繞巨鴨打卡 泛舟大橋下 便攜獨木舟袋出街隨時出海

文章日期:2023年07月11日

【明報專訊】早前兩隻巨型橡皮鴨現身金鐘海旁,吸引很多人到場打卡。當大家只能從陸上遠距離欣賞時,其間竟有人從海路接近,繞着黃鴨打卡,看得陸上人牙癢癢。獨木舟愛好者Michael便是其中一人,笑說在9日內4次划着他的摺疊式獨木舟到橡皮鴨附近。由於摺疊式獨木舟在收摺後體積只比一個旅行袋略大,放進私家車內全無難度,讓他可以隨時隨地隨心出動。

有10多年划獨木舟經驗的Michael,原來一早已看中便攜式獨木舟,「我有個心願,希望用獨木舟遊勻全香港。如果買一隻傳統獨木舟,只可租一個固定地方擺放,每次都要從同一地點出發,就無可能完成大計,所以7、8年前已開始購入便攜式獨木舟,貪(其)可以用私家車或其他交通工具運送到目的地附近才落水」。就例如早前他多次出動探橡皮鴨,便是將獨木舟運送到天后才落水,約需20分鐘便划到黃鴨旁邊,非常方便。

積木式不夠便攜 充氣式不夠耐用

Michael買過3款便攜式獨木舟,第一款是積木(modular)款式,即艇身分拆為船頭、座艙及船尾3節,使用時將它們扣在一起;他說這種獨木舟在組合前有一定體積,仍然不適合帶着四處走。他後來買一款充氣(inflatable)獨木舟,「放氣後捲得較細,雖然略重但都算方便搬移,所以用了1年多,完成過十幾次旅程」。不過,他說由於航行距離較長,途中有可能遇上較大風浪;又或者划到接近岸邊地帶時,充氣獨木舟的聚氯乙烯(PVC)塑膠物料會被礁石或蠔殼刮破,所以一直物色更安全的便攜式獨木舟。

「我很久以前已留意到外國有一個摺疊式(foldable)獨木舟品牌Oru Kayak,創辦人採用質地較硬的聚丙烯(polypropylene)物料製作艇身,感覺較安全。最初它只是一項眾籌項目,所以當時香港未有代理。直到2016年,我在二手購物平台發現有香港用家出售兩艘獨木舟,於是我就一口氣買入」。Michael透露多年來先後買入8艘Oru的摺疊式獨木舟,原因並非它不夠耐用,最初買入的兩艘獨木舟在退役前已陪他出動過400次;瘋狂入手的真正原因是為了完成心願,需要拍檔相伴,「出海有一定危險,而且我去的路線比較另類,很少獨木舟會會組織活動,因此需要搵朋友互相照應。由於並非人人都有便攜式獨木舟,所以我就買多幾隻,就算多幾個人想一齊出海都無問題」。

近距離睇「珍寶」 跨灣大橋下打卡

記者很少划獨木舟,雖然很久之前已看上便攜式獨木舟可隨時隨地落水的優點,但一直只放在自己的「觀察清單」上,看見Michael出海探橡皮鴨,就有點悔恨自己為何遲遲未有行動。採訪時多口問他這些年還有什麼特別經歷?聽了更令自己揼心口,「除了探黃鴨,又試過近距離睇珍寶海鮮舫」,他笑說去年12月將軍澳跨灣連接路通車時,當其他人擠在橋上,他和朋友則可輕鬆地在橋下泛舟打卡,「最特別是Oru的摺疊式獨木舟採用半透明磨砂物料,中秋節時我們將燈放入艇內,感覺上好像划着燈籠出遊」……說着說着,一幕幕經歷在腦中構成畫面,聽得記者心癢難撓,因此特別邀請戶外運動用品店Protrek店舖主管伍家林及DECATHLON Catchment Sport Leader - Watersport專家Maggie Lo,介紹便攜式獨木舟的選購心得和使用貼士。

入門級二千多元起 限平靜海域用

如果想試玩便攜式獨木舟,現時香港主要有售充氣及摺疊式兩種,最入門的款式售二千多至八千元,只適合休閒式玩法,即限於在平靜海域及較近岸邊使用,而且航程一般不會超過10公里。

而在使用獨木舟的法規方面,海事處回覆,「根據《商船(本地船隻)條例》(第548章)第10條,獨木舟、沙灘租賃艇、帆板及小艇等純為遊樂用途而使用、沒有裝設引擎及海事處處長認為是不能裝設引擎的船隻,毋須向海事處申領牌照」,並可在香港水域內航行。伍家林分享說,「我自己會同朋友帶齊露營裝備,划獨木舟到遠少少的地方,有時可能玩足三日兩夜,夜晚在沙灘過夜。如果自己無獨木舟都幾難做到,因為傳統獨木舟賣過萬元一隻,未必有店舖肯長時間租給你」。

勿在沙灘拖艇 救生衣比助浮衣安全

至於使用上,Maggie說跟傳統獨木舟一樣,用家不可在地上或沙灘上拖行便攜式獨木舟,應將它抬起步入水中,直至水深及膝,並檢查清楚附近沒有礁石,才可把獨木舟放在水面,避免刮破艇身。她建議每次出海,除要做好防曬,亦要穿戴安全裝置,例如穿包趾及包踭的膠鞋,避免被尖石或蠔殼刮傷。不熟水性者應穿著救生衣,其後頸位置較助浮衣多了一個浮組,胸前浮物的體積亦較後背的大,可確保使用者下水後臉部及胸口均朝天浮起,即使不幸昏迷也可減少遇溺風險。●

文:周群雄

美術:謝偉豪

編輯:梁小玲

facebook @明報副刊

電郵: feature@mingpao.com

相關字詞﹕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