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挑戰富士山 共同進退 失敗也有好風光

文章日期:2023年08月19日

【明報專訊】一眾登山愛好者,疫情下「被困香港」3年,開關後自然想到外國行山。暑假是日本第一高峰──富士山的開山期,亦因此成為熱門攻頂目標。瑪利諾中學一班學生剛於7月挑戰登上海拔3776米高的富士山,為了此行做足準備,卻因惡劣天氣,於距離山頂不足2公里處止步。旁人或許感到失望不忿,偏偏這班應是好勝心最旺盛的青少年卻稱這是完美的結局。

「我在今年初知道學校會舉辦一個日本交流團,其中一個重要行程是上富士山頂,因為富士山仍是一座活火山,所以好想去睇。」即將升讀中五的黃曉桐,是排球校隊成員,有運動習慣,但為了能入選今次活動,她自行加操,例如到健身室以跑步機及單車機鍛煉大腿肌力,又上網搜尋富士山登山路線及有關裝備的影片。

擔任校刊《諾言》主編、即將升讀中六的何鄧智,消息就較靈通,早於去年9月已得知計劃。他說富士山是日本第一高峰,印象中這座山很神聖,而且行程之一是在山頂看「御來光」(日出),因此吸引他報名參加。

策劃是次暑期交流團的瑪利諾中學學生活動主任羅德泰說,一直希望為學生帶來更多特別體驗,如只參觀名勝古蹟,坊間已有不少選擇,不一定要由學校舉辦;由於自己與另外幾個教師有多次登上高海拔(約2500米以上)山峰的經驗,例如是日本的富士山、槍岳,以及馬來西亞神山等,了解到即使是高海拔地方,但只要有充足準備及安全意識,並挑選一些相對簡單的路線,高中生的體能也能應付,因此決定舉辦這趟6日5夜的日本交流團(團費約$12,500),帶學生到日本的中學交流之餘,亦讓他們體驗登上富士山。

計劃早於2019年籌備,但受新冠疫情影響,延至今年才成行。羅德泰指由於登富士山需要一定的心理質素及體能需求,所以校方在篩選學生時設下多道關卡,包括必須獲教師推薦,在校內擔任不同學會崗位的經驗;其次是必須完成香港山藝協會總教練梁梓浩(Sunny)教授的一級山藝課程,並隨他走完本地3條山徑路線,再經最後一關面試,才篩選出20名入圍學生。

須完成一級山藝課程 學野外求生

頭兩次操練在西貢北潭涌郊野公園範圍內舉行,Sunny分別揀選了上窰郊遊徑及高263米的牛湖墩,讓學生嘗試走一些較多上落及有一定攀升幅度的路段。其間還教授山藝課程知識,例如怎用指南針、地圖定位及導航技巧等,提升學生在郊野的求生技能及安全行山意識。曉桐與鄧智笑說雖然缺乏行山經驗,但體能上都應付得到,為富士山之旅增添一點信心;誰不知最後一次訓練卻被重重打擊,羅sir說原定路線由西貢西灣亭起步,經大浪西灣過赤徑登上蚺蛇尖,「因為蚺蛇尖的碎沙石路况最近似富士山下坡路段,所以給學生體驗及學習上落技巧」。不過當日天氣卻相當悶熱,最後放棄上蚺蛇尖,順着麥理浩徑走到北潭坳。

出發前加操 看中醫調理身體

曉桐及鄧智苦笑說那次訓練非常辛苦,曉桐說一來因要應付考試,足足個多月沒有運動,二來那天氣溫很高,差不多行到有點想嘔。鄧智補充除了天氣悶熱,那次訓練亦屬最長途一次,約需走10公里的上落斜路段,到終點時已渾身濕透,幾乎虛脫。經過那次訓練,兩人說開始知驚,心想連香港的山路也走成這樣,3周後如何登上富士山頂?於是想盡辦法最後衝刺,曉桐跑去看中醫調理身體,鄧智就急約熟悉行山的朋友帶路,到大埔的烏蛟騰、荔枝窩一帶加操,不過時間有限,二人亦只能抱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出發。

7月9日約上午11時半,瑪利諾中學登山隊終於來到富士山吉田線的五合目(海拔2305米)登山口,正式開始攻頂之旅。隊中除有3名教師及Sunny同行,校方亦特聘兩名日本行山領隊帶路,並預約了位於八合目的山小屋讓學生入住。鄧智說由於日本領隊帶領他們以極慢步速上山,避免行山節奏太快引致高山反應,再加上初時天氣清爽,因此行得很舒適,令他信心大增。不過由七合目開始,天氣突然轉差,橫風暴雨,強烈陣風吹得各人要將行山杖插在地上以穩住身體,並要戴上護目鏡才能阻止雨水入眼,曉桐說她更留意到體型較小的女同學被吹得東歪西倒。還好路况相對簡單,加上一班同學聽從教練指示維持緊密隊形,最終也按原定時間在晚上6點到達八合目小屋。

曉桐說當時所有同學的身體狀况並無異樣,雖然天氣惡劣,但大家仍很有信心能登頂。Sunny說始終他們年紀還小,到達山小屋後難免興奮,忘記了教練及教師叮囑要保持緩慢動作及平穩心情,有同學跑出跑入影相,或狼吞虎嚥吃東西,最終有5人出現輕微高山反應,感到頭暈無力。

抵3100米八合目天氣轉差

Sunny監察「內憂」之餘,還要留意「外患」。富士山天氣愈變愈壞,當時風速已達每秒26米,多個登山天氣預報網站對富士山登山狀况評級均達C級(即不適合登山),因而在原定凌晨1時的集合時間,羅德泰宣布取消登頂決定,待天氣穩定後下山。曉桐及鄧智坦言當時感到愕然及失望,鄧智說:「山小屋已經在海拔3100米,距離山頂只差600多米,所以當時對這個決定有點難以置信。」曉桐則說愕然之後反而鬆一口氣,因為自己也沒信心可在惡劣天氣下登頂,加上有同學不適,取消登頂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羅德泰說,並非所有學生能夠即時接受決定,甚至認為不登頂,旅程便完全沒有意義。不過在老師細心解釋下,加上鬧情緒的學生走出屋外的洗手間後,回來時渾身濕透的他感受到外面的惡劣天氣後,最終也明白老師的決定。經觀察後,登山團約於早上5時集合下山。Sunny說當時山頂天氣依然惡劣,之前有些外國登山者雖然勉強上山,最終都原路折返。而所有在山小屋僱用了行山領隊的登山客,也全數決定跟從領隊的決定取消頂登。

風吹雲霧散 御來光彌補遺憾

正當學生們準備敗興而歸,奇蹟竟然發生。鄧智說突然間有大風吹過,將眼前雲霧吹散,夢想中的御來光竟在眼前展現,「可以見到雲海上的日出,今次旅程都值啦」!羅德泰說原先鬧情緒的學生,也在這時感嘆說:「其實在山頂及這裏看到的日出,都是一樣啫。」來到這時終於釋懷,開心地跟同學忙着打卡。問曉桐心中有什麼感想?「都幾驚喜,雖然上不到富士山頂有點遺憾,不過可以跟同學一起經歷,共同進退,之後又一齊睇到日出,以及一起衝下山,比起只得部分人上到山頂,結局反而更完美。」聽到此處,記者也有點汗顏,心想換了自己,大概還在為拍不到山頂的標高牌,放上社交網呃like而耿耿於懷……●

有勇氣行回頭路

山藝教練Sunny說,行山不是比較,應注重整個旅程的經歷,無論登頂與否,也不會有高低之分。惟他發現不少香港行山客對登頂異常執著,又不會照顧同行友人;甚至當行山如去街,隨時隨地隨心出發,因而引致不少意外。瑪利諾中學一班學生的表現,便值得成年人學習。

勿離棄同伴 隨時在旁照應

行山最基本的態度是共同進退,不嫌棄被體能較差的同伴拖慢,亦要時刻陪伴朋友身旁。「今次上山有段小插曲,在七、八合目之間我遇到一個外國女士,獨自一人艱苦上山,細問下才知原來是朋友嫌她走得太慢及感到寒冷,因而離棄她先行走上山小屋。」Sunny自言絕不接受這種行為,因為被捨棄的人不單感覺難受,而且一旦身體出現狀况便沒人協助,「但今次就有學生在發現同伴落後時,主動走回去,陪伴(同學)同行;在山小屋決定取消登頂時,雖然有學生反應較大,但冷靜後也同意下山決定,亦沒有學生提議留下出現高反徵狀的人,自己攻頂」。他認為行山最重要是有勇氣行回頭路,全隊人一起體驗,一同經歷。

備「四季」衣物應付突發情况

到外地行山,最重要是做足資料蒐集,充分了解路况才能周詳部署。曉桐在出發前便參考了其他人拍攝的登富士山影片,對吉田線五合目打後不同高度的路况有所認識;唯一不足是思慮不夠周密,由於這些影片一般是在好天氣下拍攝,很少看到狂風暴雨下的狀况,因而令她誤以為山上不會太冷,起初還打算以短衫短褲上陣。Sunny說幸好她最終也帶備足夠裝備,未有輕視瞬息萬變的山嶽天氣。而Sunny提及被友人捨棄的外國女士,其友人感到寒冷明顯便是未有帶備足夠保暖及防水裝備。Sunny說其登山裝備必會準備足以應付「四季」的替換衣物,確保應付任何突發情况。●

文:周群雄

美術:謝偉豪

編輯:王翠麗

facebook @明報副刊

電郵: feature@mingpao.com

[Feature]

相關字詞﹕瑪利諾中學 高山反應 高山症 山藝教練 旅遊 日本旅遊 世界遺產 富士山 每日明報-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