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時間久了,我們會對一些事太習慣或想當然,或覺得「冇得搞」。例如談年老就是談病痛、覺得樓下保安只是在你出門時打個招呼的人、買樓注定不能對單位要求太多,不如但求會所美輪美奐好過。有格言說:「長大後不要成為自己小時候討厭的人。」但有沒有想過老去後怎樣住進自己喜歡的家?在香港談這個想像太奢侈?做個實驗才有機會顛覆整個社會陳舊的腦袋!
背景
項目:參與中大「小松隊」工作、研究設立全齡住宅設計指南、成立社企「樂齡實驗室」,從建築層面研究長者房屋,及倡議跨界別討論與合作
目的:改善長者居住及生活空間
人物:高家揚、毛家謙、單懷亮
追求心靈健康 生活質素
日前看到一則地產新聞〈華懋入股松齡後 銅鑼灣推旗艦護老院舍〉,每月收費1.78萬至8萬元,或許大家會想想自己或家人會否住得起,不過在華懋的新聞稿裏提到一點更耐人尋味,集團自我介紹中提及:「作為香港最大發展商之一,華懋集團一直關注長者福祉及人口老化的趨勢……並與香港中文大學賽馬會老年學研究所合作進行一項為期5年的研究項目,制訂『全齡社區—私人住宅」指引』。」
一間長者住得開心健康的屋應該是什麼模樣?在上述研究所裏,有一位建築師高家揚(Rina),曾在名建築師樓Herzog & de Meuron工作,現時全力關注建築設計對長者健康及生活質素的影響。她解釋華懋委託進行的計劃由2019年10月開始,歷時5年,至2024年底,最後成果會是訂立一本「康健頤年」(healthy ageing)的設計指南,「香港講長者生活都是提及無障礙設計、通用設計,假設了長者是很衰弱的人,但healthy ageing是講當我們年紀大少少、記憶力差少少、眼又矇少少時,如何維持生活的質素,是以人生歷程(life course)去看」。
跨界別專家組隊交流
研究所同年另成立了「小松隊」,現與指南研究相輔相成,集合建築、城市規劃 、醫護、物業管理、園景設計等各個範疇的專家,首階段以講座、研討會、實地視察等方式交流,隨後Rina亦與小松隊伙伴,中大建築學院助理教授毛家謙(阿毛)及非牟利機構「拓展公共空間」研究總監單懷亮(William),創辦「樂齡實驗室」(Happy Ageing Lab),舉辦各種活動及工作坊,連結長者、政府部門、專家、學生,甚至發展商。
關於對長者友善的建築,外國亦有相關指引參考,Rina提及國際認證WELL Building Standard™ version 2,是基於研究實證發展出的一套工具,從空氣、水、光線、溫度舒適感、心靈健康等11個範疇評估建築、機構或社區是否達到追求人們身心健康的標準;至於若要更集中在長者住得舒服的房屋上,英國也有關注房屋的平台Housing LIN就孤獨、認知障礙等議題作指引,「這些大題目及趨勢都是香港比較少提到的」。在香港,屋宇署1997年訂立《設計手冊:暢通無阻的通道》,並在2008年更新;而在2019年,建築署亦發表《長者友善設計指引》,不過阿毛指出:「建築署的指引是適用於所有建築項目,而非專門關注住屋問題。」
提升物管服務變盲公竹
單懷亮難忘舉辦過一個設計適合長者居住單位的工作坊,「從設計師的角度,會想到要方便輪椅走動、門要夠大、煮食要方便,但其中有長者說全間屋最緊要是牀頭幅畫,一定要靚」。這些角度需要透過各種方法親身了解才知道,「青年在家中的時間可能10小時不到,他們退休後留在家裏可能有十多二十小時,除了生活上的方便外,心靈上幸福感、生活質素同樣重要」。Rina則記得隨小松隊到房協「長者安居樂住屋計劃」住宅彩頤居、在石門的華懋屋苑碧濤花園探訪幾十伙長者,讓他們提供關於設計的意見。「我去過一個屋企,伯伯與印尼姐姐(家庭傭工)住,伯伯說常常會跌倒,如在牀上會碌落地,或去廁所時腳軟跌低,但姐姐瞓廳佢瞓房,他不想麻煩姐姐,寧願等她翌晨起身見到再幫忙。」隨行職業治療師會提出改善建議,她就設想單位設計上有什麼可能方案,「例如長者到了需要人貼身照顧的階段,兩房中間是否不一定是實牆,保持私隱之餘,照顧者又在他身邊」;亦有個案讓她觀察到通風的問題,「長者好多時鍾意梗廚及明火,但煮食時會成屋油煙味,現實上照顧者不會關廚房門,怕聽不到長者有需要時的呼叫聲,也不開抽油煙機,因為太嘈,單位的對流風便可能很重要」。
私樓長者對居家安老存疑
阿毛指出香港的環境有其獨特之處,「我們是一個密集的城市,由一點到另一點需時不長,要取得資源理論上容易,但很多私樓本身是沒有服務提供的,我們從調查知道公共屋邨長者覺得自己可居家安老、有能力找到支援,然而私樓住戶對此卻是存疑的」。他們構思設計指南着眼單位、屋苑、社區幾個層面,並且不止硬件,物業管理亦是可以納入的一環。「租住或擁有私樓單位的長者不覺得NGO或公營機構提供的服務適合他們,如何讓這些服務在屋苑出現?我們就想到物業管理作『駁腳』。」朝見口晚見面,物管人員可能比不同住的家人更知道長者的變化,「如有長者每天同一時間出沒,今天卻沒出現,物管就會見到」。他指出可借鑑其他房屋類型,「如在過渡房屋,為何能建立裏面的鄰里關係、讓居民找到自己的社會資本(social capital),因為管理它們的是NGO,充當物管角色的是社工。物管其實是最需要跨專業的」。但他們強調,並不是要萬能物管,事事交到他們身上,「不能過度浪漫化,每個專業有它可做到的範圍,所以跟其他服務提供者可以協作很重要」。Rina就補充如物管可在居民有需要時,指導他們找到附近的服務單位。
而小松隊和樂齡實驗室試行的,還有與房屋供應者溝通互動,讓改變有機會發生。
在商言商 市場潛力大
對於發展商來說,推動力當然不只來自學院組織,松齡護老集團行政總裁陳業強就說明了他們從市場出發的視角。銅鑼灣新院舍有其生意脈絡。「松齡2018年在新鴻基的商場YOHO MALL已有新嘗試,名為松齡雅苑,當時新鴻基亦講求租戶質素,看中我們以服務行先,將33,000呎左右可作200多個牀位的規劃,變成68個牀位,當時在市場都有一定迴響。我們觀察到老年人口增加得來有個變化,是知識水平提高,大家對生活的追求增加,尤其mid-old(中老)、young-old(初老)累積了財富,可給他們更多選擇。」銅鑼灣院舍是延續「松齡雅苑」所屬的「尚耆‧賢居」系列,元朗院舍除了照顧行動能力較弱的長者,還開拓復康市場。「我們有專業團隊,包括護士、物理治療師、社工、職業治療師、言語治療師、醫生,如做完手術,家中沒有配套的,需要復康養好身子;或中風後是復康黃金期;或過渡護理,可提供居家與醫院中間的一個選擇。」選擇銅鑼灣設院舍,亦是看中位置近養和、聖保祿、律敦治醫院,可進一步將新院舍發展為「醫療護理衛星站」。
全齡社區大趨勢
談及令發展商投入安老服務及支持happy ageing的關鍵,他在商言商:「要認知老年化是不能逆轉,到2040年每3個人就有1個是65歲以上,潛在的客源多了很多,有那麼多需求就要有相對的供應,不然發展商賣的都不對位。我想平民百姓都會有個看法,屋苑會所永遠只有小朋友、吃喝玩樂的設施,泳池很大、遊樂場很大,為何沒專為長者、保健的設施,都值得深思,如果在屋苑範圍做得好些,就不會事無大小去看醫生。」
這就促成房屋供應者、護理業界與樂齡實驗室這樣的倡議組織合作的契機。Rina形容以往房協是「房屋實驗室」,前面提到的長者安居樂計劃試驗項目有樂頤居、彩頤居,亦有被稱為富貴長者屋的「優質生活項目」雋悅,「現在的大方向是未必只做長者屋」。阿毛續說:「尤其在香港這樣緊密的城市,谷晒所有長者住在一起,好處是資源處理容易,醫護人員不需要去不同地方,但我們與不同人交流,如醫院護理人員及社工,都覺得不應該將長者放在一起,而是在社區中安老,而非突然將他們轉到另一個機構,長者屋某程度上也是這個情况。」他們與松齡都對華懋在安達臣道主打全齡社區的「安峯」項目帶有期待,「入面照顧到不同的人,小朋友、長者、年輕家庭」。陳業強說:「在安峯是新的嘗試,在(華懋)收購我們前,我們已中了標在安峯提供健康護理的居家安老服務。」Rina稱他們亦有對安峯給予初步建築設計建議,及研究將來物業管理等服務推行健康生活態度,會在入伙後再觀察成效,讓指南可有實證研究。
期待新派護老指南面世
陳業強亦有接受小松隊邀請到屋苑作講座。「幾星期前我們才到碧濤花園,那裏切中我們想探討的一類房屋,這些大型屋苑入伙時(1991年)若是一對年輕夫婦,幾十年後仔女長大,兩口子年紀都大了。那天我們討論如何與長者住客溝通、講解認知障礙成因及症狀,物管就分享曾發現有住客在停車場找了很久都找不到自己的車,他聽完便明白或是輕度認知障礙(MCI)。物管發現到,至少可記低或跟他的家人說出情况,先做第一道防線的話,就可有很多事可以做。」他認為研究者與服務提供者可互相補足,「小松隊亦帶給我們很多洞見,如老人家去院舍前想有什麼服務、對未來安老院舍的追求是什麼」。對於將來新院舍會否與研究所合作,他說:「絕對歡迎。」
發展商可效法 協調新點子
阿毛說到學生設計方案,「有些學生留意到長者對服務是對外開放還是放在屋苑中很敏感,原來長者對是否需要付費很關心,如他們覺得泳池對外開放,因為維修費很貴,知道荷包的錢愈來愈少,就會想到這些。又或談到共享設施,長者很清楚有些不能共享,我們常常想回到六七十年代的獅子山下精神,但長者正正從那個年代走過來,都說沒辦法回到以前,再在走廊打麻雀。所以就算講社區資本,也要有新的想法。」亦有學生因應照顧者需要設計有彈性的空間,「他們想會否有空間是由兩個單位共享的,有需要時就可擴充」。
長者的真實想法與設計新念頭如何能獲發展商參考甚至採納?阿毛坦言:「我們(樂齡實驗室)作為倡議者,視乎發展商接收與否。」但他從經驗發現房協一個做法值得複製,「與房協合作時我們有個對家,是新成立負責創新的團隊,當我們要嘗試新做法時,要對原有做法有很多突破,同事可能唔想搞、唔想轉,與這個團隊裏應外合才推動到」。「若上頭好buy,到落手的經理是面對很多阻礙,既動用到他們的資源,要付出時間,結果又不確定,如果我們不知道這些,很多倡議可能被改頭換面,只變成噱頭。」Rina期望指南推出後,其他發展商見到成功例子後也會跟隨,William進一步建議將來公私營的這些試驗能有交流平台,讓經驗可以累積,就可加快向前走的腳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