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城市:復辦入境團 跳出食買玩 旅遊業望乘時轉型

文章日期:2022年11月27日

【明報專訊】市民忙着訂機票出遊之際,香港日前迎接了4日3夜的「拜神團」。泰國遊客遊覽昂坪360、寶蓮寺和黃大仙祠等,多數屬舊有景點,又要待在酒店吃外賣,連接待旅行社代表也形容為「尷尬」和「影響香港形象」。同一時間,APEC商貿團在泰國多次被問及入境檢疫,甚至是否尚有示威活動,嘆外地對香港理解「有時差」。3年過去,香港形象和遊客旅遊模式改變,其他地區爭相開關。本地旅行社除一味爭取「0+0」外,是時候檢視行業優劣,準備轉型。 

港酒店海鮮價 難定團費

「做團最重要數個重點:膳食、車、酒店。」東南西北旅遊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丘沛民從事香港旅遊業近50年,指目前難在酒店為保障利潤,價格浮動,「海鮮價,勁過海鮮」,1個團住4晚酒店或有3個不同價錢,房價可相差一倍多。在疫情前,酒店一般只訂明旺淡季兩個價錢,甚至可簽訂合約,內行的旅行社可據此推算成本,「外地一向如此做法,我們估算後可以跟客人報價,現在獨是香港較麻煩」。聖誕節他將安排一團台灣遊客訪港,只餘不足一個月,但仍未定好酒店,「不到差不多(聖誕),酒店都不肯報價給你。要看(它有)多少人訂房」。他解釋報價流程,先由香港接待旅行社給出由接機到送機期間的人頭收費,台灣旅行社加上機票成本和利潤,最後報價給團客。「太平盛世,半年前已定到價錢,團友可交團費,現在好難定。」即使部分酒店長期合作,也要跟隨市場定價,不能個別優待他的旅行社。而且,3年間酒店員工都換了,他要重新跟酒店接洽。其他亞洲地區有些穩定酒店價格措施,如泰國為吸引國際遊客,曾在布吉推出1美元1晚的酒店住宿計劃,差額由政府支付。本報向香港酒店業協會查詢行業做法,協會稱未能派代表受訪,但回覆房間供應充裕,歡迎旅行社直接與酒店商談合作。

堂食規定多嚴苛 旅社:可找團餐食肆

「團進團出」堂食限制多,例如餐廳要有密封獨立房間甚至包場、侍應要有額外核酸檢測等,餐飲業界反應冷淡。目前的團進團出申請,全未登記堂食行程。惟丘沛民表示不擔心,因市面有專門提供團餐的食肆,「廚房配套要求不同,(旅行團)3圍、5圍,一坐下就吃,吃完立刻走人」。香港食肆選擇多,遊客不需吃得花巧,「我們做的團,很多人喜歡吃本地食物,一個魚蛋粉不知幾開心,好新奇」。而且團友少去大酒樓,多數選小型餐廳,接待一團已等同包場,相信不難成事。

成本高限制多 外地旅社無誘因辦香港團

另一老牌旅行社英豪旅行社現以出境團和本地遊為主,總經理陳家強未有計劃復辦入境團,「暫時未有此部署,變動較多,不是太放心」。他歡迎香港放寬防疫限制,惜其他亞洲國家走得更前,「遊客如果來香港旅遊,不是好自在」。日韓已吸引到大批賞秋葉的旅客;台灣團雖要經當地接待單位辦出入境許可證,但抵台後行程沒有處所限制,「沒有防疫措施騷擾客人」。他建議港府可多參考,「讓遊客在自己國家準備好所有,來到真正是玩」。他在日本6月放寬入境時已經嘗試組團,但因需要簽證、抵達機場後做核酸檢測、團友活動受限,港人反應一般,「但日本撤銷所有限制後,立刻很多人報名。未回復到疫情前那樣,但撤銷前後比較,人數多了三四成。形象上,已簡單好多」。

「形象」有多重要?可否靠自己「說好」?他稱全球旅遊業都減省人手,外地旅行社員工忙不過來,在外遊選擇眾多下,未必會優先推廣香港。而且港元匯價貴,旅遊成本已較東南亞高。「外地旅行社人手有限,會選擇容易說服團客出去的地方,多花心機。倒過來,我們香港公司都是這樣,挑吸引的地方來做,不吸引的放後面……香港問題出在自己,首先要做好自己,主要是防疫政策。」他亦表示香港業界應多作網上推廣,但說到底還是要靠出發地的旅行社組織,甚少有外地散客會直接跟香港旅行社聯繫。

對亞洲客仍具吸引力 聖誕款台灣團

丘沛民的旅行社主要帶台灣和東南亞華人團,他於聖誕節復辦的第一團來自台灣,預計有約20人,與疫情前相若。「當地很多行家說,多年沒來,有一日開放,第一個地方就想去香港。等於我們一開放,就去日本一樣。」據旅遊事務署數字, 香港首10位的客源市場中,除首位的內地,還有台灣、澳門、日本、韓國、菲律賓和泰國幾個亞洲地區,過夜旅客平均留港時間為3.3晚。他稱台灣遊客欣賞香港的流程和效率,包括公私營機構的接待、購物和飲食方面,「有程序、正規、純熟」。而其他東南亞華人則對香港有文化和語言歸屬感。陳家強多接待東南亞遊客,說香港比起同區的其他景點,有天氣宜人、交通方便和較少天災的優勢。「香港跟東南亞有很多關連,80年代以前很多到內地工作的東南亞人都經香港,對香港比較熟悉。」

旅遊•新模式

「拜神團」行程似是新瓶舊酒,陳家強提到新景點有助向出發地旅行社推銷香港,「他們需要新事物介紹給客人,可以再開團接多幾趟生意,如果有新行程,都有吸引力。」但有些香港「舊酒」是生招牌,應在行程保留。換言之,要為旅客倒新酒,亦要斟舊酒。

■新酒

‧離島深度遊

丘沛民和陳家強均在疫情期間發掘到不少值得帶團到訪的離島景點。丘沛民說以前三四天行程,只有一個景點就可,其餘全是購物時間。今後期望增至五天,安排全天離島遊,有三四十人的團更可包船。大澳每逢假日擠滿人,其實是本地團為主,他計劃在聖誕節帶台灣團友到大澳遊覽和吃海鮮,順道看大佛。陳家強說,以前長洲和南丫島知名度較高,現在發現蒲台島、印洲塘、鴨洲和東平洲等都有推廣潛力。研究旅客行為的中大酒店及旅遊管理學院副教授尹振英說,以往旅客以享樂為主,以後會更重視生態旅遊、深度遊。香港優勢在於同一日可享受城市及大自然,例如白天去西貢附近島嶼,晚上到尖沙嘴看夜景。

‧推廣西九文化區

陳家強肯定西九新建築會為遊客帶來新鮮感,「會有些刺激,但過一段時間就會丟淡」。港人對新博物館的反應頗正面,但在遊客眼中未算知名,「要我們多宣傳,暫時他們不知道」。而且論香港特色,不及電車、天星小輪和山頂等。丘沛民則說白天有時間的話會安排參觀,但西九泊車不便,而且景點不夠集中,夜晚恐團友走散,較難帶團。

‧高科技防疫

尹振英說香港其中一個優勢,是有防疫措施和大部分市民佩戴口罩,屬較安全的地區。加上疫情令旅客着重健康及旅遊安全,建議香港酒店結合科技,如用機械人送餐、消毒設施及探熱等,亦可解決前線人手短缺。有更多遊客欲到人少的景點,陳家強正計劃辦行山團。「遊客感覺自由行會便宜點,但會浪費很多時間找路線,如能組團,由有認證的行山導遊帶領,可安全快捷地認識一個地方。」

‧元宇宙旅遊

尹振英說韓國已在開拓元宇宙旅遊,讓旅客參與虛擬的文化活動,推動韓國旅遊品牌。她認為香港也可參考,發展虛擬旅遊,讓旅客從虛擬環境體驗本地活動,有帶動實體文化深度遊之用。

‧賽事旅遊

陳說以前有個別旅行社會為國際賽事參加者安排行程住宿,確保能如期參賽,如馬拉松,「以前生意好,沒想到這樣做,最近很多比賽,可以政府帶頭,我們配合做些接待工作」。出發地旅行社可組織一團參加者或替個別參加者編訂行程。

■舊酒

‧主題樂園、夜景

旅發局近日稱,香港的冬日氣氛會招徠東南亞遊客訪港。丘沛民透露,聖誕團會帶遊客去迪士尼樂園,因該園有在2020年揭幕的新城堡,「有新景點一定去,海洋公園就細路團至帶去,大人團唔去」。適逢聖誕,他說亦例必帶遊客到尖沙嘴海旁和坐新纜車到山頂賞夜景。

‧購物天堂

生態遊盛行,但丘沛民預料內地人行程仍將以購物為主,風景未必夠吸引。反而香港購物體驗難被取代,不同歐美城市的偏遠特賣場,「在香港店舖是一間連一間,台灣、星馬都連不起來的。買嘢行街好過癮。我認為比日韓好,去日本都是想購物」。縱有名店退場、食店結業,尹振英說:「香港在購物及美食質素方面有保證……只要有足夠旅客需求,名店、食店又會出現,是經濟調整的問題。」

‧地理交通優勢

新基建也是旅行賣點,陳家強記得2018年廣深港高鐵香港段及港珠澳大橋相繼通車後,旅客大增,「有些內地學生從大橋過來,然後坐高鐵回廣州等,增加多些體驗」。尹振英則稱國際旅客及內地旅客仍會以地理位置方便的香港為落腳點,再進行一程多站的大灣區旅遊。

【入境旅遊篇】

文˙ 梁雅婷

{ 圖 } 受訪者提供、資料圖片

{ 美術 } 張欲琪

{ 編輯 } 王翠麗

fb﹕http://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相關字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