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DC×大中小學生 伍宇烈帶屎撈人上舞台

文章日期:2023年08月04日

【明報專訊】「為什麼惡心就不可以說呢?」城市當代舞蹈團(CCDC)藝術總監伍宇烈問,糞便在我們眼中既惡心又無用,卻有學者埋手研究糞便,以了解人類腸道健康;香港兒童故事《屎撈人》則憑「屎」寄意,述說生命道理。伍宇烈將之搬到舞台上,身兼編舞和導演,邊食飯邊跟記者談《屎撈人》。

《屎撈人》此作品,是《麥兜》作者謝立文和麥家碧受英國童話故事《雪人》(The Snowman)啓發而創作。伍宇烈在過往演出曾聲演屎撈人,對這個角色感觸良多,因為屎撈人最終被水冲散、分解,跟世界道別;但留下了一朵紙巾花,說只要聞到花香就會想起他。萬般帶不走,而人又可以留下什麼?

叻與可愛 能否並存?

「屎不是『屎無前例』,是有前例的。」伍宇烈說。無論我們吃了什麼食物,最終也會成為糞便,「好像到頭來,你住大屋也好、小屋也好,最後大家都住在泥土底下」,道理簡單卻很難踐行。對他來說,就是要欣賞現在所擁有,並學懂和接受終要走完這一生。

《屎撈人——愛便便愛》由CCDC學員計劃下的大、中、小學生,以及舞團內的舞蹈藝術家,合共40人演出。過往不乏不同階段的舞者合演,但伍宇烈希望今次讓所有舞者既展示到可愛的一面,又展示到技術的一面。「如果這些小朋友和大人都一樣那麼可愛,都一樣那麼叻,叻和可愛是不是可以並存呢?」某些場口甚至刻意沒有音樂,舞者不能隨音樂起舞,反而要與他人互相照顧,注意好時機,「那我就用方法連繫他們在一起,他們一定要留意大家的動作,包括呼吸、聽和看」。

屎世界遇上大危機

所有舞者一開始扮成食物,被吃掉後掉進一個大洞,然後變成屎。舞台背景掛着巨大的廁紙,然後廁紙在舞台上滾出來,在廁紙投影着《屎撈人》的黑白動畫。在未知的屎世界,音樂選用了俄羅斯的古典音樂,因為伍宇烈認為它同時受東西文化影響,音樂風格與別不同。人從未看過屎世界,只能單靠想像,他就覺得俄羅斯音樂有着這種異國風情。

屎世界也有階級觀念,新屎往往要聽從老屎。屎在屎世界百無聊賴,就會用膠袋收集屁來玩樂。屎撈人作為新屎,卻選擇用紙巾摺玫瑰花,送給屎姐姐,其他屎覺得他很無謂。伍宇烈笑言從屎撈人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我常做一些我認為『有謂』、但在別人眼中無謂的東西。其實我覺得我很像他,我做一些事,別人說別這樣、別浪費時間,經常都是這樣」。

因為那朵紙巾玫瑰花,屎撈人在屎世界受到欺凌,被其他屎作弄,拆爛了他的花。屎姐姐看到後反倒安慰他,說沒所謂,讓屎撈人感覺一絲溫暖。有趣的是,正常人都認為糞便是臭的,花是香的,在寓意上形成一層對比。與此同時,其他屎玩的收屁遊戲,因為氣體過量引發爆炸,將所有屎都冲到街上。街上的清潔隊伍就手持他們的「武器」——清潔劑,將所有屎一一消滅。許多屎都躲避不及,命喪黃泉。屎撈人也差點被清潔隊伍逮到,屎姐姐擋在屎撈人的面前而壯烈犧牲。

屎姐姐香消玉殞後,屎撈人便覺得自己不再屬於屎世界,決心遠走他方。屎世界的老大哥經歷完此役後,也感屎世界沒什麼將來,於是將象徵權力的飲筒交予屎撈人。屎撈人用紙巾筒、紙巾和飲筒砌成一架船,揚帆出海。這一幕的音樂平靜,舞蹈節奏卻急促,配合屎撈人的心境,即將踏上未知的航海旅程。

屎撈人知道,這是自己生命旅途的最後一程。他在海上遇到泥鯭、海鳥,旅途中被海浪分解,最終獻身自然,「同時他知道自己會成為肥料,開花才是目的」。伍宇烈覺得就像我們留下來的東西,「現在是我們的東西,將來就是我們對得住(自己)的東西,那就不用怕」。

流出大海 化作盛放玫瑰

在最後一幕,所有相遇過的屎都變回白色,所有舞者聚在一起,變成一個大圓圈,像一朵玫瑰花慢慢盛開。「這個就是我做這個show的心願之一,就是做到一個這樣的moment出來,動作也有少少難度,但大家都可以做到。」

成年人都未必懂的道理,小朋友又如何理解?伍宇烈覺得就算不明白也沒所謂,他舉例以前看《史諾比》覺得很有趣和好笑,「其實Snoopy說了很多智慧,如果什麼(智慧)都看不到,但你覺得那個show很開心都可以」。深奧的事,長大了就會明白。●

屎撈人——愛便便愛

日期及時間︰8月11至12日(晚上7:30);8月12至13日(下午2:30)

地點︰沙田大會堂演奏廳

票價︰$180至$320

網址︰bit.ly/44HQN4A

文:嚴嘉栢

編輯:朱建勳

美術:謝偉豪

相關字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