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命低溫症:20℃環境也可出現低溫症

文章日期:2022年12月30日

【明報專訊】「不一定要冰天雪地才會出現低溫症。」急症科專科醫生梁遠雄指,20℃環境也可以出現低溫症。低溫症是指人體核心溫度降至35℃或以下(35℃至32℃為輕度,32℃至28℃為中度,低於28℃為嚴重),除了外在因素如環境寒冷導致人體失溫,內在因素也會引致低溫症。每年冬天有不少長者因低溫症送院,長者因新陳代謝率減慢、肌肉流失、患有慢性病或受感染出現炎症等,都會影響體溫調節機能。另外,一些長者行動不便、認知或表達能力有問題,或受酒精、藥物影響,未能適切保溫,都可能引發低溫症。

「很多時都難以察覺,入院後才知道是低溫症。」梁遠雄表示,照顧者要多加留意長者狀况,發現有疲累、無胃口、身體冰冷等徵狀時,就應為他們探熱,即使是輕度低溫也應立即求醫,「因為嚴重低溫症可引致生命危險」;在救護車到達前可用暖水袋或暖風機等為病人加溫,因為當體溫調節能力有問題時,身體不能自我產生熱力,單純添加衣服未必有幫助。

身處戶外,如因環境因素引致低溫症,則應盡快脫下濕透衣服,換上乾衣服;如有求生氈,應將反光物料朝內蓋上,有助反射身體熱力,加速回溫。

保暖對策:暖敷穴位助保陽氣

天氣寒冷,手腳凍冰冰,即使穿上手套襪子都無改善,為什麼?梁遠雄表示,軀幹內有重要器官,是首要保暖的地方,只要軀幹夠溫暖,四肢會慢慢變得暖和。其次再注意手腳及頭部保暖,以免體溫流失。

氣血不足或氣滯血瘀

中醫角度看手腳冰冷,是因為「陽氣不能達於四末」,註冊中醫張懿松指,氣血供應營養和能量到全身,如果沒有充足氣血去到四肢,輕微徵狀就是感到寒冷,嚴重可致手腳無力、疼痛、生「蘿蔔仔」(即凍瘡)等。成因有二,一是虛症,整個人氣血不足,一般身體較虛弱,易頭暈,「因長者和女性氣血偏向虛弱,因此較易手腳冰冷」;另一種為實症,本身有足夠氣血,但因氣滯、血瘀、痰濕等阻礙氣血運行。

手腳冰冷最令人苦惱的是無法入睡!葉曉雲教路,睡前可浸暖水或用風筒吹暖雙腳後才躲進被窩,或睡覺時穿上襪子、放暖水袋在雙腳附近,「亦可使用暖氈,最好選有時間功能,自動關機就不會過熱」。張懿松表示,手腳冰冷輕微者可多穿衣服、多吃驅寒溫補食物,「做運動可以促進氣血運行,尤其大多數香港人體質又濕又瘀,做運動有一定幫助」。因手腳冰冷而不適,情况嚴重者建議求醫,對症下藥。

冬天用暖貼來暖敷很方便,但貼在哪裏最保暖?梁遠雄和張懿松同指,軀幹最需要保暖,但要注意不要直接貼皮膚,以免灼傷。張懿松建議貼在穴位附近,如頸後大椎穴、腰部腎俞穴、腹部氣海和關元穴(見圖)。

‧頸背

人體陽氣較旺盛地方,暖敷有助確保陽氣充足。

‧腰、腹

平日畏寒的人身體偏虛,多數腎氣、元氣不足,暖敷對氣血運行有幫助。

他提醒,單純用暖敷效果較短暫,屬治標;內服、外敷藥物或艾灸可祛寒、溫陽,收治本之效,但用藥不當容易出現副作用,應先諮詢中醫意見。

暖從口入:中醫:畏寒「周身痛」 吃蛇肉改善

提起驅寒暖身食療,大家都會想起薑、蛇羮、羊肉,有根據嗎?

張懿松表示,羊肉性溫、味甘,有溫補效果,可補充人體陽氣。蛇肉性溫、味甘,有溫補及驅風之效,溫補兼行氣活血,若畏寒兼「周身痛」,吃蛇肉會有改善。

脾胃弱小心溫補反惹禍

薑可驅走體內寒氣,但很少單獨進食,通常用作輔料,調整食物的寒熱程度。近年黑糖薑茶受到熱捧,「薑行氣活血,而糖有補身功效,補氣同時行氣,有助身體虛弱和氣血運行不好的人快速暖和身體」。惟不建議大量飲用,糖尿病患者尤其要注意糖分攝取。

另外,他提醒,脾胃較虛弱或睡眠不足人士,進食偏熱和溫補食物或適得其反,導致熱氣、口乾、喉嚨痛等,宜諮詢中醫意見。

推薦食療:杞子圓肉紅棗茶

材料:杞子10至15粒;圓肉3至4粒;紅棗2至4粒

做法:所有材料清洗後,用熱水浸泡約15分鐘,即可飲用

功效:補益氣血

注意:有咽痛、口乾等熱氣徵狀者忌用

營養師:冬日暖身避高脂食物 首選檸水薑茶

一杯熱朱古力、熱薑茶或紅酒下肚,身體馬上暖起來。各式各樣的飲品,哪一杯最保暖呢?

香港營養師協會培訓及發展主任、註冊營養師梁曦允指出,吃吃喝喝確能讓身體感到溫暖,身體在消化、吸收時會消耗熱量,過程中有產熱效應(thermic effect)。不同食物在體內即時產生的熱力有別,「蛋白質的產熱能力最高,有20%至30%;然後是碳水化合物,有5%至10%;最後是脂肪,只有0%至3%。」冬天吃喝,建議可多選富含蛋白質或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和飲品,避開高脂肪食物,因高脂食物產熱效能低之餘,還會增加熱量攝取。

「咖啡因可增加血液循環,體內自然會產生熱感,感到溫暖。」所以飲茶和咖啡同樣有幫助。那麼齋啡與牛奶咖啡相比,哪個保暖效能較好?「脂肪愈高,分解得愈慢,產熱效能亦沒那麼好」,牛奶雖含豐富蛋白質,但脂肪含量亦不低,因此齋啡更勝一籌。不過,要注意咖啡因的攝取上限,不應為取暖過量飲用,成人每日咖啡因攝取量不超過300毫克(以每杯100毫克咖啡因計算,即每日不多於3杯)。

飲酒取暖不持久

飲酒暖身,不少人天冷時都會小酌數杯。梁曦允指酒精的產熱能力達10至30%,短時間內就能令身體熱起來,但酒精對身體而言是毒素,身體會傾向盡快排走,「體溫亦會散失得較快,血液流去皮膚表面,令核心溫度下降」,故保暖效果並不持久,不建議為取暖而飲酒。

冬日暖身飲品推介

首選:熱水、熱檸水、薑茶(以薑片泡成)、熱低脂或脫脂奶、熱植物奶,以及紅棗、桂圓或花旗參焗茶

次選:熱咖啡、熱茶

第三:熱朱古力

資料提供:註冊營養師梁曦允

[FEATURE]

相關字詞﹕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