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大館SPOTLIGHT連結本地新進藝術家與觀衆熟悉的面孔,而今個表演藝術季的兩部作品,皆力圖探討人與地有何關連。《我最終死去的房子》編劇陳筠而,從自身經驗出發,思考「家」不單存在心理層面,更是物理空間;《未境進行曲》概念、劇本及藝術總監李沛榮和李淑雯從整個香港自然歷史來觀察,香港物種並非恆久,隨時代更迭,人有如物種流動遷徙。
家在何處?有些人認為家在心安之處,但劇場《我最終死去的房子》編劇陳筠而認為家不止牽涉心理層面,亦意指物理空間。她從小到大都住在灣仔一間房子,跟母親關係良好。但她一直懼怕母親若離開人世,只遺下這間屋存放母女回憶;同時面對城市發展,舊屋最終難免被清拆。陳筠而故感房子亦有「生與死」之時,先莫論清拆,如果連居住的家庭也不在了,房子還算「活着」嗎?陳筠而的劇本多從自身出發,而家庭恰是個人在生活中最核心的空間,故事便從她的舊居展開。
舊屋怪談看灣仔前世今生
故事中的房子串連起從戰時至今不同的人,反映灣仔的歷史發展。屋內有不屬於當下時空的鬼魂,「但我視它為一些還留在世上的一些靈魂,我們還跟它們有連繫」,而屬於當下的人會與它交流。無論戰時抑或當下,人們都聚首於「家」,「其實他們也在找一間可以容納他們居住的一間屋」。
故事圍繞着3個人物:女兒、母親和祖母。劇本以新文本形式寫成,「我覺得她們的命運好像牽連在一起,所以有時候她們的名字有一點重疊了」。「(劇中)是不是真的只有一個女兒呢?其實未必,因為我們人都有很多身分,譬如母親是別人的女兒,又是一個母親。」角色之間的身分與命運糾纏不清,映照灣仔百年。
從灣仔擴展到整個香港,劇作源頭竟是澳門。環境劇場《未境進行曲》概念、劇本及藝術總監是澳門跨媒體藝術家李沛榮和香港藝術家李淑雯,他們最初以澳門古蹟盧家大屋為題,舉辦《大堂巷7號睇樓團》的環境劇場,以賣樓團的形式還原歷史,重探澳門傳奇人物盧九的故事。來到香港,於前作《牆邊練習曲》以礦石歷史重新講述香港這片土地——花崗岩為城市發展提供優勢,不再是「小漁村」、「陸地邊陲」等老調。
走進香港史 反思去與留
《未境進行曲》講述土地之上的人和物種。香港現時有多達40%土地為郊野公園及特別地區,其實背後有不少人勞心勞力——我們所看到的物種,很多亦非自然而生,而是經周詳計劃而來。香港經歷過不同面貌,誰又想像過香港昔日是小漁村之前,還有綠洲、原始森林的模樣?活在香港的人亦如是,不停來回進出:先有原居民,再有英國人和內地移民,以及其他少數族裔等。有些人像候鳥,是時候就會走,有些人來了便留了下來。
環境劇場中有兩條路線讓觀衆遊歷,分別走進兩個不同背景、立場的人,面對荒蕪或相對穩定的香港。他們起初對立、衝突;但兩者終仍合流,共同走過歷史起伏。劇場希望讓觀衆反思去留和遷徙,思考人有否選擇去對抗自然,選擇走或留。●
大館表演藝術季:SPOTLIGHT
我最終死去的房子
日期及時間:4月21至23日(晚上8:00);4月22至23日(下午3:00)
地點:中環大館F倉展室
票價:$280
未境進行曲
日期及時間:4月28至5月1、3至6日(晚上7:00、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