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不少長者擔心自己患上腦退化症。研究指出,約兩成滿60歲長者出現記憶衰退,記憶力測試結果較相若年齡及教育程度者為差,但日常起居生活仍能應付,此狀况稱為輕度認知障礙。
若能及早建立健康生活模式,多參與不同活動,減少負面思想影響,可延緩認知衰退,降低患腦退化症的風險。
香港人口持續老化,預期壽命長度在世界前列。政府統計處預計,2037年65歲或以上人口將增至整體人口三成。根據精神健康檢討報告(2017年),香港的腦退化症患者高達10萬,接近長者人口的十分之一,公共醫療系統錄得的數字已清楚顯示上升的趨勢,意味着腦退化症將愈來愈普遍。
腦退化症是一個統稱,包括逾10種腦部退化病症。腦退化症人士會在注意力、執行能力、記憶力、語言能力、社交能力等出現明顯退化,甚至可能出現性格轉變、日夜作息顛倒、妄想或幻覺等情况。
先兆:善忘 思考敏銳度下降
從臨牀角度來看,腦退化症確診前並非全無徵狀,認知能力在前幾年已經退化,如善忘、思考敏銳度下降等,統稱為輕度認知功能障礙,為確診腦退化認知障礙症前的過渡階段。有些人察覺自己變得善忘,開始懷疑自己是否患上腦退化症,但因病情發展緩慢,生活上仍然能夠照顧自己,容易忽略退化情况。
患長期病、抑鬱增風險
研究指出,隨着年齡增長,患上腦退化症的風險亦隨之增加。另外,患有長期病,如高血壓、糖尿病及情緒病(如抑鬱症)等,亦會增加認知功能退化的機率。因此控制長期病的風險水平,如按時監測血壓、血糖水平,定時進餐確保腦部持續吸收營養,減少情緒不安的反應,以及避免吸煙飲酒,是預防患上輕度認知功能障礙的基本原則。
多元化活動 提升認知
另外,雖然臨牀情况或受其他因素互相交替影響,令療效不盡相同,但不少研究發現透過調整生活習慣及訓練,可減輕初期病情。例如有研究為平均68.2歲的輕度認知功能障礙患者定期覆核評估及分析生活習慣,發現約44%患者多參與閒暇活動能提升整體認知能力,甚至能回復至同齡長者認知水平;亦有研究指出長者如多參與着重認知、體能及社交的活動,可提高認知功能。
日常生活中參與多元化的活動,可預防患上輕度認知功能障礙。如透過閱讀報紙書籍、看電視或聽電台節目,培養認知能力;做家務、參與園藝活動及遠足等戶外活動,增強體能;與三五知己玩啤牌或打麻將,亦可增加社交訓練。
知多啲:玩創啤牌健腦
大家可參考以下4個啤牌練習,訓練認知能力,包括專注力、工作記憶、自我抑制能力、判斷力及策劃能力等。
1. 你說我找:提升視覺搜尋能力
隨機將啤牌放在桌面,給予指示(如︰5以下黑色花色啤牌),玩家找出相關的數字或圖案。
2. 找不同:訓練視覺記憶
隨機將9張啤牌放在桌面(圖A),玩家看完後,遮蓋啤牌並把其中2張對調(圖B),讓玩家憑記憶找不同。
3. 運指一算:增工作記憶
隨機將12張啤牌分兩行排在桌面上,然後要求玩家用心算計出每行的總數,找出哪一行的總數較大。
4. 記清記楚:鍛煉延遲回憶
隨機將6張啤牌放在桌面上(圖C),給5秒讓玩家記下卡的數字及次序,然後遮蓋啤牌,玩其他分散注意力的遊戲如算術運算(圖D)、砌圖等。完成後,要求玩家複述卡的數字及次序。
大家平日在家中也可以運用不同工具,加一點創意,自行發掘有趣的認知活動。以上活動並非有系統的治療方案,而是在日常生活中訓練認知能力的簡單參考活動。如就認知障礙症有任何疑問,或發現自己或家人頻繁善忘,並影響日常生活自理,甚或開始危及自身安全,便應立即尋求專業人士協助。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文:譚淳(深水埗地區康健中心職業治療師)
編輯:梁小玲
facebook @明報副刊
明報健康網:health.mingp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