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家雙劍合璧 讓藝術更親民 改造荔園恐龍 驚嚇變驚喜

文章日期:2023年07月25日

【明報專訊】很多人聽到「當代畫」3個字,都會想起令人摸不着頭腦的抽象構圖。而生活上未有太多機會接觸藝術的朋友,或會覺得藝術遙不可及。最近有拍賣行舉行一個藝術展覽,對象不止是收藏家,也包括普羅大眾。作品使用大量本港流行文化標誌和人物為主題,拉近與大眾距離,大人小朋友也能看得明白。

香港邦瀚斯在暑期舉行「流行大改造」藝術展。顧名思義,作品是利用普羅大眾都認識的東西,作二次創作。創作者是本港著名藝術家石家豪和謝炎安,用壓克力和油彩畫布繪畫20多件充滿趣味的畫作,當中3幅更是二人傾力合作而成。

石家豪和謝炎安都擅長繪畫人物肖像,今次搞搞新意思做趣味創作,來一趟畫壇的「娛樂插班生」:透過自身成長經歷和生活經驗,從極個人的藝術視角親手「改造」一班娛樂界和體壇的標誌和人物,包括周星馳、陳百強、Boy George、韓國當紅女團BLACKPINK,以及球王美斯等。作品中的主人翁來自影視界和球壇,可見兩名作者的興趣廣闊。

女版李小龍 與貓咪鬥法

兩名藝術家均曾在香港中文大學修讀藝術碩士課程,是把流行文化融入傳統藝術的推動者。他們的風格不同,作品碰撞出新鮮感,但目標相同、心態一致,兩人的不同切入點和技藝正好互相補足。不少藝術品專家和藏家已留意他們的作品。

是次展覽中,以他們特別為展覽合作創作的3幅作品最吸睛。兩人談好題目後各自接手繪畫,成品充滿妙趣。作品《夕陽恐龍》以已消失的荔園遊樂場景點「恐龍屋」為主題,是不少人的童年回憶。謝炎安兒時喜歡日本電影中的怪獸「哥斯拉」之子「迷你拉」,繪畫此作時注入這情懷,將恐龍配以可愛無辜的眼神。他的荔園情結又喚起石家豪對曾在園內演出的梅艷芳兩姊妹的回憶,故在作品中繪畫了梅艷芳在舞台唱出《夕陽之歌》的經典一幕。

李小龍是重要的香港文化符號,作品《龍爭貓鬥》是石家豪以靜態平塗風格創作出女版李小龍角色「囡小龍」,套上1973年電影《龍爭虎鬥》的造型;謝炎安亦被其激發創意,用虛實彩度對比強烈、充滿節奏感的畫面營造出電影最後一幕「鏡房」中的虛幻空間,襯托出平塗靜態的主角。

BLACKPINK啟發創作

展覽的作品標誌了兩名藝術家的突破。石家豪一向繪畫工筆人物,筆觸細膩及構圖綿密,其「建築人物系列」為藝壇熟悉。今次他首次使用壓克力及油彩創作,把中式工筆畫風在西洋畫布上呈現,中西合璧正展現香港文化交雜的情調。另外,作品《虎豹叩門》中,石家豪憑着自己對虎豹別墅色彩和造型的回憶,嘗試從個人角度,以非工筆技法把它呈現出來。

韓國女團是年輕人的寵兒,想不到石家豪亦受其影響,作品《四女神》以韓國女團BLACKPINK成員為藍本。他認為韓國男女團的跳唱風格,是東西方文化的結合,以東亞人纖巧身形的靈敏動作配以韓國軍訓操練式紀律,並以美式嘻哈音樂和舞蹈展現出來,正是香港人喜歡的crossover類型。

陳百強入畫 帶出集體回憶

謝炎安對香港漫畫很感興趣。作品《陰陽使》繪畫了當年暢銷的武俠漫畫《中華英雄》的同名角色。他指陰陽使是參考英國著名樂隊Culture Club主音Boy George設計。謝炎安筆下,Boy George拿着2022年再版復刻的《中華英雄──陰陽使》漫畫,讓兩個「陰陽使」跨時空重遇。說到音樂,影響謝炎安的還有陳百強(Danny),作品《1984年洛杉磯的夏天》上的Danny也是不少港人的共同回憶。

拍賣行亞洲區現代及當代藝術部主管關尚鵬指出,每個年代都各有特色。展覽主題的「流行」一詞有着依附年代與文化的特性,「再造」則可以讓主題找到新方向繼續前行。

■流行大改造——石家豪與謝炎安新作藝術展

日期:8月3至25日

時間:周一至五,上午10:00至晚上6:00;8月5日和19日(周六)下午2:00至晚上6:00特別開放

地點:金鐘太古廣場一座20樓香港邦瀚斯拍賣中心

查詢:www.bonhams.com/stories/36854

備註:展覽免費對公眾開放

文:呂一心

編輯:朱建勳

facebook @明報副刊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相關字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