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麥麗敏(大師姐)是著名食家、江太史孫女江獻珠的門生。沿襲名門家宴的風尚,她常花數天時間預備滿桌佳餚,宴請親朋。金錢雞、蠔豉鬆、仙鶴神針、海膽戈渣等珍餚引得不少食家登門,到她的廚房一窺堂奧。這次訪問,她端出珍藏逾50年的食譜,出自昔日同事的母親鄧太之手,「是她令我開竅,故食譜一直留着」。
簡介:香港開了個故宮館,不過想尋寶,不一定帝皇物件才是寶,尋常百姓家牀下底的餅乾罐、糖果罐、月餅罐,也有珍而重之的寶貝,承載着我城回憶。我們先由閱歷最多的長者開始,請他們各自分享一件收藏經年的物件,用這些「展品」串聯出「展覽」;同時每期邀請代表「觀展」,說說觀後感。
/新/手/秘/笈/
同事媽媽傾囊相授
現年73歲的大師姐退休前從事IT業,18歲開始在電腦部門任職。她說1960年代的大學未有相關學位,故公司聘請的都是像她這樣初出茅廬的年輕女孩,只有同事Doris比她年長12歲。Doris的媽媽即鄧太,是出身船運企業的大家閨秀,善煮多國菜式,「當時會做西餐的人很少,Doris不想媽媽在家悶着,提議每星期下班後到鄧太家學做菜」。一行5個年輕同事,每周一天下班後吱吱喳喳上到鄧太家。鄧太預先備好材料,在碳式複寫紙(俗稱過底紙)寫上當天教授的菜式食譜,分發給她們。這疊發黃披口的過底紙,大師姐一直用膠袋包好,放在案頭書櫃,亦已掃描存檔。紙上除了有鄧太的藍色筆迹,也有大師姐邊聽邊摘錄的圓珠筆筆記,例如鹵牛𦟌最後可加紅蘿蔔的小貼士,以及「匙」和「羹」代表的分量等。鄧太預先煮好白飯,大家看她示範一遍菜式後,約七八時便會一同開餐。
/舊/日/滋/味/
油浸筍殼魚 50年前做法大不同
兩年下來,大師姐學了逾200道菜饌。她自幼受順德家傭的手藝熏染,又有每晚要吃消夜的嘴刁父親,培養出她的飲食興趣,童年時已試過焗蛋糕和做菜心炒牛肉。但直至遇上鄧太,她才真的開竅,「由完全不會煮菜,至學了200個,已經打好基礎,所以我視她是啟蒙老師……當時年輕得不懂要求老師教什麼,她教什麼就學,好好玩」。鄧太食譜海納百川,有香港少見的西式蝦飯;有用上唐芹、青紅椒和大地魚的粵菜大地回春雞;有屬豉油西餐、大師姐至今仍會烹調的葡國雞;連粉果也會做,「有錢人家下午打麻將,有些馬姐會用粉果做點心」。有些菜餚聽上去簡單,但食譜與時下做法不同,譬如油浸筍殼魚,鄧太教她先煮熱一大鍋油,熄火再浸魚十多分鐘,然後煉製豬油,最後在魚上撒葱花並灒油,「這個是我50年前食的食譜,好滑,現在那些只是菜名一樣,是快速油炸、炸到黑鼆鼆」。 若是較有興趣或自覺能再做的食譜,大師姐會畫上星號標記。每到周末,她便買齊食材,借哥哥家中廚房複習煮法。所幸菜式和食材平實,非名貴的鮑參翅肚,鄧太亦傾囊相授,照食譜便能夠還原味道。「她在家相夫教子,一心教女兒和同事做菜,無嘢要收埋一手。」
/兩/遇/大/師/
師從太史公孫女 難忘「一茶匙」的嚴謹
兩年後鄧太覺得她們「滿師」,師徒時光結束。至1979年,大師姐方遇到另一師父江獻珠。其時在大學工作的Doris告知,IBM高級程式師陳天機來港任客座教授,太太江獻珠隨行,「當時29歲,不知江太史是誰,因為我們做IT,只知陳教授叻」。她和數個同事每周一天下班後到大學教職員宿舍跟江獻珠學廚,江一口氣教兩三個菜式,頭一天教炒蠔豉鬆,「對我和同事來說都太厲害,要十多樣食材,買材料都買死。蠔豉又浸又蒸,生菜又做到碗狀。雖然已學基本功,都是極度挑戰」。校舍路途遙遠,加上她剛生下女兒,同事們各有家庭,只學了半年,但她們一直跟江獻珠往來,大師姐後來再在江身邊學廚13年。
青年義工李樂意(Mia)細問大師姐,隨鄧太和江兩人學廚有何分別。大師姐說自己最初連西餐都不甚了了,首兩次學廚尚不會發問或煮。往後入廚經驗增加,2000年代有深切體會,分享「呢世人唔會忘記」的一件事。江老師定期在雜誌撰寫食譜,她有次到老師家中幫忙備料,按老師要求舀一茶匙糖,老師見到她手上的匙羹,隨即用刀一下刮過去,說:「這才是一茶匙。」「她還問:『使唔使我教你?』那時我都50多歲,她70多歲。可以想像她的嚴謹。其實沒人看到是平匙或一茶匙多少少。但對她來說很重要,她想讀者做到她的味道。」
大師姐曾買過一堆食譜,後來轉贈他人,惟留下江老師的著作,包括1983年出版的Everything You Want to Know about Chinese Cooking,「可能香港讀者以為她在1990年代才寫食譜,其實當時(80年代)已出版第一本英文巨著,相信已絕版」。此本厚近4厘米的書於美國籌備經年,資料翔實如學術專著。大師姐得到老師所贈的簽名版後,為免經常翻揭損耗又另買一本,至今不時參考。若在二手網站見到,會買來送給朋友。另外,江獻珠師承著有《食經》的「特級校對」陳夢因,在2000年代,江依據陳在《食經》所載的菜式,摘錄其中內容,演繹出食譜《粵菜飲食文化溯源系列》。大師姐在各地住處都放了這套書,「人去到哪,都有一套書,以便隨時想要做哪道菜式」。
寫食譜要不厭其煩
大師姐在2001年退休時有撰寫食譜的念頭,彼時重閱《溯源系列》,「突然重看老師的食譜,睇到毛管戙。因我相信寫食譜就是要這樣詳盡。以粵菜來說,那個年代是老師寫得最好」。細微如蓮子鴿,會介紹以湖南湘蓮為雋品;試鮑魚時要用尖頭日本筷子,勝過太大的中式筷子和太小太尖的竹籤。「多數人看完《食經》不得要領,要看食譜才是。我最怕四步曲的食譜,番茄炒蛋都沒可能四步做完,老師就是不厭其煩。」她見多數食譜多只拍攝完成品的樣貌,欠缺說明步驟的圖片和歷史故事,猜想廚師間有競爭,不願公開詳盡做法,她自己從不吝分享,「我沒有競爭,而且煮食是一門藝術,大家拿着同一個食譜,演繹可以不一樣」。
/食/譜/意/義/
遺憾太史蛇羹食譜散佚
一道太史蛇羹,食譜已有幾番轉折。這雖是最廣為人知的一道江家菜,卻沒有在江獻珠生前所撰的食譜出現,她自己寫過是人生憾事。大師姐解釋,因江太史有孫小姐、孫少爺不得入廚房的家規,江獻珠唯有憑味覺記憶重現江家菜,一圓後期母親在患癌時的心願。江家菜隨其家廚散落各地,例如家廚李才曾在石塘嘴私人俱樂部居可掌勺。江曾向李才的徒弟李煜霖請教做法,知道蛇羹中的蛇湯與上湯要分別熬製,並在2000年代做過一道太史「飛」蛇羮。那時大師姐已在身邊學師,回家後亦據記憶寫下食譜,包括老師如何處理法國鵪鶉肉絲,令肉質細嫩得堪比蛇肉。江在2014年去世前,終尋到李才另一徒弟黎有甜願意示範蛇羹製法,惜她未及發表食譜已溘逝。陳天機在2019年所著的追憶錄中提及食材比例,但未有具體做法。大師姐以經驗和當年的太史「飛」蛇羮食譜雖已可推敲一二,但相信食譜是給後世的遺澤,「沒食譜的話,這一代不明白前人何以這樣渴望到訪太史第,吃他的家宴。單用口說或吃一頓飯,意會不到背後的工夫」。正如鄧太的奶油生菜膽食譜,教她們用牛奶調製醬汁,「以前我們不走捷徑的,(例如)不會說買現成一盒雞湯。我家長備的雞湯要預訂老雞、無添加激素瘦肉和雲川火腿等(熬製)」。
不斷修改 因應時代換食材
她樂於把食譜分享給專欄讀者,同時不斷修改,不久前才重寫燜乾鮑食譜,推翻3年前的版本,「高處未算高,以為自己知,其實好狹窄」。也因為食材隨時代變化,有的更加易得如西班牙黑毛豬火腿;有的則每况愈下,包括從前鄧太用的雞鴨和筍殼魚,都變成養殖或冰鮮。她需添步驟補足,例如將鮑魚拿到天台曬,加以濃縮香氣。她與葉一南合著過食譜書,由在全港蒐羅食材開始教起。「有的食材現在沒有就加別的,不是叫你一成不變。沒人懂得所有菜式,分享是很重要的……瞇埋眼就分享,唔好收埋。」到她這年紀,看食譜為的是看故事,「就算鹹魚肉餅,其實都有感動位」。譬如令人聯想起家人或鄰居下午的剁肉聲,明白背後為家人付出的愛心和時間。尋常人家中,可能留有一兩個食譜,「是味道傳承,定要去翻看,給子女嘗到家的味道」。
她的食譜,會全部整理,留給孫兒俊俊。
/觀/眾/問/答/
睇食譜學煮 累積寶貴經驗
推動跨代共融的社企「臨敢珍」是次邀大專生義工Mia一同訪問大師姐。大師姐提到坊間有很多烹飪教學影片,但自己仍堅持寫食譜時,Mia說影片雖一步步教得清楚,但有點似現成的雞湯;食譜則要靠自己不斷嘗試。大師姐認同她的比喻,並舉了自己怎樣鑽研燜乾鮑的做法,逐步由江老師的版本走到現在。Mia說,訪問中有關食譜的討論令她印象最深,「就算學到再厲害的菜式,沒人繼承,也會令人間美味失傳」。她也曾跟着食譜學做菜,覺得要有較多想像力,過程中難免失敗,但累積經驗後,可把成功做到的食譜分享給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