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如果發現自己「每100萬步就跌倒1次」,你會怎樣做?
68歲的長跑好手張嘉強,經常跑山跑馬拉松,去年接連3次跌倒,但並沒有跌怕他、逼他「掛靴」退役;反而說因而得到上天啟示:「既然跌不死,就要重新學跑,重新學跌。」
他說人生就如長跑,在跑道上,不分上下半場,只要按自己步伐,不論快慢,每天都在超越自己。(註:主持及受訪者因拍攝需要暫除口罩)
身穿反領polo恤、深藍色牛仔褲,68歲的張嘉強應記者要求跑起來拍照,腳步輕盈俐落。他跑馬拉松23年,無論是平路、山路都難他不倒。習慣通山跑的他打趣道,「我屬馬,無辦法不跑」。老人科專科醫生梁萬福大讚他「好fit」,所以要找他做訪問。
張嘉強醉心跑步,雖已近古稀之年,卻愈跑愈勇。20多年前開始跑馬拉松,近年更挑戰50公里以上的超級馬拉松。目標是要創紀錄,打破自己最佳時間嗎?
太自滿出意外 跌至翻筋斗
「不是!」張嘉強肯定地回應,「我跟太太說,(練跑)不是為了馬拉松跑得更快,而是希望再過十年廿年仍能與她一起逛百貨公司」。練習跑步,就是為了使日常生活更舒適,「希望明天有更加好的日子,keep住50年不變」。他說跑步時,腦袋只想着向前跑,暫時停止思考,有減壓之效。
去年4月挑戰自己,參加62公里超級馬拉松,從中山紀念公園出發,往東跑至小西灣,再上山到龍脊,經石澳、淺水灣、深水灣,再到南區的海洋公園、數碼港,最後返回起點,環繞香港島跑一圈。第一次跑如此長的距離,他想藉比賽為教會籌錢,更相約教會弟兄姊妹陪他跑部分路段。
比賽當日,他狀態大勇,不消6小時已跑過31公里。「(比原定計劃)時間提早1小時,小西灣、龍脊最難那段路亦已過,速度不錯,又沒有感到疲累,那時我想,是否應該打電話給support team,叫尾段與我陪跑的人提早1小時到海洋公園呢?」他突然壓低聲音道:「當我一想到這裏,我就跌倒。」他憶述當時失足,跌至翻筋斗,左腳膝蓋皮膚裂開,手亦擦傷,傷口血淋淋。雖然傷勢不算嚴重,沒有傷至骨頭,但終究未能完成比賽。「我負傷捱到數碼港,尾段由兒子代跑至終點。」
這次跌倒,張嘉強學懂謙卑,「因為我在31公里時驕傲,即刻就懲罰你」。他說自己初段狀態好、跑得快,太自滿,自以為可以超額完成,結果就跌倒了,不能完成賽程。
1年3跌現警號 揭左腳不夠力
第一次跌傷,他認為是意外,並無懷疑自己體能,連傷口也沒有縫合,待自行復元。半年後跑渣馬全馬,跑至彌敦道時,又再跌倒。「那次跌法與上次不同,整個人水平向前趴在地上,完全無傷,但電話放褲袋壓到四頭肌,疼痛得很,亦影響馬拉松成績。」跑完渣馬後,他在獅子山公園附近跑山時再次跌倒,與第一次一樣跌至翻筋斗。
「我發覺大約行100萬步,就會跌1次,這樣我會死!」1年3跌,雖然傷勢不算嚴重,但他知道不是巧合,是身體發出的警號。「個天就是這樣,跌我唔死,就提醒了我,我要很努力,練到打破statistics!」
透過身體檢查,發現原來是左腳不夠力,「(跑步時)無法完全提高左腳腳尖,當下動作就如煞車一樣,使身體向前衝」。於是花半年時間專注練提腿、改善步幅,練跑時更戴上手套,做好隨時跌倒的準備。
做大學旁聽生 圓兒時科學夢
練好跑姿,張嘉強重整旗鼓,單是今年頭已完成3個超級馬拉松,還期望不久將來可挑戰250公里的撒哈拉沙漠馬拉松!跑得如此瘋狂,理所當然以為跑步是「正職」,他卻說跑步只佔很少時間。
「我正在學微積分!」他還把時間分給學習和義工活動,參加長者學苑,以旁聽生身分與大學生一起上課,幾乎日日都有堂。約他做訪問,幾乎沒有一天閒着,訪問當日有測驗,為了赴約而「走堂」。「50年前我讀中學,夢想是做科學家,但一畢業,就到銀行工作……當然是搵食緊要。」做不成科學家,變成在商場大展拳腳,做過銀行、獵頭公司、航務公司……直至退休,重新執起書本。張嘉強上課投入得很,不時舉手發問,問到連台上的教授都留意到這個超齡學生,提名他成為教資會研究評審工作小組(物理)成員,與頂尖科學家、教授為大學研究成果評分。輾轉與科學沾上了邊,張嘉強說感覺像圓了兒時夢想。
以高齡之姿回到校園,他很享受與年輕一代上課、做project,他們的活力、新奇的想法總能感染他,強調與年輕人沒有代溝,「因為只有一個年代,就是由3歲到80歲」!他拿出幾本彩色印刷刊物,封面印有他的肖像和名字,儼如傳記一樣,原來是他義務為學生擔任人生導師時,同學在課程尾聲製作的書刊。每一本不同主題,關於追夢、關於人生、關於家庭,有同學在書中留下一句:「不要放棄生命中的每一個機會,因為這些看似無足輕重的機會,或會帶領你到達理想的目的地。」與他過去60多年來跑過的路如出一轍。
文:張淑媚
場地提供:香港柏寧酒店SKYE
編輯:朱建勳
facebook @明報副刊
明報健康網:health.mingp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