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疫情的幾年來,我家附近開了很多四川麻辣或巴蜀風味的外賣食店,一家又一家,關了又開。家人愛買來做消夜配啤酒,什麼涼麵、麻辣湯麵和口水雞之類的。我跟他吃過幾次,但覺得太濃味,每次都吃到味覺疲勞,口腔只留下味精的餘韻。我對川菜有好大的偏見,一來我怕辣,二來所有菜式只有一種調子——重口的麻辣,而且執念只有劣質食材才會以麻辣來藏拙(但對重香料的咖喱卻從沒這種想法),食物安全是我對川菜食店最大的質疑。最近讀了一點關於川菜的書,當然包括英語世界的中菜權威、學者、美食家兼廚師扶霞(Fuchsia Dunlop)的著作,讀得我口水狂吞,又偶然在一家雅致的川菜酒家吃了一碗簡單的酸辣麵,才知道我實在大錯特錯。
宋朝已有川菜館
川菜的起源能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先秦時期,秦始皇打敗了巴國和蜀國後,秦國居民遷移到四川,和巴蜀人的飲食文化融合,地方美食慢慢發展。到12世紀宋朝時期,京城出現川菜飯館,可見川菜已成一種獨特的飲食風格。四川是天府之國,土地肥沃,氣候溫暖,雨水充足,擁有天然的地理屏障。每有戰亂,便有大量移民湧到四川,而每一波的移民潮都帶來新的口味與割烹技法,17世紀末期(明末清初)是最洶湧的一波,然後就是中日抗戰(1937-1945年)。現今認知的川菜,是地方傳統與移民的飲食文化不斷融合、海納百川,到19世紀末20世紀初才形成的。
辣味原不靠辣椒
四川人好辣,因四川盆地天氣潮濕。要袪濕驅寒,增進食慾,薑、辣椒和花椒等溫性食材便成了四川的重要飲食組成。一提到川菜,很多人(包括我)都將其等同麻辣。現常吃到的麻辣味其實很年輕,不過約300年。雖然四川人早於4世紀已偏好香辣,但其辛辣本來並不是來自辣椒,而是生薑、花椒、食茱萸(又名紅刺葱)和胡椒。辣椒原生南美洲,至少5000年前在墨西哥的人已在栽植。哥倫布在15世紀末踏上美洲大陸,把辣椒帶到歐洲,16世紀明末時期經葡萄牙商船傳入中國。中國人稱辣椒為番椒(即蠻夷之椒,而四川人稱其為海椒,意指來自海外),最初只作觀賞用途,到17世紀才將辣椒入菜,從湖南慢慢傳到四川,到清朝嘉慶年間(1796-1820年)才成為常見的作物。
辣椒的辣味來自辣椒素(capsaicin),其含量和分子形式形成不同特性的辛辣,所以不同品種和成熟程度的辣椒有不同的辣度,辣的感覺也有所不同,有些快來快散,有些慢慢滲出而久久不散。二荊條是四川人特別鍾愛的辣椒品種。辛辣不是一種味道,而是一種燒灼痛覺。心理學家形容吃辣為良性自虐,像玩過山車般在有限度的危險下帶來刺激的快感,辣椒的刺激性物質還會在口腔引發暫時性發炎,令其感官變得脆弱而對其他感覺變得敏感,放大食材內其他成分帶來的刺激。花椒內的山椒素(sanshool)會引發一種刺痛麻痹感,似輕微觸電,同時對幾種神經末梢起作用,加強舌頭對觸覺和低溫的靈敏度,從而導致神經錯亂。這是為何麻辣味有種層次複雜又令人欲罷不能的搔癢。
一菜一格 百菜百味
川菜是着重味的藝術,保留真味,實而不華。川菜務實又開放靈活,對食材不挑剔,就地取材,物盡其用,任何食材穿起川菜的調味就成了川菜。川菜調味的目的不是要以猛衝的辛辣來衝擊你的舌頭,也不是為了掩蓋食材本身的味道,而是為了提鮮,並以各種味道的平衡與協同全面啟動味蕾,多層次地刺激味覺。那碗我本來沒甚興趣的酸辣麵,看起來就是只有紅油的湯麵,只因家人點了,才基於好奇吃了一口,結果一發不可收拾。先是辣味打開了味蕾,鑽入來的酸味提升了鹹鮮,微微的甜味和鮮味一波又一波滲進來,花椒油溫柔包覆了舌頭,香氣充斥鼻腔,麻的後勁勾住不放,令人難以抗拒要再吃一口,結果怕辣的我流着眼淚鼻水吃了半碗(吃掉整碗不好意思嘛)。但川菜不止是麻辣。常說川菜是「一菜一格,百菜百味」。川菜的官方複合味型有23種,而且配搭多端,千變萬化。扶霞在著作中重點介紹了5種經典的味型:
家常味:以豆瓣醬為主打,也會融合甜麵醬、生抽和豆豉等醬料,是濃郁帶鮮的醬香味。菜式如回鍋肉和太白雞。
魚香味:以泡椒末(一種類似酸菜般以鹽發酵、酸鹹帶香的辣椒)、生薑、大蒜、葱、糖和醋製成的味型。雖然叫「魚香」但其實沒有魚,川菜專家稱這味型多用於傳統魚烹,但魚料理卻不會叫「魚香」,而魚香調味在其他菜式中應用能令人想起吃魚時的味道,如魚香茄子。
怪 味:多用於冷盤,是綜合鹹、甜、麻、辣、酸和果仁的味道。如怪味棒棒雞。
麻辣味:花椒與辣椒的完美結合,川菜的精髓,是在全球最著名的調味。如麻婆豆腐。
煳辣味:把乾海椒(辣椒乾)炸香,以油提出煳辣味,就是宮保雞丁的底味。
此外還有陳皮味、煙香味、酒香味、糟香味、鹹鮮味、酸甜荔枝味等,所以川菜不止是麻辣(23種味型中只有10種用到辣椒和花椒),而是博大精深的味之藝術,還講求餐桌上整體味道、顏色和口感的豐富和平衡,有干香的菜就以富湯汁的菜來互補,上濃味的菜就與青菜淡湯來配搭。高級宴席的川菜更驚艷在細節,精緻窩心,賣相簡單低調,卻暗藏用料的奢華與割烹技巧的精妙。
宮保天貝
在歐美的中餐館,餐牌上必有宮保雞丁,用料就手(不像豆腐般貴,也不容易買),做法容易(比咕嚕肉簡單得多),而且有(外國人眼中)鮮明的中國風。宮保雞丁這名字源於19世紀一位四川總督丁寶楨,生於貴州,曾在山東做巡撫,其官銜為「宮保」,他喜歡吃這道炒雞丁。貴州、山東和四川都有各自版本的宮保雞丁。宮保雞丁到了香港和台灣亦有所變化,每個主廚在佐料和調味上都有所偏好。最近我跟朋友談起做高強度運動和吃素,想多吃蛋白質,朋友說天貝(印尼傳統大豆發酵食品)好難吃,我想不如參考扶霞的宮保雞丁食譜做一次宮保天貝,還天貝一個公道。由於我怕辣,所以把辣調低了一點。如不想用天貝,也可以杏鮑菇代替。
食譜
【材料】(2至3人份)
•天貝……270克
•食油……75克(5湯匙)
•辣椒乾……15克(8隻)
•花椒……1克(1茶匙)
•大葱……50克
•蒜頭……20克(3瓣)
•薑……20克
•腰果……75克
【醃料】
•鹽……3克(半茶匙)
•生抽……10克(2茶匙)
•花雕酒……5克(1茶匙)
•食水……10克(1.5 湯匙)
【醬料】
•黑糖……12克(1.5湯匙)
•粟粉……1克(3/4茶匙)
•生抽……5克(1茶匙)
•鎮江醋……15克(2湯匙)
•蔬菜高湯……10克(1.5湯匙)
•麻油……5克(1茶匙)
【做法】
1.把醃料混和拌勻,天貝切丁,與醃料混合,備用。
2.大葱、辣椒乾切段,把辣椒籽去掉。薑和蒜頭切片,腰果烘香,醬料混和,備用。
3.鍋中放入食油,中火加熱,放入花椒和辣椒乾,辣椒變深色後,加入薑、葱和蒜。
4.薑、葱和蒜釋出香氣後,轉大火,加入天貝,炒至金黃。
5.加入醬料,翻炒讓其包裹天貝。最後放入腰果,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