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你有沒有小小收藏癮,每逢參加社區活動、看展覽,或幫襯街坊小店時,隨手拿走設計精美或內容有心思的小誌、小書,帶回家留念?又或見到張紙都幾厚,順便在食飯時遞給阿媽墊住𦧲骨?曾為記者及有編寫地區報經驗的蔡寶賢(Bobo)在富德樓開了個「臨時庫存」,設收集與展示地區出版的圖書館,除了公開自己的私藏,也收到不少民間收藏家無私捐出刊物。這些公共圖書館不收的好嘢,終於得到有心人着手整理了。
另類社區資源庫
在這個圖書館裏,陳列着六期「路過北角」計劃下的《北角有誌》,這本頗為人知的地區誌,就是由Bobo編輯(×策劃),不過原來2021年9月出版的第六期已是最終章,Bobo亦被問過下一期幾時出,「當我做更多社區、文化的項目,就發覺一直以來在社區有很多人做記錄、報道,甚至在藝術層面,社區項目亦增多了,這些項目完結後,能夠留下的就是一本小書,做完、派完之後,不知道到哪裏去了,又或者因為夠厚被拿來墊住吐骨,我覺得很可惜」。
「╳╳報」、「第╳期」也許很易讓人以為會一直延續下去,但就如香港藝術中心的「路過北角」計劃,當計劃完結了,《北角有誌》作為項目其中一部分,便隨之走向終章。許多大學、社福機構、社區組織在得到資助下推動項目,往往運用到充足資源、經歷一番研究,製作出甚具參考價值的刊物;另一方面在民間,街坊義工亦會自行編寫社區報,在「獨立媒體」的社區報出版計劃孕育不少關心地區大小事的刊物以外,也有自資出版的如「大埔人的地方誌」《埔Journ》,Bobo把這一切都納入「地區出版」,視之為可貴的資源,「如果沒把它們留下來,其實會造成社區故事的斷層,或者所有的東西只是根據項目而出現、跟着項目而死,就沒有動力繼續滾下去,從傳媒角度來看,一個記者會不斷找新的角度、新的想法去報道,如果沒看到前人做過什麼,怎麼知道我做的事情是新還是舊呢?報完又報、報完又報,永遠是人情味、舊區,一間店已經有人訪問過了,我是不是還要再去訪問?透過庫存回看原來以前有地區報是這樣做的時候,就會知道現在怎樣做,或者有哪一條『尾古』要追」。
感激有心人捐贈、幫忙收集
她說這是一個很草根的圖書館,「總之我又儲你又儲,把它拿出來,作為社區資源讓大家分享」,也感謝熱中收集這些刊物的朋友,「他們就像我的線人,看到時會問要不要,順道幫你拿一份」,例如有人送贈一本《藍屋地方志》(百年誌慶紀念版),「當時見到其重量和訂裝如此精美,已心知是具分量之作。它記錄了灣仔藍屋活化保育項目的構思、過程,以及各參與單位就項目提出的思考、洞見、期望達至的目標,見證了一個社區活化項目如何由不同人合作下促成,亦可成為後來類似項目的參考」。她有一個收藏貼士,很多機構項目的出版物因得到資助,會免費在網上公開電子版本,她就勤於蒐集這些電子檔案,不過藍屋這本書尚未找到電子版,更顯難得。
收藏不限區報 關注基層、族群故事
公共圖書館一般收有傳統報章或已申請國際標準書號(ISBN)的書,而「臨時庫存」除了區報,在一個小櫃內也收了比較零碎的書刊、單張,而主要收藏就以地區劃分,包括港島、九龍、新界、離島,還另分農業、社群、本埠、外埠等類別,背後是希望為一些固有框架鬆綁,Bobo說:「地區出版的英文,我會稱為community-based publication,並不只是區報」,community在中文既是社區也是社群,「不論是個人、組織、團體、項目相關的,只要具有地區面向的刊物,基本上我都會收,當然以香港為主。社區就很基本如18區那樣的概念,而過去有很多項目是聚焦一個社群的,如為少數族裔、紮鐵工人、清潔工書寫故事或記下口述歷史」。
她拿出明愛勞動友善社區計劃出版的《百潔報》第一期,報道清潔工友的工作,字不多,內容、排版簡單明瞭,以漫畫分格的方式介紹工友,一格是清潔公廁的強哥、另一格是守護屋邨的歡姐,而Bobo最欣賞設計上突出工友形象,「一眼看去就見到一個個人」。至於一些非劃分為香港某個地區,而是涵蓋這個城市的某個題目,就稱為「本埠」,「我覺得說『香港』會很快落入一個框,而分外埠和本埠,意思就是你住在這個地方,擺脫了關於香港的套路、概念,去說你怎麼看,以前報紙亦很流行用本埠這個詞」,所謂「身分」,在大論述以外,每個人都是從細微的生活、每天身處的環境去感受,這正正是地區刊物所記載的人、事、物。
富德樓這個單位現時是Bobo的工作室,她由自己的收入去支撐空間的運作,亦預留闊落地方舉辦活動交流社區故事,圖書館現定為周四至周日開放,她說歡迎參觀及捐書的人前來,不過建議到訪前先在Instagram 私訊打個招呼,讓她了解到訪時間或可捐出的刊物作更好的安排。
設計製作花心思 免費刊物有價有市
「臨時庫存」頭炮展覽是「呃你睇:只拍不賣地區出版小型展」,Bobo在網上二手物品交易平台發現一些隨手可取或昔日流通的地區刊物,其實有價有市,例如由文化葫蘆出版的《觸得到的非遺:元朗×屯門》,分量足有295頁,原是免費派發,網上叫價10至95元不等,證明「好嘢」還是會引來識貨之人。於是她設計了一個五角能量圖,分文本、書籍設計、重量、獨特性、稀有度來概略評分,亦詢問設計師朋友的專業意見,提供賞析地區出版的幾個角度,以下她以一些例子帶我們一同鑑賞:
文本︰《尋水誌——香港水資源的歷史見證》
這本書由長春社文化古蹟資源中心(CAChe)在去年10月出版,共205頁的一本書,本是免費派發,CAChe可謂地區出版物的質素保證,而Bobo就評此書的題材罕見又新穎,「從水資源的發展能夠側寫城市發展的軌迹,從一開始沒有水到要怎麼接駁到水源,然後供應街喉,街喉的設計又怎麼樣;水塘如何建、水如何上樓,看到水利工程不是一件這麼容易的事情,要發展到一開水喉就有水,是很長時間的一段歷史,這本書進入的位置很有趣」。而且寫得並不艱深,就以水塘、水表、水管等去分章節,其設計亦不俗,每頁有充夠留白位,「中英並行刊登沒有違和感,可見在字型及行距上花了不少工夫」。
書籍設計︰《谷埔願景》展覽手冊
這個展覽緣起為香港大學建築學院對沙頭角客家村谷埔的研究計劃,設計師認為封面設計以建築圖則組成,直接表達了書中主題,而且文字與圖片配合度高,其大小13.3×17.6cm亦適合手握閱讀,Bobo形容這本書就像將展覽濃縮在其中,看一遍就如隨展覽走線逛了一圈。城鄉活化是近年炙手可熱的題目,許多大學及民間團體的項目得到政府鄉郊保育辦公室資助,大家如有參與相關活動,亦可留意這些出版物。
重量︰「2018年灣仔節」特刊
有些刊物很墜手,予人分量十足、具收藏價值之感,這本灣仔節特刊更以硬皮精裝印刷,Bobo笑道重到打得死人,不過設計師朋友就給予頗低評價,「就像一本做得好一點的區議會工作報告」,雖然邀請了畫家阿塗繪畫插畫,令人一看封面感覺活潑精美,但內裏排版幾近無章法可言,設計師甚至懷疑合幾人之力各有各編輯,不過Bobo則看中它的一個優點,至少記錄了灣仔人口等資料,亦有記下地標,如想對灣仔掌握基本概念,不失為一本簡單指南及灣仔風物誌。
獨特性︰《大澳水鄉的變遷——風、土、人、情二三事》
這本2000年出版的書,要了解其價值,就要留意作者。「黃惠琼(琼姨)算是最早開始在香港搞故事館的人,甚至藍屋故事館也要向她取經,她是大澳街坊,很喜歡大澳亦很想講大澳,當時還沒有一本書特別專注講當地歷史,而她就作一個文本記錄,並且中英對照,以現在的目光看,它的排版視覺不算漂亮,但其價值在於始創性。」
稀有度︰《四環九約:博物館藏歷史圖片精選》
書名原為2009年香港歷史博物館一個展覽,以舊照片展示香港1842年開埠以來港島北岸的變化,「此書已經絕版,它是由歷史博物館自己出的書,我經常想為什麼它當時會賣50元這麼便宜」,現時網上叫價高達688元,書內每張照片都有詳細解說,描述「維多利亞城」的昔日面貌,今天在網上平台不時見舊照廣泛流傳,這本書經博物館考證,就提供了可靠的參考資料。
彩蛋:《九七日誌》
在這次小展的展品之外,Bobo從書櫃翻出她從二手書店買來一本有趣的書,是《經濟日報》在1996年出版的《九七日誌》,以日誌為主體,一旁附有當年今日的歷史照片,例如7月31日就記下李麗珊奪得香港史上第一面奧運金牌,其設計概念很有「市場觸覺」,讓讀者買回家後,就記下1997年這個歷史時刻,自己的日子如何過。今天我們奇想,如果能找回當年把書買回家的人一起坐下翻開他/她的日誌,互相對照某一天的日常,便可見到大歷史、小歷史如何交織,翻翻你的櫃桶底,看看有否收着這本書?
「呃你睇:只拍不賣地區出版小型展」
日期:即日至4月30日
時間:周四至周日,下午1:00至晚上7:00
地點:灣仔軒尼詩道365至367號富德樓12樓「臨時庫存」
詳情:ig@kongtemp_arch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