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備周全 寵物安享晚年

文章日期:2023年08月29日

【明報專訊】政府統計處調查報告指,香港約近一成家庭飼養了貓狗,數量多達24萬戶。毛孩帶來歡樂,讓寵主心甘情願變「奴才」,侍候牠們起居飲食無微不至。奈何貓狗壽命一般最多僅10多歲,當毛孩步入老年,寵主就得陪伴牠們面對衰老、疾病、死亡等問題。

及早部署毛孩老、病、死、葬的安排,免得時候到了手足無措。周全的準備,讓寵物安享晚年,留下更多美好回憶。

照顧篇 定期體檢 多撫摸感受變化

健康是美好生活的基礎,香港愛護動物協會高級獸醫方曉瑩(Olivia)指出不論寵物或人類,都應及早建立健康生活,正視年老問題,一旦出現異樣便要及早處理。

‧健康管理:

維持健康更勝治療,可以從多方面着手,如打疫苗、絕育手術、控管生活習慣等

‧定期檢查:

每年最少接受獸醫檢查1次,貓狗開始踏入中年(約7歲)後應每年2次詳盡檢查

‧生活細節:

平日多撫摸毛孩,用雙手感受牠們身體結構有否出現變化;與毛孩多相處或外出散步,親自餵糧餵水、處理糞便,在日常生活中細心留意牠們的變化

大狗更快衰老 「眼矇耳聾」不願郁

寵物幾歲才算老?以較多港人飼養的狗為例,Olivia說,狗狗跟人類一樣,外觀會隨年齡增長而變化。一般來說,小型犬隻一般在7歲後便會步入中年,大型犬隻最快5至6歲便會步入中年,開始出現衰老徵狀。她說家中貓狗如出現以下情况,可能代表開始踏入衰老期:

‧行動力:

不願奔跑或上落樓梯;行路愈來愈慢

‧活躍度:

外出意欲下降;休息或睡眠時間變多

‧認知能力:

開始分不清晝夜,在夜晚活動變得頻密;突然對慣常散步路線表現茫然,或不明白過往曾經訓練的指令

‧聽力:

對叫喚沒有反應;對開門聲的敏感度下降

‧視力:

偶然撞到障礙物;準確吃到食糧的能力變弱

‧體重:

在食量不變或沒有減重計劃下,體重持續下跌

配合年齡調節生活 餐單運動先問獸醫

當貓狗變老,Olivia和動物社企創辦人王慧心(Candy)認為寵主有需要調節牠們的日常生活。

飲食:

‧Olivia說不同品種的貓狗,在選擇食糧時都要配合其生理需要。以狗狗為例,大型品種金毛尋回犬與小型犬松鼠狗,需要吸收的營養、蛋白質便有很大差異;而踏入老年期後(約9至14歲),更需注重營養補充

‧很多人以為老狗必須食軟餐或切碎食物,以便吞咽及消化;Candy指,小型犬牙齒一般生得不夠整齊,食物殘渣很易殘留在齒縫,如寵主沒仔細清潔,又不帶牠們到診所定期清洗,食軟餐或切碎食物反而會衍生其他問題,例如細菌在口腔內滋生。所以應交由獸醫評估,商討合適餐單

家居擺設:

‧如毛孩出現視力或認知能力問題,寵主宜減少移動家俬,保持餵食器皿、排便及睡眠設施的位置不變,亦避免在地上擺放雜物

‧讓毛孩多曬陽光,通過溫差了解日夜改善作息模式

‧如毛孩關節退化,可根據獸醫建議服用輔助保健品,也可在高低差較大的地方如梳化與地面之間放置梯級,減少上落時關節的負擔

運動:

‧Olivia說香港的毛孩大多有超重問題,所以就算牠們變老,活躍度大減,只要情况許可,依然需要做適量運動,否則只會陷入惡性循環,提早出現健康問題

‧若寵物行動不良,Candy認為不應貿然為牠安排水中步行運動,或購買助行器與揹帶,必須先讓獸醫診斷原因,因為不一定是機能衰退或關節退化

■專家助陣

(排名不分先後)

方曉瑩(香港愛護動物協會高級獸醫)

麥劍祺(大律師 )

王慧心(動物社企創辦人)

吳文傑(Pet To Nature負責人)

鄭錦珊(香港寵物會業務拓展總監)

周美華(OneDegree副行政總裁)

李協勤(註冊社工)

屈佩蓮(註冊社工)

文:周群雄、陳真紀、張淑媚、實習記者雷璟怡

編輯:梁小玲

facebook @明報副刊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FEATURE]

相關字詞﹕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