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城市:懶人包易入口 受眾多互動 TikTok新聞 贏在夠短夠趣

文章日期:2023年03月19日

【明報專訊】在外國,短片分享平台TikTok於年輕人之間盛行已非新鮮事,傳媒近年乘勢開拓TikTok新聞市場。去年牛津大學路透新聞研究所在44個市場的調查發現,有近一半具規模的新聞機構定期在TikTok發布內容。TikTok在香港未算普及,但較常用的平台Instagram和YouTube亦相繼推出類似的連續短片功能。TikTok新聞的成功之道,勢成各地傳媒發布新聞「短」片時參考的範例。

年輕人愛線上影片

牛津大學路透新聞研究所(Reuters Institute)每年都會與多個地區的學術機構合作,發表數碼新聞報告。中大新聞與傳播學院副教授陳志敏從2017年起參與其中,蒐集香港市民使用社交媒體及用其作新聞用途的數據,而研究所會邀請合作單位討論年度主題,「2021年的會議發覺英國或其他國家有個觀察:TikTok似乎好流行喎……不如嚟緊呢年就問TikTok嘅嘢啦」。

2022年的數碼新聞報告最終出爐,在40多個市場的18至24歲群組當中,有四成人使用TikTok,一成半人將其用作新聞用途,比例是3年前的5倍,增幅驚人。全球新聞機構亦回應市場需要,紛紛開設TikTok帳戶。記者越洋訪問美國線上平台Devex的高級受眾編輯Francesco Zaffarano,他曾在《經濟學人》和《電訊報》擔任社交媒體編輯,並參與後者加入TikTok的過程,為首份英國大報踏足TikTok。為了搜集市場資料,他自2019年底蒐集全球新聞機構的TikTok帳戶名單,由最初僅僅20個,增至目前790個,帳戶遍佈全球。(bit.ly/3lipXyy)

Francesco和陳志敏都同意新聞頻道在TikTok興起,無異於在其他社交平台上的發展,目標一樣是希望擴大影響力、接觸目標群組。Francesco提到TikTok是一個正在增長的平台,可從中接觸年輕一代,而LGBTQ群體、注重精神健康或者事業發展的群體亦非常活躍。Reuters Institute透過訪談發現,年輕觀眾深受視覺媒體(尤其是線上影片)平台的非正式、娛樂風格吸引,認為比電視新聞更個人化和多樣,可作為快速變化事件如俄烏衝突的資訊來源,以及小眾興趣聚集的場所。

簡化複雜新聞概念

或許你未必用過TikTok和屬同一母公司的抖音,不過連續短片已是社交媒體的大勢所趨。香港人較多用Instagram及YouTube,前者於2020年8月推出「Reels」,最長可拍攝90秒的影片;後者在1年之後啟用「Shorts」,目前提供15秒及60秒的選擇。這些連續短片的運作模式與TikTok相似,例如同樣允許用戶使用濾鏡、加入音樂等。Francesco的專長是社交媒體、受眾發展及互動,他形容每個平台都有各自的語言,發布者需要知道其語法才能說得好。「如果你同時製作TikTok及Instagram Reels的內容,兩者可能比起製作Twitter、Linkedin的內容更加類似。」

那麼連續影片的語言與文化是什麼?我們由TikTok說起。TikTok的前身是Musical.ly——一個讓用戶錄製數十秒對嘴音樂短片的軟件。Francesco形容音樂就在TikTok的基因之內,有傳媒會利用當時流行的歌曲製作喜劇式短片。他過去在意大利新聞平台Will Media工作時,曾使用迷因(memes)和流行聲效,在TikTok解釋財政制度改革、法例等複雜的新聞概念。這類解釋性的懶人包(explainers)在TikTok新聞中亦很普遍。Francesco指用戶以往期待在Twitter上看到最新消息,但由於TikTok的演算法有別,有時會向用戶展示幾個月之前發布的影片。「這讓發布者重新思考產出內容的壽命,或因此解釋性新聞尤其受歡迎。」

被娛樂>被告知

TikTok新聞其他常見的模式包括新聞摘要,以及來自長片的片段(如預告或部分剪輯內容)。傳媒當然可以選擇用同一段新聞短片應付各個平台,不作個別處理。不過,Francesco提醒各平台上的受眾不一,亦應考慮不同模式。Will Media團隊去年秋天報道意大利大選時,與一些政黨領袖進行了長約40分鐘的訪問。他們早於訪問之前,已經計劃在TikTok獨立發布一些訪問片段,所以預先構思好剪輯方向。他認為傳媒應及早規劃發布的平台,「若採用製作紀錄片的思考並不太好:發布了影片之後才記起……對哦還有TikTok,看看可以對影片做些什麼」。

TikTok新聞短片加上濾鏡、音樂和迷因,難免令人質疑只有娛樂性高的軟性新聞才能生存。「有些人可能會說非常低質、愚蠢的影片得以廣泛流傳。這是真的,因為愚蠢的影片有效地回應一個需要:人們希望被娛樂(entertained)。他們很多時會傾向被娛樂,而不是被告知(informed)。但這不是TikTok的問題,這是人性。」TikTok新聞的發展似乎引證這一點。《華盛頓郵報》是最早加入TikTok並取得成功的主流媒體,團隊利用搞笑、愚蠢的影片及自嘲的風格,短時間內吸引大量觀眾和粉絲。

Francesco留意到初期有很多媒體嘗試複製這個成功方程式,卻忽視該報團隊創造出非常獨特的個人風格,根本無法重現。他慶幸近年傳媒慢慢走出自己的路線,當中一些以更嚴肅的方式處理TikTok,明白不能單靠製作搞笑影片。事實證明硬性新聞一樣可以在TikTok流傳,2022年的數碼新聞報告指出,俄烏衝突令TikTok在全球的名聲更高,源於眾多烏克蘭人在平台記錄戰爭下的經歷。而英國廣播公司BBC原本決定迴避TikTok,但在看到戰爭相關的誤導新聞盛行後,最終決定設立英語及俄語的TikTok帳戶。

發布者提高質素創意

TikTok一大特色是「短」,目前影片可選擇15秒、60秒、3分鐘及10分鐘(測試中)。時長較短會否影響新聞製作?Francesco不同意。「他們只是害怕改變工作方式,而不是新模式有什麼問題。10分鐘比起每段電視廣播新聞都多!」他憶述自己在意大利擔任記者前需要通過全國考試,其中一部分就是要求考生總結文章。「總結能力是全世界記者的謀生之道(bread and butter)!」

他說新聞機構更關注的是另一點:TikTok仍然不允許創作者在短片中加入網頁連結。過往Instagram動態亦一度不允許加入連結,傳媒不能把平台流量帶到自身網頁,繼而對社交平台卻步。不過,Francesco反而看到當中好處,因為以往傳媒只想利用社交媒體傳播資訊,而不是嘗試建立一個群體(community)。「現在TikTok無法連接到官方網站,發布者被迫留在平台上,真正與受眾互動。」TikTok一些功能正正促進傳媒與受眾之間的交流,當中Francesco最喜歡「reply to comment」,創作者可針對觀眾留言製作影片,輕鬆、有效率地以留言作為創建新內容的基礎,例如解釋觀眾不明白的內容。「這是一個好方法,向聽眾表明你正在傾聽他們的聲音,並且在為他們服務。」

創作者在TikTok上傳了具質素、有互動性的新聞短片,下一個問題是能否抵達用戶的手機屏幕上。目前各個社交平台會採用個人化推薦系統,根據演算法向用戶展示可能感興趣的內容。TikTok的演算法有別於其他平台,官方網頁指追蹤者數量、帳戶以往有沒有表現良好的影片都不會直接影響推薦系統。Francesco見過有熱門影片出自追蹤人數很少的創作者,引證只要內容高質就有機會接觸到大量觀眾。他認為TikTok演算法有助提高記者的創意,驅使他們創作新內容,而不只是轉發他人的產物。

管理帳戶要有新聞觸覺

《紐約時報》今年1月終於加入眾多老牌傳媒的行列,宣布在TikTok開設官方新聞帳戶。Francesco認為著名新聞機構陸續加入TikTok,將會說服其他傳媒跟隨。他留意到相比全國性的機構,地區的新聞媒體(local news)仍然較難找到在TikTok的定位,可能源於小機構相對缺乏資源。不過他對此充滿希望,「個人認為他們在TikTok、在數碼新聞上有一個巨大的空間。我非常好奇誰會是第一個打響名堂」。香港主流傳媒都是以本地新聞為主軸,屬於Francesco提到的地區媒體。小機構有無能力在社交平台殺出一條路?Francesco承認傳媒要發展社交媒體的確需要資源,但「小有小做」,例如不一定在所有平台都要開設帳戶,「只當你有說話要對一個平台的受眾說,你才應該加入該平台」。

決定資訊的優先次序

Francesco是社交媒體記者(social media journalist)出身,曾為大大小小的傳媒管理社交平台。有些傳媒會請營銷部做「小編」,但Francesco覺得由記者做才符合傳媒的角色。「社交媒體是與受眾互動的最前線。新聞機構讓具有新聞觸覺的人為社交平台定調,決定資訊的優先次序,這是很合理的。」對他來說,傳媒並不是單向傳遞資訊,而是一種公共服務。「如果不問自己受眾想要什麼,你就不是在做公共服務、為受眾服務。這意味着你做得很糟糕。」

記者本身亦身兼社交平台小編,當然要向Francesco請教一下與讀者交流的秘訣。「如果你不知道如何做,就問受眾想要些什麼。他們或許不確切知道自己想要什麼,這很常見。但請你與讀者展開坦誠的對話吧!」所以讀者們請告訴我,你想看些什麼呢?

Francesco為雙周通訊「Mapping Journalism on Social Platforms」的作者:mappingjournalism.substack.com

【數碼新聞篇】

文˙ 朱令筠

{ 圖 } 受訪者提供

{ 美術 } 張欲琪

{ 編輯 } 朱建勳

fb﹕http://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相關字詞﹕每日明報-星期日WorkSh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