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中雜物 堆積如山 物池「暢泳」 坦然面對內心

文章日期:2023年05月26日

【明報專訊】好多嘢。間屋好多嘢。物品的堆積,可能是從一個角落開始,不知不覺愈來愈多。發覺東西太多的時候想要整理,卻無從入手,那是怎樣的感覺?在過去的人生中,我們擁有過不少物品,卻未必想過物品堆積而成的「物池」,對我們的意義是什麼。

策展人小東分享「物池」的緣起,「2021年的時候,我們創作團隊遇到一個堆積了很多物品的空間」,她走入這間屋時感覺非常震撼,「很侷促,很多不同類型物品,堆積到客廳無路可走……為什麼會這樣呢」?當時屋主因為某些原因正要清空這間屋,小東便請藝術家前往,「用身體記住這種『好多嘢』、『好壓迫』的感覺」,藝術家也在屋主允許下帶走屋內的多餘物資創作,最後拿走的東西放滿9個紅白藍袋。

衣物變怪獸 「乜都食」

這次創作,小東說不是要還原屋主的故事,而是要思考「堆積」這件事。她邀請參展的5名藝術家,常用的創作媒介各有不同。劉菁兒是做混合媒介雕塑和跨媒體裝置;李心怡的創作圍繞雕塑、概念及裝置藝術;黃慧心集中於錄像和雕刻影像;劉家俊研究版畫、攝影及印模等;王嘉淳則正修讀聲音學並以噪音和田野錄音創作。這些藝術家如何用各自的媒介回應主題?

堆積以外,心理學上有「囤積症」,患者一直囤積物品以至嚴重影響家居環境。堆積物品的經驗,我們人人有過,背後或者有類似的心理機制。劉菁兒在作品《乜食藤的尾巴》中,用屋主的衣物,特別是帶有閃石裝飾的部分創造出「乜食藤」植物,牠有一條長長的尾巴,似可以蔓延開去直至把自己吃掉為止,由此思考為什麼囤積者在收藏物品時總是「乜都食」,又如何找到出口?加上她另一件作品《囤化石》,以父親蒐集的書本和石頭為創作材料,劉菁兒感知到的,是堆積的人可能需要物品帶來的安全感和信心。

堆積的物品,其實是比喻。小東說:「物品堆積了的時候,它們都只是堆積物,而且變成沉重的『一擗嘢』……就像我們成長的傷痛和回憶,都是『揦埋一嚿』的。」李心怡的《無題一至七(潮汐沿海灣漲退,而我甚麼地方都不去。)》,她在屋主的眾多物品之中,撿拾了沒什麼價值的平凡物品,以陶泥和水泥模塑它們,再投放於水中,讓它們沉澱和瓦解,從那些泥和粉末中,再難看見物品原來的樣子。或者要擁有必先懂失去時怎接受?黃慧心以亞加力膠片等材料創作4件作品,堆積的物品上或許有漂亮的圖像,卻總被遺忘,或者被摺疊、劃破、耗損,她以藝術手法轉化和創作,讓這些痕迹與瑕疵被看見和接納。

白色衣櫃召喚生活記憶

物品上會有個人及時代的痕迹。藝術家劉家俊同樣以屋主的衣物創作,作品《衣裝》由超過50件不同款式,但都是黑色且大多適合上班的衣物組成,他把明星和動漫角色的照片印在衣服上,讓人反思社會的日常規範。在同一展覽區域,還有個白色衣櫃,打開後發現放的不是衣服,而是一個個黑色播放器,播放王嘉淳在香港各處收集回來的聲音,他這個作品名字為The Closed Cabinets 2,這些聲音總是在召喚個人以至集體對城市生活經驗的記憶。

平日我們不太會留意到的物品,或者我們習慣與之共存的物池之中,有很多東西在底下翻滾着。如小東所言,只有抽取物品察看,才能靠近其盛載的靈魂碎片,以至更多無法言傳的感受。●

物池

日期:即日至6月24日(周三、四休息)

時間:下午1:00至6:00

地點:Wure Area(九龍灣宏照道11號寶隆中心B座7樓707室)

網址:bit.ly/3MMJaDv

文:胡筱雯

編輯:朱建勳

相關字詞﹕跨媒體 藝術 展覽 文化 每日明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