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身邊朋友大多工作忙碌得很,午飯和晚飯都習慣外食或叫外賣。有時我會想,再過二十年、三十年,還會自己做飯的人應該少之又少,一些餐廳酒樓不會做的家庭菜式,會否因此失傳……聽來有點誇張,但不無可能。我所說的家庭菜,是那些名不見經傳的平凡菜式,沒食譜記載,只靠母親一代一代口耳相傳,媽媽跟着婆婆做,到這一代沒人再依循,沒人去記錄,豈不無以為繼。家庭菜的特色是,各家各做法,沒有優劣高低之分。簡單如番茄炒蛋,十個家庭就有十種味道,哪怕名廚把番茄炒蛋炒得如何出神入化,家裏的味道還是只此一家,難以替代。
「有味飯」 家家不同
我家有些菜式是冬季限定:一品鍋、枝竹牛腩煲、清水火鍋、雞飯。隨着我和哥長大自立,少在家吃晚飯,兩老年紀大吃得清減,煮的菜式也就簡便許多,很少再做那些大堆頭的鍋物,冬天恆常菜單裏,只剩雞飯一味。
所謂雞飯,其實就是用電飯煲煮白飯,放上鮮雞件一併烹調,可加入其他配料,如冬菇、雲耳、臘腸等。這種用電飯煲煮的「有味飯」,像日式炊飯,相信很多家庭也有自家版本,問過身邊友人,他們家會加入不同材料,有些放臘味和芋頭粒,有些是豬膶、肉片或魚片,福建家庭會做咸飯,包括蔬菜、肉碎、薑蒜等多種材料,炒香過後一併煮飯,每一口包含豐富味道。
金黃米粒 吸收鮮甜雞汁
我家的版本,從來獨沽一味只用鮮雞。買一頭新鮮雞回來斬件,加入切細的薑絲,先調味醃好,雞心、雞腎、雞肝和雞腳一併加進去,不要浪費。雞件跟白米同煮時,肉汁和油分會滲進米飯,只要掌握好下雞件的時間,雞肉跟米飯熟得剛好,嫩滑非常,米粒吸收了鮮甜雞汁,粒粒金黃,加入少許豉油拌勻便是。煮過的雞肝一夾便散,混和米飯同吃,零舍甘香。「一煲過」對主婦來說,好處是可以煮少一道菜,炒一碟清菜便成晚餐。話雖如此,但冬天手指都僵了,買鮮雞回來,還要清洗血水,捉着滑潺潺的生肉,手起刀落去肥膏、斬雞骨,事後再清理案發現場……我看着過程,內心怕怕,母親邊做邊說:「要食就係要咁㗎啦!」
五更飯 無限愛
為何我們家向來只做雞飯?媽答得爽快:「好食囉,我鍾意食雞嘛!」再問下去,原來有段古,媽當年產子,家裏經濟條件環境不算好,沒聘請陪月照顧,也沒添購補品,婆婆教我爸用鮮雞煮「五更飯」為媽補身。於是每朝早天未光,爸便起牀煮,讓媽清晨時分吃到一碗熱騰騰的雞飯,哥和我皆在冬天出生,坐月時天寒地凍,吃雞飯飽肚有營養又暖身,如是吃足一個月。自此,冬天煮雞飯成了我家的習慣。
健康版:去皮去脂肪
邪惡版:炸雞油爆乾葱
雖說是家庭食譜,但媽的做法也隨年月變化。近年為追求健康,媽斬雞時會把雞皮和脂肪去掉。最近她在YouTube看到海南雞飯食譜,於是融合做法,先用油爆香紅葱碎,加入飯中同煮,再添一重葱香。若不怕肥膩,可直接用鮮雞的脂肪炸出雞油,用來爆乾葱,效果如雞油飯,更加原汁原味。
掌握下雞件時機 最緊要快!
煮雞飯步驟簡單,出岔子的原因多是錯過飯滾時機,太遲下雞件,導致飯熟後雞肉仍是半生熟……開始煮飯後,不消幾分鐘便會聽見煲內發出「咕嚕聲」,那是米水沸騰冒出氣泡的聲響,一聽見立即打開蓋,此時飯面仍有一層水,水面有氣泡,正是下雞件的時機,快手將雞件平舖飯面,便立即蓋上煲蓋。「跳掣」後別心急,維持在保溫模式焗夠時間方打開蓋,若發現雞件未熟透,再按一遍煮飯掣便可。
另一常見問題是,材料熟了,飯粒仍是半生熟。下材料切忌貪心,材料過多會壓實白米,令米飯難以煮透。
‧食譜:電飯煲雞飯
【材料(3至4人份)】
新鮮雞……半隻
薑……1小塊
紅葱頭……2粒
葱……2棵
白米……2杯
水……2杯
醃肉調味料:
鹽……半茶匙
糖……半茶匙
粟粉……半茶匙
豉油……少許
拌飯調味料:
豉油……1湯匙
【做法】
1.原隻新鮮雞,切去雞頭、雞尾,沿雞背脊骨下刀開邊,摘去肺部後冲洗乾淨。煮2杯米,用半隻雞便夠
2.若雞頸和雞尾附近有脂肪,可切出來留用
3.將雞斬件:分割雞翼、雞腿、雞胸、雞背,逐一切成小件,要比白切雞件細小些,不然較難煮熟
4.雞腳洗淨去趾;內臟(包括雞心、肝、腎)洗淨,切成雞件相若大小
5.換乾淨砧板,切薑絲、紅葱碎、青葱粒。薑絲醃肉,紅葱碎做葱油,青葱備用
6.將雞件、雞腳、內臟混在一起,加入鹽、糖、粟粉、豉油及薑絲拌勻,醃至少30分鐘
7. 燒熱鍋子,加入脂肪炸出雞油,倒入紅葱碎爆香,間中翻炒至金黃色
(追求健康人士可用植物油取代,或直接省卻此步驟)
8.洗米,如煮白飯一樣,米水比例一比一,加入紅葱油
9.蓋上電飯煲煮飯,米水滾起,迅即開蓋舖上雞件,關蓋繼續煮
10.電飯煲「跳掣」後,以保溫模式待15分鐘,再按一次煮飯掣。第二次「跳掣」後待一會才打開蓋,加入青葱粒、豉油拌勻便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