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ys of seeing:崇基宿舍將拆卸重建 毛石牆透視中大建築哲學

文章日期:2023年04月30日

【明報專訊】由大學站進入中大校園,你有沒有留意到一面由不規則石頭組成的外牆?該毛石牆來自中大崇基學院兩幢教職員宿舍,兩宿舍在山景之中佇立50多年,惟其中之一即將面臨拆卸重建。消失之前,讓我們回顧其建築美學,從校園這些早期建築透視崇基和中大的歷史。

大師手筆 見歐美風格

崇基學院早前宣布拆卸與大學站相鄰的教職員宿舍E座,並在原址興建兩幢大樓,包括學生宿舍、教職員宿舍及校友活動中心等設施,工程今年第四季招標興建。「戰後建築研究檔案」(FAAR)團隊成員何慧心是中大舊生,她說每個中大學生都會對該宿舍有印象,「以前在民主女神像、校巴站附近,你一定會見過這幢樓。或者你在火車站回來、趕上課前都一定會經過。所以我覺得它已經是中大舊生的一個回憶」。回憶背後是一段中大人亦未必知道的校史,以及華人建築師的故事。

崇基學院早於1955年扎根馬料水,比中大成立的日子更早。崇基校園的整體規劃出自香港第一代華人建築師范文照之手,其後由本地建築師周耀年、李禮之(周李事務所)延續。范文照其中一項建築特色是採用當地的毛石(又稱牛頭石)作為建築飾面,在崇基早期建築中充分體現。根據本土研究社的研究,毛石牆仍分佈於校園內至少13組現存建築之中,包括教職員宿舍A和B座、應林堂、華連堂學生宿舍等。牛頭石有什麼特別之處?FAAR團隊估計毛石並非石頭的種類,而是泛指開墾山地時所得的天然石材,「所以你看到石頭的大小、顏色都沒有統一,就會有一些比較自然和豐富的效果」。何慧心引述其團隊的研究指出,與范文照同時期的一些歐美建築同樣以天然石頭作為外牆飾面,例如位於美國賓夕凡尼亞州的落水山莊(Fallingwater),以及匈牙利裔現代主義建築師Marcel Breuer所設計的Gane Pavilion。范文照曾就讀美國賓夕凡尼亞大學並獲建築學位,不時注意歐美建築風格,故此團隊推斷范在設計崇基校園時,有可能受國際趨勢影響。

資金緊絀 就地取材

毛石牆不止反映范文照建築師的個人風格,亦是崇基建校歷史的見證。翻閱由中大建築學院榮休教授顧大慶撰寫的《崇基早期校園建築──香港華人建築師的現代建築實踐》,對馬料水校園的早期建築歷史均有詳細紀錄。崇基建校之初的建設資金緊絀,第一階段建築費用僅約每平方呎1.4至1.8元,華連堂和應林堂甚至要分階段興建以待籌得足夠資金。為了節省開支,書中引述當年校園設計指引建議,「如盡量少用水泥和鋼材、就地取石、盡量建在堅固的地基上,而少用混凝土基礎等」。原始樸素的早期建築象徵了一個時代的崇基學院,毛石牆設計相信亦出於成本的考慮,就地使用闢地所得的石材,節省搬運成本。

1957年,崇基第一期工程基本完成,范文照已近退休年齡。學院開始遴選繼任建築師,要求保持與范相同的建築設計風格。何慧心指最終接手的周李事務所的確遵行,「比較難得的就是,他們不是由零開始想要怎麼建一個教職員宿舍,都有很想去尊重原本范文照想的東西,去做一些改良」。教職員宿舍E座、F座(博文院)經周李設計,分別於1965、66年建成。兩座宿舍從外觀上沿用范文照前作——A和B座用上的毛石牆,內裏佈局亦維持一梯兩伙,每伙有L字形的大客廳及相連露台等特色。FAAR團隊認為牛頭石是不同建築之間的視覺聯繫,地理位置便利的E座、F座更有其獨特性,「現存早期建築相繼被新大樓遮蔽,唯獨身處入口的兩座建築仍然十分明顯,兩者猶如引子,打開一條牛頭石建築的視覺走廊」。

依山而建 突顯視覺走廊

如顧大慶教授在書中所言,周李事務所的設計不少沿用范文照的毛石牆和漏花格(類似中式庭苑的花格窗),「使得這些建築相互之間有了共同的基因,形成一個和諧的整體」。周李除了延續范文照於個別建築的設計風格,更配合前人所想,融入依山而建、以一層層坡地構建成的景觀。在范文照的整體校園規劃中,按地勢把主教學區、師生宿舍及運動場置於3條水平線上,而所有樓宇都比較矮小,依靠天然斜坡拾級而上。何慧心指依山而建有兩個好處,「一是看上去那些樓宇不會那麼突兀,在山上好像有座高樓大廈;第二是會省錢一點,因為不用專門去掘很多泥土做平地,建很高的樓宇」。後建的E座和F座教職員宿舍樓高6層,她指出即使兩宿舍比其他早前建築稍高,但亦不算是高樓大廈,未有搶去教學樓宇的風頭;反而落成後加入運動場組成的第一層弧線,更突顯視覺走廊的效果。

范文照的建築理念當初得以由周李傳承,但幾十年過去出自他們之手的早期建築所剩無幾,取而代之是現代化的設計。何慧心質疑中大重建時有否了解前人的設計理念,「作為新的建築師,有沒有想過那時候為何要這樣放兩幢樓呢?我們讀建築的時候經常都會畀人問,為何你要做一些決定?」當年周李尊重范文照的「原著」,甚或明白舊樓的歷史及用途比自己建的新樓更重要,所以會參考范的做法。「但我就不是很清楚新的樓(E座重建項目)究竟參考了舊時的什麼,其實他(中大校方)都是一些很現代、商業的考量。」

組合價值的迷思

歷史建築評級制度又能否反映兩宿舍的價值?拆卸消息公布不久,古物諮詢委員會(下稱古諮會)在3月會議中討論E座和旁邊F座(博文苑)的歷史建築評級,最終通過兩座建築擬議「不予評級」。公眾諮詢期日前已經結束,最終評級會在古諮會6月會議中確認。

本土研究社研究員鄭捷龍有旁聽3月的會議,認為古蹟辦未有提供足夠資料讓委員審視兩宿舍的價值,例如無提及古諮會在2018年曾審視另外兩幢教職員宿舍D座和G座,並決定不予評級。翻查資料,D座和G座同樣出自周李事務所的設計,外牆飾面亦由牛頭石砌成,惟校方早於古諮會確認評級前已展開拆卸工程,重建的崇基學生發展綜合大樓去年落成。「那個情况就和這次非常相似,我覺得可能變成了一個趨勢,每次就可以拆兩幢、拆兩幢,咁組合價值何在呢?」鄭捷龍另指出「崇基學院早期校園」作為建築群項目一直在待評級清單之上,按項目編號推斷大約2009、2010年已經榜上有名,歷年卻只見分拆評級,未見整體評級。崇基學院目前的E座重建計劃將再拆卸早期建築,但鄭捷龍指古蹟辦並沒有知會委員此事,「又不講背景,原來這次我們評了之後會有這麼大影響。他們沒有危機感,其實就會重視程度低了」。

不過,古諮會委員、建築師葉頌文認為委員毋須知道相關重建計劃,「我們看的就是那個建築,它的價值就是那6項(準則)。其實它是不是要重建、將來會發展,這個不是我們考慮的因素」。6項準則是指歷史價值、建築價值、組合價值、社會價值和地區價值、保持原貌程度及罕有程度。葉頌文指,雖然毛石牆表現到物料的美感,但未算罕有,因同期大學建築都有類似風格。崇基兩宿舍在1950年後落成,屬戰後建築。葉頌文引述古蹟辦數字指,古諮會至今完成202幢戰後建築的評級工作,當中約六成(119幢)獲評為一至三級的歷史建築,其餘83幢則不予評級,可見這次並非個別個案。

至於分拆評級的質疑,葉頌文說以他的理解,古諮會大多就個別構建物考慮評級,少有作地域性的大型評級。以香港動植物公園(或稱兵頭花園)為例,評級時分拆為主要入口的石柱及台階、華人紀念碑、通往噴水池平台台階等多個項目,各自有不同評級。不論戰前或戰後建築,古諮會目前都是按6項準則審視,當中組合價值一項考慮建築附近會否存在其他有關連的歷史建築群。葉頌文指目前評級機制始終是從獨立建築出發,「我們經常都會強調一些叫點線面,即不只是個別建築,而是一個建築群。會不會有些新的方向(審視)呢?那個就再留待古蹟辦或者有關當局再去看」。

華潤大廈開環保先例

葉頌文實地視察過崇基學院E座和F座教職員宿舍,在古諮會會議上提到建築保存良好,而部分樓層近年改建作學生共享空間,若運作多30年或可成學生回憶。在歷史及建築價值以外,有沒有其他角度去看保育?「其實在環保建築角度來說,保留歷史建築都是重要的。」葉頌文本身是環保建築師,他提到綠色建築議會設有評估建築物可持續發展表現的工具「綠建環評」,其中一項準則「可持續發展用地」會審視歷史建築是否得到保護。他進一步介紹在計算建築的碳足印時,可分為營運碳(operational carbon)和隱含碳(embodied carbon),後者是指建築的原材料、建造及清拆過程所產生的碳排放。「如果建築物因為要拆、要重新建的話,隱含碳當然大,因為拆要能源,要運走那些廢物。然後興建時倒石屎又要能源、物料,所以能夠活化到一些既有的建築,在環保角度當然是好。」葉頌文指灣仔華潤大廈是一個好例子,業主多年前打算清拆重建,但建築師考慮到拆卸會產生很多固體廢物,最終成功說服業主保留建築,改為翻新外牆及加入節能設計。

拆或留是恆久不變的保育問題,崇基學院回覆查詢指,E座近年已出現嚴重天台漏水及外牆滲水情况,維修費用極為昂貴,而在開展重建計劃前,學院已作全盤考慮,包括E座之歷史及保留價值。鄭捷龍和何慧心不約而同提到不一定要企硬保留,譬如鄭建議可將毛石牆重置、只留毛石外牆或是從旁增建新建築等方案。「普遍亞洲的取態就是拆建築物,比翻新一幢樓更便宜。」何慧心引述西班牙巴塞隆拿的戲劇中心Sala Beckett,用了10年時間由前工人俱樂部改建,為的是在不徹底清拆的前提下,仔細研究要保留的地方以至重新佈局,「在香港這種商業社會,很少見到有客戶或者業主肯花這個錢和時間去等」。

文˙ 朱令筠

{ 圖 } 賴俊傑、受訪者提供

{ 美術 } 張欲琪

{ 編輯 } 朱建勳

fb﹕http://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相關字詞﹕每日明報-星期日WorkSh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