代怎繼續生活?慢慢聘請下一代員工,慢慢保護香港。」彷彿說出多代人在屯門開廠、打工、設工作室的心聲。
【考現學。案例】
細數店家 了解居民生活
今和次郎在1925年11月25日進行郊區商店街調查,繪圖呈現店家排列狀况,希望從林立店家了解附近居民生活,也相信此方式可以成為市場計劃或百貨公司計劃的策略資料。記錄94個舖位的業務後,他分類出商店、住宅、出租屋、施工中、空地5類,發現住宅與商店的比例為75比25;商店當中,主要商品為飲食(如咖啡廳、醃漬品)、居住(如鐘表、玻璃)和服裝(如木屐、膠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