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垃圾收費是減廢「火車頭」,指定垃圾袋(指定袋)或許就是火車頭下的導輪,如今卻開局不利。環保署去年招標觸礁,26份標書中符合要求的,標價都遠高於預期。署方現正檢討標書,改動方向包括取消在港生產的要求,預計於第一季公開招標,最快如期在年底實施垃圾收費。趁標書未出台,除環團代表發表意見,招標持份者包括回收處理廠(下稱回收廠)和膠袋製造廠,亦有他們的見解。
「做回收又造膠袋」 香港少見
環保署曾表示標書構想是為扶持本地回收商,不料成本過高。外界看到計劃,多覺得招標主要在向回收商招手,包括本文受訪的綠惜地球環境事務總監朱漢強。不過環視香港回收再造業界,其實沒多少間又回收又造膠袋,大多是生產再生原材料,轉售予其他製造廠。森峰環保在內地、香港和日本均設廠,總經理劉妙成認同,在香港回收較難配備產品生產線。2020年,政府曾推出塑膠回收先導計劃,製造產品的回收商可獲加分、增加承辦商中標機會,「我都希望嘗試,一腔熱誠,想着除了將廢塑膠變材料,也可製造產品,打算訂部膠袋機」。但他發現每個尺寸的膠袋都需獨立生產線,成本不菲,加上政府沒帶頭支持、保證使用這些港產再造膠袋,「政府都不支持,點叫人去行?」
現時香港9區設塑膠可回收物料回收服務,加上逾160個「綠在區區」收集點。據《香港固體廢物監察報告》,2021年堆填區的廢塑膠棄置量為每日2331公噸,但全年回收的可循環再造塑膠為104,000公噸,即只相當於香港約44天的廢塑膠棄置量。朱漢強說塑膠回收沒法達到規模經濟,再造膠袋的成本較重,也面對其他產地的競爭,「故再造業者只生產最基本的破碎料,最符合成本效益」。
租貴缺人 生產線多遷內地
若按舊標書要求,劉估計回收商要與本已在港設廠的膠袋商合作才可成事,「沒人會特意在港開間廠,等做香港這少少貨」。建業膠袋公司負責人許春光曾有意投標,他說大多膠袋商的生產線早已遷往內地,香港只保留小規模,正如他在港的廠房只處理高要求客戶、急單和零散訂單,有時會讓客人參觀,以增加落訂信心。
香港除卻租金問題,也缺乏師傅和工人,他眼見每年都有膠袋廠倒閉,不少師傅已轉投建造業,其廠房的師傅快將60歲退休,「如果沒新客,香港都不會再設廠,沒法生存。」如果投標,他亦要找回收廠合作,「可能從內地買較乾淨的原色或淺色回收原料,如未用過的膠袋廢料等。香港以廢料再造的膠袋質量參差,且污濁、有灰塵、易穿孔,未必達到政府的高要求。不肯定政府接受到多少顏色偏差。」另一卻步的原因,是承辦商須繳付相等於5年預期生意額5%的保證金,約需數千萬。
應否追求「香港製造」?
當局擬允許生產工序在香港境外地區進行,以節省約9個月至一年設廠及測試生產線的時間和投資成本。劉妙成認為政府本來太顧及形象:「香港製造,令大家覺得有信心……環保署不懂計算成本,而用這個想法造出來的膠袋,成本是天價。」在新標書,願意採用本地回收再生塑膠物料的投標者,仍有較高得分,但劉不解政府為何經常強調要用香港再生物料,「用香港回收膠造的原材料,不用怕無出路、不用怕沒人用。完全唔貼地、唔理解。原料從來唔會擔心無人要,但產品就擔心無人要」。他的工廠做塑膠抽粒、破碎,製成再生顆粒,供給台灣、內地、日本及東南亞等地工廠。「交給我們回收的,基本上什麼都可以循環再造。」
明明說「香港製造」成本高,何以需求龐大?他解釋原料市場只看國際牌價,新料、舊料(即再生塑膠物料)各有行情。買家看的是塑膠質素,例如回收廠手工的分選、過篩、調控溫度技術;原料最終的純度、韌度和熔融指數等。例如膠袋需吹膜成形,對原料要求較高:「過篩要密,要用120目的篩網,不可有太多雜質。」其他注塑成形的產品則要求較低,如塑膠篩、菜籃、麵包膠盆和玩具等。
有廠有技術 「內地生產更合理」
若日後中標者將生產線設於內地,他認為更加合理,畢竟港府早有採購內地製膠袋,內地既有大型膠袋廠,亦具備用舊料造膠袋的技術,加上內地自開始拒收洋垃圾、推動回收減廢後,在這方面加速發展。朱亦說:「香港環保產業被壓縮,很多內地人才和技術反而比較成熟,只要香港政府訂定出規格和檢測標準,問題不大。」近日他認識出口服裝到歐洲的內地貿易商,說歐盟要求含再生料的包裝膠袋,對內地業界不成問題,而且成本較傳統的便宜。
朱不反對在內地設廠,但期望標書在考慮生產成本外,可為香港設廠的投標者加分。「本地問題,有責任盡量自己解決。香港現在很多減廢設施,明知成本較重,都是在香港處理和再造。」或留一定名額予香港廠家,以循環經濟模式解決部分廢塑膠,並創造綠色就業市場。
指定20%舊料 憂回收不足
政府另一舉措,是將指定袋中舊料的比例由50%減至最少20%。朱漢強現居台灣,認為50%並非如外界所說般困難,新北市月前剛推出環保標章認證膠袋,原料中有50%以上的比例使用台灣產出之回收塑膠。「台灣都做到,所以技術不是問題。現在是考慮成本,某程度犧牲減廢原意。如果業界擔心一開始欠缺回收塑膠,可以採漸進式,如首兩年20%,慢慢升到50%。」目前再造膠袋的原料主要是2號膠(HDPE、高密度聚乙烯)和4號膠(LDPE、低密度聚乙烯),「有一定韌性才可做到膠袋,這是PE的特質。」但這兩款塑膠的回收再造比率是多少?是否存在供不應求?環保署沒有公布相關數字。
劉妙成說PE不難處理,奈何塑膠回收量不足,他歸咎於政府向個別回收商傾斜,像他公司難以中標,現靠部分「綠在區區」和回收公司的報廢商品支持。「我們以噸為單位,我見到香港每日棄置量是二千多噸,但回收量不足1%。我們只擔心量不夠,量夠的話,可以為每個產品度身設立生產線。」內地因回收量多、規模大,舊料質素較香港佳。若香港要「自給自足」,他建議將大部分膠袋徵費和生產者責任計劃的徵費回贈市民,鼓勵他們做好回收。
舊料品質不一 須試驗後定比例
對於至少20%的比例,他說:「這樣定標書真的好不熟行。」舊料品質不一,故每批都需經過衝擊試驗等檢測來釐定價錢,膠袋製造廠會進而決定每批貨的新舊料比例。新料成本或比舊料貴三分之一,「如果標書寫明新舊比例,變相有空間讓廠家多賺。簽約是一回事,到真正運作時,若舊料有新料的質素,可以加到五成舊料,就多賺了。」
有指指定袋顏色亦影響成本,朱提到花蓮和桃園用的透明指定袋,的確成本較高,「因為當地有強制回收分類法規,要檢查有沒有回收物。香港沒此法例,沒此必要。這是香港欠缺的輔助法例。」劉說只是混進相應色粉,其實不難解決。
他在2016年見到政府有意推動回收,投資數千萬於香港設廠並叫女兒回港幫忙,但幾年間只見政策離地、徵費和處理費落在商家口袋,「不然環保署為何整天說,要重建香港市民對回收的信心?」其香港廠房處倒數階段,「好失望,再燒錢下去,可能我退不到休」。
用膠袋,夠唔夠環保?
無論新舊料比例多少,指定袋是塑膠,始終污染環境。朱漢強承認這是兩害取其輕,據他在台灣的經驗,若做好分類回收,用的膠袋未必如現時多。香港家庭每隔一兩日便棄置一個大垃圾袋,朱以自己的四人家庭為例,因廚餘和許多物料可另外回收,每兩三日才丟棄一個3公升垃圾袋,大小相等於三分之一超市膠袋。2019年,台北與新北市推出「兩用袋」,亦成為市民忘記自備購物袋時的替代品,上面印有防偽標籤,大小與指定袋一樣,「一袋兩用,減少整體膠袋消耗量,算是折衷做法」。環保署似乎有意參照,已與30多間連鎖零售商商量在收銀處售賣指定袋,代替塑膠購物袋。
各地試行污者自付措施,有歐美地區採無線射頻識別(RFID),按住戶打開垃圾桶的次數收費,似乎更環保。朱說高樓城市如香港、首爾、東京等,還是用指定袋較可行:「有的屋苑嘗試讓住戶付一筆管理費,物管公司去回收,就不用計膠袋用量,不過做不到污者自付。用容量收費相對公平。」物料方面,許春光的廠房有生產生物分解膠袋,他說雖然環保,惟膠袋要在短時間內使用,不然會開始分解變脆,也不能防水,故不適合作指定袋。
他亦建議政府放寬垃圾袋的包裝要求,「機器生產的人手不是很多,包裝所需人手較多。其實一百個膠袋一疊都可以,過度包裝,亦會造成更多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