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文青:城市文化消失的寄語

文章日期:2023年04月28日

【明報專訊】如果看《燈火闌珊》時,只看得明白霓虹燈的部分,大概會覺得電影枯燥乏味。香港正在消失的人事物太多,不止霓虹燈拆了,朋友都移民了,更不用說制度上的改變。刻下難道還寄望《燈》的出現像那時《歲月神偷》一樣,感動政府網開一面,保留滿載回憶的風景?

香港是一座不斷在「消失」的城市,1997年就有學者以「消失的政治」論述香港文化。因而不少談香港文化的作品以懷舊為主題,並難免瀰漫無助無力的情緒。如何避免作品沉溺於「消失」之中?《燈》其實有嘗試回應這一點。電影故事的骨幹,是寫江美香(張艾嘉飾)如何接受摯愛,即霓虹燈師傅楊燦鑣(任達華飾)的離世。導演的意圖,似乎是把一個人的消失和一個城市文化的消失在劇情上結合起來,讓觀眾從江美香的轉變,反思如何面對城市的轉變。

由拒絕到接受5階段

以下開始劇透。

筆者看完電影後,參加了監製陳心遙及「一切從簡」殯儀社企創辦人伍桂麟出席的映後座談。其中一個觀眾的問題令筆者印象深刻︰楊燦鑣女兒楊彩虹(蔡思韵飾)把父親的遺物送去回收,是否不合理?伍桂麟回答,心理學家提出人的哀傷有5個階段:拒絕、憤怒、討價還價、沮喪和接受。楊彩虹丟掉遺物的決定,可能是因為她拒絕接受父親離世的現實。伍桂麟指他見過不少喪親者怕睹物思人而丟掉遺物,後來卻後悔不已。而收拾遺物的最好方法,是分幾次進行,讓死者親朋在哀傷的不同階段相聚,互相支持,慢慢接受親友的離世。

在《燈》中把這個由拒絕到接受的過程演繹得最細緻的,非張艾嘉莫屬,金馬影后殊榮實至名歸。江美香會在飯桌放3對筷子,是拒絕承認老公離世的現實;電影呈現了她在機舖懷念老公時表現沮喪,發現老公欠交工場租金感到憤怒;還祈求老公報夢,能有與他再溝通的機會,即是討價還價;到最後她傾注心力製作老公做了一半的霓虹燈招牌,即使這霓虹燈招牌亮燈後便要拆除,仍選擇「做咗先算」——這或許就是導演給觀眾,如何接受城市文化消失的寄語。

劇本概念不俗,可惜故事經營得不夠好,例如故事明明以江美香為中心,轉折位卻發生在楊彩虹身上,並省略了兩母女的和解過程;加上江美香外的人物描寫得未夠細緻,致電影能量需靠「情懷」支撐,若能理順故事發展並使之環環相扣,想必電影會更加圓滿。

文:劉螢

相關字詞﹕電影 影評 蔡思韵 任達華 張艾嘉 藝文青 燈火闌珊 每日明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