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新聞報道說開心價三十蚊睇電影,引出了多年沒進戲院的市民,重拾失落多時的大銀幕體驗。疫情三年,加上串流平台的大舉進攻,大大改變了觀眾的口味、觀影選擇和形式,(多少人前天像飛力士,緊張追看韓國百想藝術大賞頒獎?)現在動身入戲院看首輪影片有時甚至要有個撐什麼的理由。影業搞營銷上有不少策略調整,單單用作品說話並不夠,大明星也得用腳走遍全港戲院親向觀眾謝票。今期我們關注,成績斐然的新一輩導演,如何扶助他們走下去拍出下一部。
遠在意大利小城烏甸尼,剛結束的影展放映了多部香港電影,本身與影業有淵源並已移居英國的奇夫,在彼邦喜與香港電影再相逢,更把握機會邀約出席影展擔任焦點影人的杜琪峯做訪問,談新舊傳承,也談到杜Sir自己的作品創作的心路歷程和與香港的關係。下周接續有其他參展影人訪問。
回說香港,記者影完擠戲院,又為黃金周跑去廣東道,看看遊客有沒有擠成水泄不通,又或者,卻竟是水靜鵝飛。邏輯上,勞動節應該是先於黃金周的,勞動人民才是節日的主體。在五一勞動節前夕,由程展緯及余在思聯同理大設計系同學主理的「創意公民」進入最後高潮,班中所有同學都真正投入了保安工作!用漫畫對白的手法說,從此他們便有了保安的血肉,眼睛也能夠看見彼此的靈魂。在今期這最後一章裏,他們記下了這趟旅程和體會。
不論拍電影,又或當保安,都可以不斷用想像打開新天,to be or not to be.
(本網刊出的文章及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