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發薯:媽媽的愛 vs. 子女最大利益

文章日期:2023年08月25日

【明報專訊】自ChatGPT流行後,全世界不同行業都在討論AI。大家驚歎AI發展突飛猛進,同時擔心自己的工種未來會否被取代。AI的影響深遠,在醫學方面,AI將會令醫學更進一步,帶來更多可能,其中一個因AI而變得更發達的範圍是基因修改。

幼女患罕有病 需全天候照顧

基因修改最明顯的用例是在嬰兒出生前將有問題的基因刪走,確保嬰兒沒有任何殘疾,是個健康寶寶。基因修改是個充滿爭議的話題,太多道德問題,亦讓人思考殘疾人士在社會有否存在的空間。像有唐氏綜合徵孩子的父母,最普遍的論點是每一個生命都是獨一無二,他們除了有權生存外,更有權像平常人一樣吃喝玩樂,享受生命。父母對孩子總有無條件的愛,但父母的愛是否出於孩子的最大利益?BBC的最新劇集Best Interests便是討論這話題。

Best Interests講述Nicci和Andrew育有兩女,大女Katie是17歲的健全青年,但細女Marnie則有罕見的肌肉營養不良症(muscular dystrophy),需要全天候照顧,靠輪椅代步。Marnie的缺陷沒有影響父母對她的愛,Nicci和Andrew赴全力養育Marine,Marnie經常需要受到照顧,二人更因此長期忽略大女Katie。Marnie的症狀同時令她的免疫能力特別弱,所以特別容易患病;每每患病,她亦有併發症的風險,令她的健康每况愈下。

可想而知,Nicci和Andrew的生活如何艱難及累人。所以他們決定去一個短程旅行,拜託鄰居照顧Marnie數天,藉此充電。二人帶着輕鬆心情回家,但當晚凌晨Marnie突然發燒,要即時送院。數小時間,Marnie情况快速惡化,嚴重傷害腦部。醫院認為她已再沒有醫療空間,任何治療只會延長她的痛楚,是折磨,於是向Nicci和Andrew提議停止對Marnie提供治療,關掉她的生命支援器(life support),讓她脫離痛苦,自然死亡。

作為父母,二人當然不同意,尤其是母親Nicci,她極力反對,覺得醫院沒有權掌控她女兒的生死權力,以及應嘗試更多醫療選擇去拯救女兒的生命。不過,父親Andrew則有另一觀點,認為醫院多年以來照顧女兒有道,從沒出錯;女兒現在毫無反應,必死無疑。所以他考慮是不是時候需要接受現實,為女兒的利益着想,為她的苦患畫上句號。不過,這念頭當然受到Nicci強烈反對,讓二人關係即時進入僵局,Andrew決定暫時離家,減低摩擦。

病危停治療? 父母的抉擇

為了推翻醫院決定,Nicci向教會團體尋求協助,將事件帶上法庭。為了增加贏面,教會安排Nicci到不同媒體接受訪問,藉以爭取公眾支持。不過,最終決定還是法庭,而其中一個最影響審判的因素就是衡量繼續提供醫療是否顧及Marnie的最大利益。

在Nicci的角度,她有感自女兒出生至今,每一個人都認定女兒不會活得長,每每有併發症醫生都不相信她有復元機會,但最終女兒還是扭轉大家的預測,所以相信女兒仍有生存空間,仍然值得接受治療。這偉大的母愛,是否建基於女兒的最大利益?我暫且不作結論,大家自行判斷。●

文:陳Damon(chandamon@gmail.com

相關字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