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未到3月,電郵已接續收到來自大小藝廊,宣傳各自於Art Basel期間場裏場外精心策劃的展覽項目。尤其今年緊接嚴厲的防疫解除,持份者都在觀望社會復常後,這個已在全球打響了名堂的3月藝術月,人流與銷售會否重新返晒嚟,內地買家還會不會像先前那般雀躍?正當大家奮力為社會熱身之際,時間上無比巧合地爆出垃圾堆中的美術館的熱話。
單看照片已叫人嘖嘖稱奇。輕易便可看出,那一整排撿拾回來的藝術品,是經過如何的精心編排和處理,締造賞心悅目的陪伴,甚至驚動一直鼓催藝術多元的何慶基老師也想要親自走一趟。未料這邊剛告「成名」,轉頭便遭管方無情之手抹個不留,眾口嘩然,或成永訣?到底是丟了還是沒丟?楊必興拍下了畫作被丟到垃圾桶的相片。
大眾固然關心畫的去向,但事件亦引人關注,清潔工的作息空間是否得到足夠的重視,當老舊地鐵站都紛紛往提升人民福祉方向加建公廁,一個細緻考慮工人需要的垃圾站設計如果能夠真正落實,也是社會的進步。
明天奧斯卡揭盅,最佳女主角獎項的爭奪尤其熱烈,「無名周記」今期寫TÁR片中描述有關權力與藝術的張力,並以講述尊尼事務所創辦人尊尼.喜多川的性侵事迹的BBC紀錄片作對照。
關於TÁR,坊間還有許多就音樂和藝術的後續討論,林康琪提我最新有「到底TÁR是不是伯恩斯坦的學生」!今期另有兩篇悼文寫音樂人關勁松,他的音樂志趣迥異,但從許惠琛、麥海珊及Billy的文字,可以一窺他的精彩與才情,對傳承indie廣東歌的一片赤誠。
(本網刊出的文章及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