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天氣持續熱辣辣,外出恍如置身蒸爐。踏入全球沸騰的年代,香港準備好未?勞工處今年5月史無前例推出工作暑熱警告和相關指引,卻遭勞資雙方詬病,暑假後處方會全面檢討。警告建基於中大醫學院助理院長陳英凝教授與天文台開發的香港暑熱指數(Hong Kong Heat Index,HKHI),陳教授6月曾撰文稱警告的觸發門檻過於保守,而指引操作非常困難。這次邀請她接受專訪,並非再深究到底警告科不科學,而是以她過去10多年推動氣候與健康研究落地的經驗,看看香港的抗災能力。氣候變化令災害愈變愈多,政策和社會如何做好準備?
工作暑熱警告「有好過無」
學術研究與政策的距離或許很難量度,至少由開發HKHI到勞工處的工作指引出台,香港走了不止10年的路。同時是中大CCOUC(Collaborating Centre for Oxford University and CUHK)災害與人道救援研究所所長的陳英凝參與這段歷程,看到政府終於推出指引,「卒之真的有個方向,有一個推動力上而下,想去做這件事。當中那套指數(工作暑熱警告)很多爭議,但是都好過無」。她強調:「我的立場是好過無。」HKHI背後的科學根據源自香港入院和熱壓力相關數據,陳英凝的研究發現當HKHI達至某水平,額外的入院率值得關注。研究存在已久,其間她不止坐在大學辦公室等候外人留意,亦積極向各界述說結果,「所以社區真的做這個議題的朋友,反而知道有這些東西。但政府有無pick up到呢?」陳英凝諒解有其難處,「政府有咁多議題(跟進),但就是有無專注囉。我諗以前(這個議題)可能未去到令社區覺得很重要」。
回帶至1980、90年代,陳英凝還在攻讀研究院之時,全球與氣候變化相關的研究少之又少。不過到90年代末以後,美國芝加哥、意大利、英國等地的熱浪引致傷亡,推動西方大型研究機構開展更多研究。
氣候變化研究起步難
陳英凝本身是一個醫生,何以與氣候變化扯上關係?這要由她執起大學教鞭說起。2006年,她加入中大醫學院,學者初入行需要選定2至3個研究範疇,「其中一個是我們經常取笑為『搵食』的議題,即是議題是有funding(資助)的」。她舉例癌症、控煙等議題相對可吸引較多資源,又例如最近幾年,可想而知傳染病研究會是熱門之選。最終她選擇了傷患為研究方向,「但是另外一個議題,我跟老闆說『無錢我都做』,就是disaster(災害)」。成為中大一員之前,陳英凝曾參與國際醫療人道救援工作逾10年,開展教研工作時亦延續對自然災害的興趣。她初期主要研究外地例子,如從國際數據庫找尋箇中模式,甚至親身走訪內地偏遠地區,觀察少數民族如何為水災、地震作準備。
「我想我老闆(時任中大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院長葛菲雪教授)是一個有慧根的人,她就說如果你做災(害),香港無地震,但是以香港這樣建設樓宇、作為一個城市,其實應該考慮做吓氣候變化(的研究)。」陳還記得葛菲雪當時坦言,亞洲進行氣候變化相關研究未成氣候,不過鼓勵她可以嘗試。「作為一個啱啱新晉的教授甚或一個研究人員,(選擇議題)要有數據,而且你要有一定程度的興趣,否則都好悶。」陳英凝於2008年左右決定投身這範疇,還有第三個原因,希望研究可具前瞻性,有利城市的未來。
來自醫學背景的陳英凝剛起步便遇上困難,「本身培訓是對病人,但其實我這些(氣候變化相關)研究需要數學底子很強,因為要做一個模型出來,例如氣象學家他們真的很純粹去做那些研究」。單憑自己構建數學模型,恐怕需要很長時間。幸好她有一個好「鄰居」——專長生物統計學的高威廉教授,「研究的可愛地方就是,坐在隔籬,他每天看到我在掙扎」。陳英凝於是對他說「不如幫吓手?」,「搞吓搞吓,其實都好合拍,因為數學就要靠他」。陳發表過許多氣候變化與公共健康的學術文章,當中不少可見與高威廉聯名。
研高溫與入院率關係 惹WHO關注
踏入全新研究領域,陳英凝的第一步是分析氣溫上升與死亡率的關係,過程中她發現在香港進行這類研究,既有優勢亦有難處。前者所指的是本地死亡率數據相對透明,有別於其他海外地區,香港由公營醫院即醫管局掌握大部分數據,以研究為由申請的話一般都會獲批。不過,其他獨特處境卻增添研究難度,譬如高密度的城市發展令香港深受熱島效應影響,這是別的地方少見,「所以歐美那些模型,我們借回來,但不可以完全apply(應用)」。亞洲方面,友好城市的死亡率數據不如香港輕易取得,以致模型有差異,加上當地學者未必對同類研究感興趣,陳英凝唯有建立香港專屬的模型。
「如果只是靠這個議題去jackpot(中頭獎)、像COVID(的研究)般飛黃騰達,絕對沒有可能。」新團隊建新模型,需要循序漸進。首個模型最終需時三四年研發,其間陳英凝不斷出席學術會議,分享成果,「總之肯讓我們講就去講」。後來,她和團隊進一步研究高溫與入院率的關係。死亡率和入院率看似類同,其實後者更能反映對醫療系統的衝擊,「從公共衛生的角度來說,死亡是一個outcome(結果),但我們經常說所謂『需要』,英文是capacity to benefit,就是你有沒有能力去受惠」。陳英凝相信,只要做好警告系統,然後社區組織能夠幫助有需要的群組,已經可以減低入院率;甚至醫院可善用系統,調配相應的醫護人手。以往其他城市的研究甚少與入院率扣連,所以陳英凝當時這篇來自香港的研究,引來世界衞生組織(WHO)的關注和迴響。
伙跨界學者 求知要貼地
陳英凝最初與高威廉合作,算是同行互助;到研究開始做出聲望,促成更多跨界聯繫。香港從事氣候變化相關研究的人不多,一路走來,陳英凝陸續與來自不同領域的學者結盟,「做城市規劃那一班人又很有興趣,尤其是香港城市規劃的研究學者不少。譬如科大有人做ventilation,即是風力」。不止是學者圍爐,盟友亦包括做社區工作的非政府組織(NGO)。這些組織有時會拿着前線的觀察,來找陳英凝的團隊,很多研究是因應NGO的聲音而生,「有一啲pattern有時NGO會講,我們就會做些研究,去證明是不是這樣」。
學術研究可以很貼地,陳英凝得知天氣炎熱時,有些長者會不出門,但又不開窗。如果家中窗戶緊閉,其實分分鐘熱過戶外環境。她於是捉住長者問,透過質性研究查找原因。「有些婆婆話:『咁我唔出街呀嘛,心靜自然涼。』仲要同你咁講,你都不知點算。」取得這些數據之後,團隊會發表學術文章,研究範圍非常廣泛,「香港,我夠膽講,反而是全球作為一個城市(去計),應該是有最多相關古靈精怪的研究」。陳英凝亦會給予NGO一些健康建議,並進一步探究防災資訊的發放是否有改善空間。
長者不擅科技成隱憂
氣候變化對人類的影響,不單是直接帶來疾病,居住條件同樣會受波及,例如炎熱天氣會可能導致停電、機器故障和水喉爆裂。「我們叫lifeline infrastructure,就是生命線的基礎建設是否夠堅固。這件事是超越了健康,但是公共衛生,我們其一考慮是有最基本的配套,去保障健康。」科技就算進步,抗災能力不一定有提升。陳英凝分享,從前古人把肉類放在地底保鮮;今天有了雪櫃,但一旦停電,進食變壞的食物則會有中毒風險。「我不是特別推崇舊的方法,但近年科技發展,現在人人都有雪櫃、冷氣,咁那些電器會壞嘛。人類一直追緊發展的過程,但氣候一直在變。追趕咗,都不代表因而病少了。」
颱風預警制度到位
氣候變化恐怕無法扭轉,高溫天氣只是其中之一。陳英凝介紹,香港以至外地有關氣候變化與公共健康的議題可分為幾類:一是溫度,高溫、低溫或異常氣溫;二是雨水多寡,引致水災、旱災、糧食及蚊蟲等問題;第三則是每年必然在香港現身的風災。「香港並非真的一個福地,無地震啫,但其他你數得都有。風災又有,咁密集。」以為身在福中,會否反而輕視抗災能力的必要?颱風天不乏追風者,岸邊觀浪或跳下海暢泳,要消防員出動拯救的新聞不少。口中譴責之外,陳英凝亦盡學者本分去提問。她的研究發現,最有可能做這些高危行為的年齡群組是年輕男性。下一個問題是,如何針對性地做公眾教育?她又埋頭做了一些研究。
「香港總括來說不是一個無經驗的社區。」以往颱風來襲,陳英凝認為香港做得不俗,8號、10號風球雖時有出現,但導致的死亡人數相對不多。預警制度到位,下一步是應變對策,「警告咗人,但人們說:『是呀,真的很熱,但是我可以去哪?』」大熱天時,籠屋居民無處可逃,開放易於前往的避暑中心是一個應對例子。
全球一些大城市採用全災害管理(all-hazard approach)機制,建立一套應變框架,不同災害都適用。「我諗香港有嗰個形喺度,但政策和落實的配合,可能還需要加緊一點。」新冠疫情剛過,雖說應對傳染病的措施未必全部適用,但陳英凝直指不應浪費已建立的緊急應變系統。第五波疫情期間,有長者在寒風中輪候入院;資訊發放方面,長者不擅科技,對「安心出行」程式有心無力。社會未來再面對災害時,可以想像這些問題會是抗災能力的關鍵,「現在檢不檢討都不要緊,但是你都要向前行。向前行就要做㗎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