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燈飾雙年展 城巿之光 點綴空間照亮生活

文章日期:2023年08月09日

【明報專訊】今年是第61屆米蘭家俬展(Salone del Mobile),亦是第31屆Euroluce(歐洲燈飾雙年展)及疫後首度回歸之年。今屆以The City of Lights為主題,找來米蘭建築工作室Lombardini22重新規劃展場,將城巿規劃的佈局融入4個展館以貼合年度主題,並找來Formafantasma設計座談會廣場Aurore,並設有多個燈飾相關展覽。整體而言,今屆以環保為大前提,同時有不少無線手提燈飾。雖然沒有突圍而出的燈飾潮流,但lightscaping(即將燈飾化為個別場景)佈置手法卻成為潮流,突出燈飾存在感,有別於過往將多款不同燈飾散佈點綴及照亮空間的做法。

幽默之選:輕鬆趣味 走出簡約主流

幽默是常見的家品設計手法,在簡約主題下,更成為難能可貴的選擇。今屆不少有趣設計如Giorgio Biscaro為Karman設計的Umarell陶瓷壁燈(A),便一如其意大利名字一樣,為作品加入迷你人像。Francisco Gómez Paz為Vibia設計的Africa(B),便簡化了非洲草原可見的長頸鹿線條,集體佈陣時帶點宮崎駿動畫的可愛感覺。以簡約為主要設計手法的Davide Groppi的新作Hazard(C),看似是裝修尚未完成,將燈泡以外露電線纏於牆釘上,幽默得來帶點詩意。●

藝術之美︰為空間注入氣質

不少燈飾設計都因為LED的出現,嘗試走出傳統造型,為燈罩注入雕塑美感。如Catellani & Smith推出的Ensō(D),出自Enzo Catellani之手,一如其名地以日本書法中的円相為靈感,帶出書法中的剛勁。Ronan Bourellec為FLOS設計的Céramique(E),則回歸基本,將陶瓷工藝注入整座燈身。Thierry Dreyfu設計的La Lampe B(F),以羅馬尼亞雕塑家Constantin Brâncuși的作品為靈感,先於2021年為Nymphenburg推出瓷製版本,而為DCWéditions新出的版本則以鋁製成,卻不失雕塑的圓潤特質。●

大型裝置︰締造戲劇感空間

小巧的燈飾大都是家居用途,但展內亦有不少年度巨作。當中最搶眼的,是已故Zaha Hadid為Slamp設計的ARIA INFINITA(G),紀念兩者合作10周年,有如連綿不斷的巨浪。Maxim Velčovský為Lasvit設計的Cloud(H),則將燈罩化為浮雲,能讓人走入有如身在雲朵之中。Preciosa則以裝置Crystal Beat(I)展示品牌最新燈光單元組合Crystal Grid,讓燈光配合音樂閃動。●

文:Dawn Hung

編輯:陳淑安

美術:謝偉豪

facebook @明報副刊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相關字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