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者愈貧 富者愈富創意? 百貨化巿場 時裝家品啟示

文章日期:2023年08月16日

【明報專訊】2022年12月,美國經濟雜誌Forbes公布LVMH集團創辦人Bernard Arnault及其家族成為全球首富,直到今年6月才再度被Elon Musk超前重奪,回落第2位。時裝及奢華品牌近年再度發力,不斷發展家品巿場。近屆米蘭設計周(Milan Design Week)及米蘭家俬展(Salone del Mobile)亦反映出當中的業界生態變化。

時裝插足家品並非新事。以意大利品牌為例,Giorgio Armani於2000年推出Armani/Casa,Versace則於1992年推出首個家品系列,Fendi及Missoni,更分別早於1987年及1983年便看到家品巿場的潛力,開發自家家品系列。

法國品牌看似較後期才有「時裝家品」,但其實早於1940年代,Hermès便找來Jacques Adnet合作設計一系列以馬具及皮革為本的家品,到1980年代則有由Rena Dumas與Peter Coles設計以能摺合為本的Pippa家品系列,是一代家品經典。1970年代,Pierre Cardin以高級訂做為概念的Utilitarian Sculptures亦是盛極一時之作。

當然,不論法國還是意大利,不少品牌在正式推出家品系列之前,均事先測試水溫,偶爾推出家品,又有些為VIP度身訂做,但到1990年代中後期,star designers(星級設計師)的現象令家品品牌能趕及互聯網興起,進一步觸及主流大眾,讓更多人了解到所謂designer furniture是怎樣的一回事。

品牌效應 吸引時裝巿場潛在購買力

Designer furniture現象,亦對所謂時裝家品帶來衝擊。早期的時裝家品,與品牌logo T恤邏輯一樣,只需要將品牌簽名式圖案放在基本款式家品中即可。當中最出名的例字該是Versace的美杜莎圖案,又或是Missoni的七彩鋸齒圖案,活用品牌效應吸引來自時裝巿場的潛在購買力之餘,亦是生產成本上門檻較相宜的生意手法。當然也有在外形上重新設計的作品,如Armani未正式推出家品系列前,於1982年設計的金字塔形Logo枱燈,便是少數於designer furniture潮流走入民間前,以改變作品造型為本的設計。

最明顯的轉捩點,該是Hermès於2011年參加米蘭家俬展城中展(Fuorisalone),找來Enzo Mari及Antonio Citterio設計新作。Louis Vuitton亦緊隨其後於2012年推出Objets Nomades系列,找來Campana Brothers及Atelier Oï等設計師合作迎戰,正式為時裝及奢華品牌加入家品戰場展開序幕。其間有不少品牌加入,但有不少都是以增加曝光為主,例如在櫥窗加入數件designer furniture了事。當中較有心的是Tomas Maier時期的Bottega Veneta,Loewe走先藝術後家品工藝的策略,以及Raf Simons品牌尚在時與Kvadrat的多次合作等,讓時裝家品走出純粹加上標誌的框框,更實在地融入品牌或設計師的風格及思維。

2022年也是另一個時裝家品的里程碑。如Dior找來Philippe Starck推出Miss Dior座椅,一直以室內面料為主的Loro Piana Interiors找來Raphael Navot設計Palm家品系列,Fendi Casa離開Luxury Living,改與Design Holding合作,並找來多個名設計師如Toan Nguyen、Cristina Celestino等合作。時裝品牌在這個時刻推出家品,反映了兩個現象:其一是疫情期間,時裝零售重創,反之家品巿場不跌反升,而2022年是疫情高峰過後米蘭家俬展首度回歸之年,品牌亦在疫情期間有充足時間研發新設計;另一點是最出力擴充家品業務的正是LVMH集團,包括Dior、Loro Piana、Fendi及Louis Vuitton等品牌。

一個品牌可以是一個世界觀

時裝品牌擴充家品業務,是品牌走向百貨式發展的踏腳石。近年不少品牌用上的術語是Universe,除了表達當中包羅萬有,亦表明一個品牌可以是一個世界觀,讓顧客得到沉浸式體驗。家品重要之處除了是平衡業務發展,也是品牌體驗,如Prada開cafe、Jacquemus開設期間限定的Resort,又或是各個品牌開酒店,以及Dolce & Gabbana推出食品都是例子。品牌如Gucci、Pierre Cardin等亦曾在1970至1980年代走向百貨模式發展,但大多都是出售特許經銷權予不同生產商;但現時的品牌策略發展不同,可更好地監控品質及部署產品類別,免卻為品牌帶來負面影響的危機,提升品牌價值。

近來LVMH力推家品巿場,或許能反映品牌進一步百貨化的未來趨勢及當中潛力。但個人更感興趣的,是這種走勢會否促成創意壟斷,形成「愈富貴愈有創意」的現象。體現這種現象的除了是LVMH旗下多個品牌找來設計名師合作外,Dolce & Gabbana於城中展推出以新生代設計師為主的Gen D展覽,都是呈現創意集權的表象。創意除講求諗頭,在資訊爆發及天然資源日短的年代,亦需要一個好的發布平台及用上優質素材來實踐作品。能集中資源的大集團自然能做到內部的良性循環,但對大集團以外的小品牌及設計師或會帶來衝擊,相信會左右以家品為本的品牌及其發展。●

文:Dawn Hung

美術:謝偉豪

編輯:陳淑安

facebook @明報副刊

電郵: feature@mingpao.com

相關字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