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一連4天的復活節長假期今日展開,相信不少人都會走入山野,親親大自然。
事實上,近年不少人愛上行山,部分山友更愈行愈刁鑽,遠離主要山徑,發掘出「一樹洞」、「雙三角石室」、「火星洞」等打卡熱點,繼而吸引大量山友爭相前往。惟部分路線頗為隱密,難度亦不低,並不適合新手或未受過攀爬訓練的人士挑戰,以致迷路或奪命事故頻頻發生。以2022年為例,警方共接獲811宗行山人士求警協助個案,平均每日2宗。
要安全行山,點解唔報班?
近年行山意外不少,二級山藝教練何偉明早在廿多年前,已開始記錄及分析相關意外的成因,作為山藝課程的意外處理教材。新冠疫情期間眼見更多人上山,意外數字隨之急升,於是他將多年資料整理成「歷年山難意外事件簿」及「獨自行山意外事件簿」,放上自家的「山藝友」網站(www.fna.com.hk),希望加強公眾的行山安全意識。據他觀察,近年意外主要分為3類:單獨行山、途中身體狀况有變及向高難度挑戰。
三大問題:獨行、身體變化、低估難度
何偉明解釋,「單獨行山」的問題在於即使是遇上輕微意外如摔倒,傷者也可能因無人在旁協助導致傷勢惡化甚至失救;「相反就算發生較嚴重的事故如心臟病、中暑等,友人在旁報警求助,便能增加化險為夷的機會」。而「途中身體狀况有變」,除與年紀有關,他說行山人士如帶備不夠飲用水、食物或保暖衣物,或勉強自己追上同行朋友的步伐亦容易出事。
至於最後一項「向高難度挑戰」,何偉明說主要與行山人士抱着輕視的心態有關,例如看見別人在社交平台分享靚相或影片,自己都想快人一步去挑戰打卡,「他們以為別人做得到,自己應該也能成功,卻沒有考慮對方與自己在體能、行山或攀爬技巧上的差距,很多時意外就是這樣發生」。
香港山藝協會總教練梁梓浩(Sunny)也認同,不少人出發前高估了自己的能力,低估了路線難度,「有些人跟行山隊或朋友行過幾次山,便以為所有山徑的路况都差不多。之後在網上見其他人分享有趣路線,便毫不猶豫出動,完全不考慮上山的時間是否合適,所需裝備是否充足。(我)見得最多是下午3、4點才出發卻不帶頭燈,結果被困山上或看不清路况而受傷」。
Sunny說要確保行山安全,首要了解路線難度,「如果連自己將行哪條路也不清楚,便無法就路線難度、距離及需時,去評估要帶備多少食物、飲用水,以及選擇哪些裝備」。他認為除了領隊有責任提供清晰行山路線及路况說明,同行者亦有責任了解路線難度,「以前搜尋路線資訊可能較困難,但疫情期間不少港人走上山頭郊遊,不少KOL亦積極發掘新的行山路線放上分享平台,所以現時在香港地圖上可見的山徑,幾乎都可找到介紹影片,不應再以麻煩為藉口而盲目跟行」。何偉明亦認同出發前要先睇片,更建議多看由不同人士拍攝的相同路線影片,「如拍攝者只是一人出動,當經過一些須使用雙手攀爬的高難度或危險路段便無法拍片,就算他在影片中用說話交代,觀眾都有可能錯過,結果低估了路線的難度」。
勿單靠手機導航 紙本地圖、指南針傍身
對於現時很多人倚賴電子地圖App搵山路,甚至利用智能手機或手表導航,Sunny認為是無可避免的趨勢。「20年前我們怎可能想像到,一部手機可以做到地圖顯示、定位及語音導航?」他認為部分手機應用程式確實值得推介(見〈應用程式推介〉),但他強調電子器材及應用程式並非百分百可靠,最常見是手機無電、損毁或遺失、沒有網絡信號、衛星定位出錯等,「如果走的是香港主要山徑,尚且有望依靠指示路牌離開,否則面對縱橫交錯的小徑,迷路風險便大增,所以我每次上山也會帶備合規格的紙本地圖及指南針」。他認為如有興趣繼續行山,最好報讀山藝課程(見〈山藝課程簡介〉)。
雖說意外是意料之外,但翻查過往資料,發現很多行山意外其實可以避免。何偉明說山藝其實就是學習野外知識和生活技巧,讓學員日後有計劃地行山,盡量減少不可預估的因素。而倘若在郊野遇上意外,亦能應用山藝知識和技巧,無論對自己或其他行山人士都肯定有幫助。●
‧山藝知識及技巧
人手定位:學習使用指南針及地圖定位,並找出山徑入口、目的地方向,減少迷路風險。
評估難度:學懂閱讀地圖資訊如等高線的形態,推算山坡的斜度及上落高度,領隊在設計路線時可更易掌控難度,隨行人士亦可評估自己有無能力應付。
繩索保護:三級山藝班會將一二級課程學到的繩結組合使用,當遇到一些稍有危險或同行人士缺乏信心的路段,便可用隨身攜帶的攀山繩索、扁帶、攀山扣設置保護點,協助同行人士安全越過艱難路段。
意外應變:學懂各種急救知識、意外處理方法及步驟。例如面對炎熱或寒冷狀况,如何製造一個安全的環境以救助傷者。
野外露宿:萬一未能依時落山,可運用山藝課程教授的露宿技巧,利用背囊中現有的裝備野外露宿,安頓同行人士並等待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