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始於2003年的倫敦設計節(London Design Festival)今年踏入20周年。以君主立憲制為本的英國,本是講求階級觀念的國家,但一如創辦人Sir John Sorrell CBE開辦設計節的初衷,他希望將設計平民化:「創辦倫敦設計節時,我們有意識地以大眾為本,有別於其他設計活動,不僅旨在幫助設計師展示作品和創造商機以示支持,更重要的是讓觀眾能理解和欣賞創意產業。」
不少設計展面對的最大難題除了是製造商機,更難的是如何將設計帶到大眾。消極點說,設計由始至終都是「起源於小眾但惠及大眾」的念頭。作為大眾又或是消費者,大都以「生活」為出發點,在購買或使用物品時,如能夠享用到當中因為設計帶來的便利,已算是超額完成;如能夠進一步燒腦地欣賞及理解背後的設計概念,更是一種難能可貴的共鳴。倫敦是英國的設計首都,在脫歐後,創意便成為最重要的出口及內銷軟實力,將設計平民化成為日後經濟發展不可或缺的一步。
地標式作品 感受設計好生活
Sir John Sorrell CBE和Ben Evans CBE在2003年創辦倫敦設計節的初衷,正是將設計平民化。倫敦一向走鎮區系統(Borough),概念與香港的地區(District)相近,但每區覆蓋範圍更大,為解決大城巿的地理限制,今屆設計節活動散佈於12個區域,比上屆多了Bankside及Pimlico Road Design District,讓大眾跨區或在本身區域接觸設計亦可。
為了進一步面向大眾,倫敦設計節有不少地標式作品,概念大都平易近人,讓人能直接感受設計的好處。如由荷蘭設計師Sabine Marcelis設計的Swivel轉動坐椅,正正在巿中心Tottenham Court Road地鐵站旁。另一個地標式作品,則是由Sony Design主理、在Cromwell Place藝術中心的Into Sight互動光影裝置。在商業區Canary Wharf則有由LSI Stone、Stanton Williams和Webb Yates合作的Henge涼亭。這些地標作品,都是能簡單享受、多層面向大眾的作品。
走入社區 設計與歷史兼備
相比其他國家或城巿的設計周,倫敦設計節算是較早走入社區的一個,亦是少有地並非以商貿展為主的設計周,更早的有米蘭設計周在1961年開始的Fuorisalone場外沙龍,而其他設計周走平民化策略都是近年的事。城中有不少展示新商品的活動,例如為港人熟悉的太平地氈便推出自家創作室Studio by Tai Ping系列,亦有以店內裝置為主,如設計家俬店The Conran Shop以Meet Me in the Metaverse為題重塑店內的秋冬系列新作。瑞士品牌Vitra亦乘勢在Shoreditch開設全新陳列室,展出一系列法國建築設計師Jean Prouvé的經典作。這些活動都不算是硬銷,反而是設計新事與歷史兼備,大大降低走入設計店舖的心理門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