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你對中環的印象是什麼?「嗯……一個有錢人的地方,大家都走得很快、精英聚集的地方,很現實、物質至上的地方。」住「大西北」的Anna鮮到港島,她對中環的看法,可能許多人都會同意。黃宇軒(Sampson)這次為Anna設計的路線,會帶來另一重反轉的感覺。中環仍是一個大家都走得很快、精英聚集的地方,但沿着一種脈絡行走在其中,會感受到香港人以為已很熟悉的這個心臟地帶,並非想像中的「冇嘢好睇」。
簡介:《香港散步學》作者黃宇軒每次約一位即將離開這座城市的香港人,了解其性情、喜好,設計一趟旅程,做幾粒鐘朋友、情留香港半天。「我一直覺得,我們每一個人到了這年代,不論是否別離,都似在跟香港進行一場漫長的告別。如果離開前,有許多地方想去埋先,一直去一直去,會否永不離開?」
日期:2023年4月24日
行程:皇后像廣場→大會堂→郵政總局→匯豐總行→中銀大廈→長江公園→炮台里
從消失了的皇后碼頭出發 /文˙ 黃宇軒
Anna是第一個在現實中報名參加「去埋呢度先」的人。個多月前,我為一個關心性別與公共空間的小團隊「公園女遊」主持了一場交流會。那天晚上來了近30人,每位都「擺明」是在表達對城市空間的想法時,極度主動熱情的青年,該晚所有發言都很動人。活動完結後,Anna跟我說,她很喜歡這些議題,但接下來的4月就要離開這座城市了。
Anna最先自我介紹因為太喜歡這類空間思考,幾年前在大學決定中途出家,轉系讀地理!她這個決定,跟我的人生軌迹巧合地「接通」:我沒中途轉系,但在大學畢業前夕,因為社會上發生天星碼頭、皇后碼頭的保育事件,加上我讀起城市空間的科目來,決定深造地理。
鑽入中環核心地帶
我立時想,可否從皇后碼頭的「原址」出發,邊行邊看中環的核心地帶,跟Anna分享我從前忽然重新發現香港時的驚喜?我想,每個人第一次發現最商業、最中心的中環地帶,其實充滿各種值得細看的城市細節,往往就像是上「香港城市課101」第一課的時刻。Anna說香港許多地方她都頗陌生,住在大西北,港島很少去。我就把「袋住」的方案告訴她,談到想來個香港最核心的精華遊,也介紹一些啟蒙我的中環空間。
從消失了的皇后碼頭出發,走進大會堂高低座,穿過那通往皇后像廣場、我很有感情的隧道,在廣場跟匯豐轉一圈,加上炮台里、政府山等,我喜歡這像教科書一般的中環路線,但希望分享並不standard的情感,好好重看一眼這像是最人所共知的一塊香港。出發前朱銘辭世,不如經過中銀大廈的花園,那兒也有朱銘作品。
這次我要送給Anna的道別禮物,是一份舊金山地圖。她說很擔心到了三藩市生活,無法再享受這樣的城市觀察,我說,請放心,那是一座有魅力的城市,很樂意分享我多年前發現的角落。
……………………………………………………………………………
廣場‧大會堂‧郵政總局‧公園 /文˙ 曾曉玲
為方便會合,我們更動了一下路線,先約在皇后像廣場等。Anna準時到達,不過誤到港鐵站A出口,得花些時間才繞到廣場出口K。「我昨天跟家人說會來這裏,他們說我3歲時來過,有一張照片是我跟公公婆婆拍的。」隨家人移居三藩市已有一年多,她自今年年頭回來數月,要把一切整理收拾好,比起當初起行,現在算是更正式的告別,「我這個星期開始愈來愈眼淺了」。
大學時期由傳播轉讀地理,她喜歡看地方,更喜歡看地方裏的人在做什麼。Sampson亦分享決定讀地理的時刻,「當時我知道我很喜歡香港,但沒有到處去看,入大學之後第一次覺得真的要走走看看,是因為看了龍應台的文章〈香港,你往哪裏去?〉裏面提到『中環價值』,意思指中環是個充滿銅臭、很資本主義的地方,但另一面是滿載歷史故事的街道,後來我再長大一點,就覺得其實不是,整個中環都極有趣」。
摩登的「廣場」
仔細看,這裏雖稱為「廣場」,卻沒大片平地,中間更有條馬路切開一半,從政治角度而言,自是不方便人民集會,不過它同樣承載着另一種時代意義:「我常覺得它是脫離了殖民地色彩的公共空間,例如噴水池上的藝術品是很摩登的。」Sampson指向那一個個突出彩色方格組成的作品,「看起來像城市鳥瞰圖」,還有涼亭的金屬柱與利落的粗線條,可以想像在當時是如何前衛。廣場由建築師Alan Fitch帶領司徒惠建築師事務所設計,在M+博物館收藏的Alan Fitch檔案中,就提及這個1966年重建後啟用的廣場繪圖,描述其設計「利用了1960年代倡議的水平、互連、拼合蓆子般的佈局,是代表殖民統治新時代的戶外公共空間」。跨過馬路到另一邊,廣場有個面向干諾道中的正式入口,Anna笑言若約在「皇后像廣場入口等」,大概沒人會知道竟是這個位置。
穿過隧道往大會堂,我們爬上一道螺旋梯,到達戶外平台,雖是個開闊的休憩處,不過比皇后像廣場更安靜,不見半個遊人,從這裏望出去,Sampson回憶原是一片海,雖是很近的歷史,對Anna已覺很陌生了。他繼續帶我們想像昔日情景:「作為參觀中環的入口,這件事是很grand的,前方是皇后碼頭,以前不是以機場作為香港的入口,如果說香港有個正門,就是在這裏,下船以後——」回頭看,我們身處的平台連接大會堂高座與低座,低座有表演場地,而高座裏面曾有博物美術館,即香港歷史博物館和香港藝術館的前身,現仍有公共圖書館,「第一幢出現在眼前的建築便是大會堂,讓所有市民享受文娛康樂,不止是娛樂,而是提升一個社會整體的公民質素」。以此為中環的中軸線,「往裏去就是政經重心,匯豐、政府山」。然而轉身向海,皇后碼頭已消失,當初對這建築群無法整全保留的擔憂,最後逐步成真。
被摩廈包圍的郵政總局
「香港城市課101」不在書本裏,站在此處就能一眼看懂。外圍是1980年代至今以玻璃種出的摩天巨廈,包裹着一批1960至70年代建成、脆弱地保留着的現代公共建築,現今最危危乎的郵政總局,可能是Anna最需要「去埋呢度先」的地方。探進裏面,具古舊氣派的木牌匾上刻有「AS COLD WATERS TO A THIRSTY SOUL, SO IS GOOD NEWS FROM A FAR COUNTRY」,來自遠方的好消息,就如口渴時遇上的甘泉。以為郵局已過時?把仰望的目光移向面對怡和大廈的一列窗,看見詩般手寫字句:「K:自從回到香港,每天也惦念着你,還有台灣的一切」;「或者,這就是,城市最危險,卻最有趣之處。那麼多陌生的人和事,那麼多的可能的通道」……原來是一組2014年康文署委約公共藝術作品《信‧念》,將書信內容貼在窗上。後面櫃位不乏前來寄件的人,二人說起近年聽到更多朋友往郵局寄物品給外地親友,這些句子裏的思念,此刻反而顯得貼身。
行程到下一回合,直入中環核心。第一站先穿過匯豐總行,放工時分,西裝男女湧出,Anna留意到他們一致地「打斜行」,沿最快路線回家,眾人的腳步踏過地上發光線條,原來是個展覽裝置,描劃約1910年的中環格局。Anna蹲下來研究設在地板那字迹難辨的說明鋼板,看海岸線在百年之間由皇后像廣場邊界逐步往外擴;張眼看去,光線鋪滿地,還折射出展覽沒包含的一頁歷史,暗示着這裏不再容許被人與帳篷佔領。
被中環人忽略的日常
不過靠着腳步,至少可一步一步將「金融重地閒人勿進」的想法鬆綁。走到毗鄰貝聿銘設計的中銀大廈,雖是港人及遊客都看慣的地標,但少有人留意兩側花園,拾級而上,又會感受到貫穿這天旅程、各個公共空間「似入得又似唔入得」的矛盾。在花園上方盡頭看過朱銘雕塑後,步上「花園道3號」這個被商廈群包圍的平台,就更像站在中環「心臟」,我們繼續「你有你放工,我有我漫步」,放慢腳步穿越連接大廈的寬闊天橋,順着人流進入長江中心旁的長江公園,綠意濃郁卻隱密,Sampson笑說曾有每天在此上班的朋友帶他路過,對他的驚嘆萬分不解,地方是否也會被「定型」?
穿過公園,這趟行程以港島其中一條最美步道——炮台里作結,從樹蔭之間可窺見我們剛才走過一眾代表「中環價值」的地標。夜來了,Anna指指商廈玻璃外牆,映着中銀大廈的標誌菱形線條,可真是無法否認的美,但她嘆道,為何公眾總被拒諸門外?Sampson提及世界各地會舉辦Open House活動,平常不對外開放的建築會打開大門,讓大眾每年一度可進內參觀,他與關心建築的朋友一直希望有一天香港可以也辦一次。不過Anna已在短短幾小時開發出她行中環的獨特樂趣,我們沿雪廠街及都爹利街石階而下,重回熱鬧的皇后大道中之前,她仍意猶未盡,好奇鑽進泄蘭街,多看一眼盡頭那幢斜面舊樓。「估唔到走之前可以有咁珍貴嘅機會,多認識自己嘅屋企。」
【我的‧私藏】
連續7天的變化
問Anna有沒有「大西北」的地方推介,她倒記起一個觀看城市的方法,源自讀地理時的功課,「當時我們要找一個地方連續去7天,每日拍張照片,看7天有什麼變化、人們怎樣利用那個空間」,她選了家附近的天秀墟,「它給人的表面印象是個做生意的地方,但我去了7天後,發覺被街坊轉化為另一種用途,可以聚腳吹水、消磨時間」。我們試試挑個熟悉的地方來記錄,也許既定印象會來個反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