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ys of seeing:設計師都市游走 捕捉文字昆蟲

文章日期:2023年02月05日

【明報專訊】因懷舊和保育熱潮,近年香港多了蒐集本地招牌和街頭字體的有心人,探尋當中的歷史源流,或是造字美學。在2021年設立Instagram專頁「都市字治學」的蔡廸偉(Dave)從事廣告設計,改從廣告和傳意的角度細察身邊文字,看招牌的斷句、通告怎樣才算有力量,還有「激死designer系列」但又總令人看得明白的餐牌和告示牌。聽着他講解,像在上廣告入門課。初春賞花之外,亦不妨隨他在下面推介的路線去「賞字」。

日行萬七步成尋字契機

懷舊熱早吹到廣告界,最初Dave為一飲品廣告做資料蒐集,認識到「香港遺美」和「北魏真書體」等專頁,開始備作參考,「很多關於懷舊的帖文,有時是影地磚圖案、窗的質感。(但)因做廣告始終要有字,我要找些有故事的字體」。後來他游走街頭到處記錄,是因為健身教練勸告他消脂,訂下日行萬七步的要求。

小店廣告 違法則但有趣

Dave本身只流連旺角商場,慢慢開始由深水埗、太子,一路走到旺角、油麻地,「天天都走的一條路,就算走一百次都或會見到新事物」。這些地段的小店特別多,他發現比集團式商舖有更多錯別字,「可能店主不是讀很多書,但是書法寫得好。或是請人寫的,自己不知對錯。做廣告寫錯字是疏忽,但一間小店寫錯字,或許有故事或刻意為之」。甚或見過許多違反廣告法則的做法,例如品牌要建立形象,理應盡量用同一字款和字型,但有小商戶門前會掛起三四個招牌,手寫或電腦、粗體或襯線都齊備。種種有違理論的例子,他看着有趣,「他們不是做廣告的,不需要跟客戶交代,總之寫出來」。有些的確能收宣傳之效,Dave說廣告講求用半秒吸引人們注意力,看似隨意手寫的菜單,其實也懂得用上不同粗幼的筆墨,令人一眼辨清分類和菜名。這些小店店主沒讀過廣告設計,但能生存至今,他相信自有宣傳之道,「有時是個觸覺,讀廣告只是將它們歸納。店主會用些自己覺得能吸引人的方法,我們專業的未必會想到」。不過,港鐵鑽石山站在新線和舊線用上不同字體,他說是真的「激死designer」。

不要等到要拆才去打卡

他自小住在九龍城,於何文田上學,經常出入旺角,卻是近來才踏足像「結界」的加多利山。這源於某天他見步數尚未達標,就從旺角走上去,見到一列西式獨立屋,門牌多統一用木底白字,寫上門號,並沒有花巧的樓盤名和標誌,他形容像「過文字冷河」,離開五光十色的街道和招牌,下山後再回到繁鬧的街區。「很多舊區都有人講,我自己推介這條路線,頗舒服,不花太多時間。行完可以下山到信和(中心)再行,兩個(地方)的反差很有意思。」

刻意懷舊就「渣」

「做廣告就是儲下一堆東西放在抽屜裏面,要知道何時翻找出來,儲很容易,找出來才難。」他蒐集到一堆趣怪文字,卻從未用來作廣告素材,「現在太刻意做懷舊,件事有少少『渣』,一扮舊就『渣』」。反而他想到將之用在社交媒體,例如把那些字迹凌亂的手寫單據、菜牌放上網,叫人留言猜出內容,「東寶的單據變成了風格,好似拼圖一樣」。無意間,他攝下不少已隨店舖結業而消失的文字,「最好不要等到拆掉之前才去打卡」,像已宣布重建的九龍城,「現在我每次去九龍城,我都去義香(荳腐食品)飲杯豆漿之類,飲到它拆為止,當是一個回憶,不是次次都要影相」。

到老店蒐集文字的過程中,他會遇到其他保育或懷舊專頁的版主,有的是擅長訪問店主故事的前記者,也有攝影師和畫家,他認為大家都在用自己的方法演繹和記錄,甚至連拆樓工人,其實都有心保留錘子下的磚瓦,有時主動幫忙挑出舊物,讓人保留或拍照,「我覺得大家心裏面都有念舊的心態。我便用自己做到的方法」。

珍貴文字「化蝶」展出

廣告界有art base(美術或設計)和copy base(文案或寫字)之分,Dave強調自己是前者,開專頁時也為版面思前想後,「這始終是有『美學潔癖』的作品,為了在IG做得好看、少見,找了許多參考,最後得出這個方式」。他將3張相片分為一組,以同一背景襯底,3張相片有時出自同一地方,例如消防局鐵閘上的不同字體;有時是相同主題,例如龍型拳、白鶴派、螳螂派等功夫體育會招牌。儲不夠3張時只能先擱下,「做廣告都一樣,平時找了很多參考,到合用的時候,要分類出來呈現給人看。用整齊、好看的方式展示,就是我們的工作」。他從廣告公司學會了運用「入手點」,道理正如羅蘭巴特說照片中的「刺點」,構思三張圖片和背後故事,「當入手點清楚,不用解釋太多,純粹帶出氣氛,例如賣樓要有奢華感,賣電話要有型」。

近月Dave參與設計光譜主辦的群展「常行」,展示了他將字體化成蝴蝶標本的多件作品。策展方解釋邀請Dave的原因,是因他利用攝影記錄城市中的文字,視文字如快將消失的昆蟲,如同一部文字圖鑑,富有詩意。Dave說明結合文字和昆蟲的用意,「我們知道蝴蝶一定存在,但未必會見到牠,跟這些文字相似。同樣是個入手點,嘗試將看招牌,變成在野外捕捉昆蟲的動作,來製作這件作品」。

Let's 賞字!

土炮廣告起綽號

這間涼茶舖寫着「乾燥剋星」、「清熱殺手」等大字,Dave每次去到,老闆都會詳細問及哪裏不適和建議合適的涼茶,加上店內的宣傳字句,令人更易信服,正是土炮廣告範例,「其實他寫的症狀都是城市人會有,好像看星座書,寫到你一定會留意,那些功效(令人)看得心花怒放」。

出神入化手唧蛋糕字

Dave鍾情港式西餅,連蛋糕上的字體都研究一番。例如生日蛋糕上的「生日快樂」,他覺得也是寫字藝術。師傅要控制半溶朱古力已不容易,其中還可見到筆畫的輕重,「睇得出已經去到盲咗都唧到嘅境界」。有的蛋糕要寫上生日主人翁名字,中文比英文更難唧,餅舖放滿中文字生日蛋糕,可見師傅功力深厚。

生動魚檔價錢牌

街市魚檔的價錢牌上,檔主細心畫上田雞、白鱔、山斑魚和生魚的圖畫,Dave特別欣賞畫中田雞背上的藍色點,為街市帶來生氣。他說這是其中一個大家較記得的帖文,在廣告設計裏,招牌和價錢牌都以實用為重,就像說明書一樣毋須花巧,但這個偏偏做到實用又花巧,令他記得和學會分辨山斑魚和生魚。

招牌懶理閱讀順序

舊式招牌採由右至左的閱讀順序。Dave見到這間酒家招牌的首行中文由右讀至左,但第二行因是英文,唯有用左至右,第三行的中文地址採右至左,最後一行的電話數字卻變回左至右。這些中英文並置的彆扭,常出現在老店招牌,「在廣告界不容許發生,但看到這些舖頭又幾有趣」。也有奇怪斷句如「本餐廳二/十四小時營/業」,不影響理解,但可以「焫着designer」!

充滿情緒的「休息」告示

疫情曾令商舖開業無期,Dave攝下多家店舖的暫停營業告示,同一張紙,他說從落筆力度已可看見老闆由合作、無奈變為憤怒。「有的人好認真用格仔紙、紅紙清楚寫下,會想到老闆應該幾得體。」至於「疫情更嚴峻,休息多幾日」兩句,他則從中看出老闆的從容。

錯字連篇的餐牌

「甲退湯反」、「良爪班腩反」,9字中共有7個錯別字,卻成功令人人看得明白,「有趣是全部寫錯你又明,人與人關係有共識,不用去改」。這還不算高難度,很多時他都拍下茶記員工的自創新字,例如似將「辣」、「嫩」和「椒」三字合體,他在想是「香嫩豆角」、「香辣豆角」還是「香椒豆角」。

設計光譜「常行」展覽

日期︰即日至2月26日

時間:上午11:00至晚上8:00

地點︰中環PMQ元創方HG10-HG12 & HG19號舖

文˙ 梁雅婷

{ 圖 } 受訪者提供

{ 美術 } 張欲琪

{ 編輯 } 王翠麗

fb﹕http://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相關字詞﹕每日明報-星期日WorkSh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