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時生活圈:入沙頭角禁區返工 記錄邊界微細聲音

文章日期:2023年03月05日

【明報專訊】這次的一小時生活圈,劃在香港最邊緣的地方。阿史(史嘉茵)住木湖村,在文錦渡關口旁邊,而她現時從事鄉郊復育工作,經常需要入沙頭角禁區坐船到荔枝窩,再上梅子林。阿史帶我們認識她日常來往這幾個地方,過去隱形於政府規劃大計之中,每處的豐富都遠超想像,面對禁區即將開放、北部都會區與大灣區發展,阿史與同行者發揮着民間力量,「我覺得這幾年是很關鍵的,要好好捉緊」,一個城市女生在鄉郊「耕耘」10年有多,一邊從村民身上學生活,一邊落力與他們共同記錄、保留、發展這兒的獨有個性。

【木湖村時間圈】

約20分鐘:坐巴士往上水站/坐車到沙頭角碼頭/坐船到荔枝窩/

1-1.5小時:從梅子林放工返家

1.5-2小時:到九龍灣父母的家

從上水站轉乘十幾分鐘的短途巴士到文錦渡,便到達阿史居住的木湖村附近。阿史老家在九龍灣,本是個「城市人」,我笑說本來想像她是「毅然」搬入鄉村,其實她早在2011年已與朋友發起「空城計劃」,活用香港廢棄空間,其間亦認識了坪輋村民,「他們真的教懂我很多,尤其是怎樣生活」,成立藝術組織「香村」後,不久前她亦策劃關於村校的《香。校變奏:時光藝術展》;現加入沙頭角文化生態協會,為助理項目經理(文化保育及鄉郊藝術)。多年來都住離島、鄉郊的她,1年前搬到木湖村,1星期有2、3天要到梅子林工作,就往沙頭角禁區內的碼頭,上船往荔枝窩,再行山20分鐘入村。

沙頭角墟像被按了暫停鍵

木湖村以前也屬禁區,2016年才解禁,而她平時上船的沙頭角墟,政府繼去年6月宣布旅行團可在周末及假日往碼頭,亦計劃明年全年早7晚9,向旅行團及個人旅客開放中英街以外的邊境禁區,推廣旅遊業,配合「北部都會區」發展。要說沙頭角規劃,資深規劃師杜立基說由港英至回歸後,政府一向態度都是「唔係好理」。在我們這天的行程中,荔枝窩近年最熱鬧,復育項目一個接一個;木湖村有村民從外國回流,建立一角退休靜土;沙頭角墟在歷史因由下像被按了暫停鍵,反而少被注視。然而隨着恢復通關與開放禁區,這一帶會否因遊客湧至而一夕變貌?杜立基認為民間既已在努力,政府應該對「北部都會區」有更清楚的說法,「政府抽象說了一番,但成個北部都會區唔係起晒樓嘛,若給人這樣的假象,個個咪投機囉」,能否劃好一個專注發展歷史文化的區域?阿史則希望趕在開放前,盡力蒐集沙頭角墟的平民生活故事,讓她與當地人交流相處所感受、看見的「好嘢」,可以記低延續下去。

(1) 文錦渡口岸巴士站出發

由巴士站往阿史的家只需行5分鐘,平時她早上返工會搭木湖村民Alan(余松福)的順風車到沙頭角碼頭坐船,不過因缺乏公共交通,下班路線就迂迴得多,要從沙頭角出上水,再乘巴士回村。沿蓮麻坑路入村,經過沙塵滾滾的工地,阿史說她快3歲的女兒喜歡這裏常見的挖泥車,總會指着興奮叫「excavator!excavator!」她見證1年已有急速變化,有些在新界被逼遷的大廠房聽聞將在此落腳;以前的士司機最怕的入村窄路,也剛重鋪得闊落。

(2) 木湖村歐洲風小花園

Alan這天充當一會導遊介紹木湖村,他家1962年起落戶村內,「(上世紀)60年代全是農田,我媽親戚都在深圳,我們常有來往。這裏好多地都屬於大陸(的人),他們會持耕作證來往兩邊,朝頭早過嚟,夜晚行返過去」。他又帶我們看只隔兩重鐵閘的港深邊界,旁邊新建好幾座丁屋。路過村內一個別致小花園,是村民勤力建造與打理的,不少人也如他從外國回流過退休生活,歐洲風或許與此有關?Alan不想村內「性質變到太商業化」,不過他相信未來因環境所限,「村內做商業活動(如建貨倉)的機會應比較小」。

(3) 深圳高樓對香港農地

Alan每天出門到較寮的農地耕作,該處與深圳樓盤更貼近,阿史閒時也來學種植:「拔草時還會聽到對面學校的鐘聲。」Alan笑言「現在那邊是城市,這邊是鄉下了」,拔一顆番石榴,走進田裏介紹豬乸菜、羽衣甘藍,他「咩咩咩」地叫,不久見一群羊蹦跳到鐵絲網前,他拿草去餵,嚼得高興的一隻羊臉頰毛色獨特,「這隻叫花面,那邊還有牠的孩子」。看羊讓人樂而忘返,不過我們還是再度起行,登上他的車直驅沙頭角墟。

(4) 沙頭角食客家釀苦瓜

抵達沙頭角墟與Alan道別後,先到碼頭旁街市醫肚,熟食中心設在地下,杜立基笑言也許因這邊土地問題沒那麼嚴峻。8檔食肆中,他選在「龍記飯店」叫碟牛腩飯,見老闆娘盛起手工菜釀苦瓜,即時轉軚,幸運地嘗到客家「名物」。老闆娘陳太說家鄉在深圳龍崗,問年輕的兒子阿浚住禁區的感覺,他說很多人知道中英街,但有時朋友會問住沙頭角有否養牛,「我話唔係咁鄉下,都有超市嘅」。他喜歡這裏有人情味,不過亦期盼禁區開放,老婆Elaine則強調交通急需改善,那麼他們有否常去荔枝窩?阿浚坦言「我哋啲後生好少去」,老一輩則在喜慶時會過去聚首。

(5) 水上人北叔笑談舊事

駕船載我們衝出大海的北叔則說:「我差唔多喺荔枝窩大。」他回憶小時候是水上人,會上岸賣魚,可是未敢亂跑,「你唔夠膽上去(山)啦,嗰陣時又無電話,都唔知去邊個山頭搵番你」。漂泊的船曾是北叔安穩的家,既泊過荔枝窩,亦「定居」過在沙頭角墟的岸。杜立基聽了他的話,思索該如何串連沙頭角的故事?「可從幾百年前清朝復界說起。今日香港這些位置偏遠的海邊村落市集,可看作是以前珠江口與廣東省東部甚至福建之間近岸航道上的連結點,有漁歌便一一唱出了地名。」而殖民地管治下不少村民有機會移民外國,所以村落荒廢,現時回流村民又投入復育,所以水陸居民的故事均與香港大歷史相關。

(6) 梅子林嘗試跳出框框

阿史亦知道村落之間如何連結的事迹,「以前沒電話的年代,附近榕樹凹村曾有人受傷,生火起煙來吸引鴨洲漁民注意,用船載傷者出去。這些事未必直接說明些什麼,但就是有某種智慧在裏面」。自從她從事這份工作,亦反思各式各樣復育計劃的意義。當每條村設立故事館,「如果我是遊客,去完A村睇,去B村又係見到竹籃,C村又係呢個竹籃,未必再有好奇心了解更多」,「這幾年是關鍵時間,這些村落由冰封狀態到解凍,若大家倒模去做,可能只像是爭資源」。她還在摸索結合當地人智慧的復育之途。在梅子林故事館,她試着策劃村中植物、生態等主題展覽;又與以當地植物研發護膚品的阿鏡合作,試製冰凍天然香體露。

(7) 新樓街承載舊日記憶

回到沙頭角墟,這裏不論商業與文化保育活動,都沒有外頭活躍,但阿史開始與居民打交道,描畫出這個地方自身的面貌。在二級歷史建築新樓街,拾級而上亦有個沙頭角故事館,是沙頭角文化生態協會創辦人李以強租下地方自行設立的。館內樓梯可通往天台,全街22幢樓宇天台都相連。我們下樓去訪坐鎮「順興雜貨」的葵姐,她就記着天台上發生過的趣事:往日屋頂有從內地那邊偷拖過來的電話線,「以前他們的菜運來香港賣,要和客戶聯絡,但打(長途)電話又太貴」;又說明地舖天花板的鐵鈎是昔日自製臘腸用的……凡此種種,阿史說協會正着手整理訪問居民的內容,太多珍貴材料要趕忙撿拾了,她總說這份工作是上天所賜的禮物,這天她細心安排車程、船程,介紹我們認識不同生活伙伴,卻不嫌累,「我喜歡把我看到的好,能夠讓別人知道」。

文˙ 曾曉玲

{ 圖 } 馮凱鍵

{ 美術 } 張欲琪

{ 編輯 } 朱建勳

fb﹕http://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相關字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