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舞者同呼同吸 體驗自救

文章日期:2023年01月06日

【明報專訊】人人都要呼吸,有沒有想過呼吸也能成為舞蹈主題?香港編舞家盤彥燊以呼吸為題,利用口琴和體感衣,讓觀衆不單於肢體,更在聽覺、視覺上也能感受到舞者的呼吸。透過調整呼吸,他期望讓觀衆達至更佳狀態,面對生活、社會上的大小事。

呼吸是我們在生活中必定經歷的動作,日常大小事皆離不開它,譬如緊張時就會不自覺深呼吸。《鳴》以呼吸為題,由盤彥燊編舞,不止以肢體語言表達呼吸,4名舞者陳俊瑋、張芷君、邱加希及盧敬燊配合口琴演出,放大微細的呼吸聲;更穿上特製體感衣,隨體溫變化表現不同色彩。

「如果我將它(呼吸)放進舞蹈作品入面,去跟觀衆經歷調整呼吸,我希望他們離開這個劇院之後,他們的身體狀態會不知為何有一些改變,那種改變可能也會成為一種漣漪,帶動到生活上有一些細微的改變。」盤彥燊解釋道。疫情雖依然嚴峻,但社會正邁向復常,他認為現時是「後疫情時期」,無論個人或社會都存在或多或少的創傷,也許事情改變不了,但至少仍能調整呼吸,「可以恢復一個良好的狀態去面對事情」,也是「透過這一個作品重新去療癒自己」,「重新和香港新的狀態連結」。盤彥燊笑言只是設立一個平台讓自己、舞者和觀衆「體驗一種好原始、好本能的自救」。

擁抱原始姿態 展舞者個性

其中一個令盤彥燊開始關注呼吸的契機,是他曾駐留芬蘭,參與當地主要探討身心健康的舞蹈節Full Moon Dance Festival,在當中工作坊認識到authentic movement這個概念。對盤彥燊而言,authentic movement意味着原始和本源的動作,背後亦隱含一種態度:「那種態度就是不要有judgement,動作沒有好和壞,它只是描述你見到的事物是什麼。」因此authentic movement是今次演出其中一個重要的美學特質,跟觀衆重新體驗呼吸。

後來他研究動作時,也發現紐約的舞蹈治療五韻舞(5 Rhythms)嘗試「切入去找身體的本源,最自然、最自在,或者叫做最得心應手的那種狀態是怎樣」。因他現正在香港演藝學院修讀碩士,課程中剛好亦用到authentic movement,認為這種概念幫助到舞者建立個人語言,讓觀衆看得見舞者的個性和存在:「個人的存在或者作品的存在,對我來說都很重要。因為特別疫情之後,我發現我想見到舞者在台上,那些人會看到舞者的個性或者他是誰,或者他怎樣面對處境的一些選擇。」

口琴體感衣助演 放大微細動作

今次另一特別之處,在於利用口琴和體感衣,讓觀衆在聽覺、視覺上也能感受到舞者的呼吸。這個想法源自於過往觀衆的回饋,他的作品讓某些觀衆難以理解。於是,今次利用口琴和體感衣將內在的呼吸動作放大成外在可見的形象。他認為要與觀衆連結得到,才能產生共鳴。盤彥燊覺得口琴也放大了吹奏時的微細肌肉動作,而我們的狀態亦受身體上很多微細動作影響,吹口琴本身與身體狀態也有共通處。音樂上,比利時聲音藝術家Peter Lenaerts微調盤彥燊吹口琴的原聲質地,一共10多段音樂,去除一些雜音,聽起來像電子音樂。「我好鍾意silence,Peter亦都好鍾意silence,或者他在那個silence會找一些存在的聲音是怎樣。」某程度上也是另一種放大微細動作。

雖然每個人的呼吸都不一樣,但盤彥燊仍盼可同呼同吸。●

《鳴》

日期︰2月17至18日

時間︰晚上8:00

地點︰西九文化區藝術公園自由空間大盒

票價:$260

網址︰bit.ly/3VugIYf

文:嚴嘉栢

美術:劉若基

編輯:文顥孜

相關字詞﹕每日明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