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話題:香港繽紛的尷尬——讀齋藤幸平的去增長論

文章日期:2023年10月01日

【明報專訊】香港「復常」,通關後遊客和消費數字卻未有大幅上升,政府寄望「香港夜繽紛」救市,追尋昔日的經濟發展神話,卻被颱風「蘇拉」突襲,又遭受500年一遇破紀錄暴雨,水浸不斷,酷熱天氣警告在夏季長期生效。經濟下行遇上全球暖化下的極端天氣,2023年後的香港政治經濟前路,步步為營,觸目驚心。

或許這是一個合適時刻,反思我們想要怎樣的一個香港未來。

二戰後全球經濟發展高速發展,人類對自然環境的破壞亦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屢創新高。以全球碳排放為例,與1750年相比,大氣層的二氧化碳濃度上升超過40%,戰後時期的升幅亦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上升。不只是二氧化碳,GDP、化學肥料的消耗、捕魚數量等指標,也可見同樣急速的升幅。科學家Will Steffen提出「大加速」(The Great Acceleration)來形容這個現象。往日的經濟發展,提升整體人民生活水平,但資源分配不均卻導致資源集中少數人手上。一方面全球氣候極端化,一方面財富分配愈不均。

就着這個問題,日本哲學家齋藤幸平在2020年出版《人類世的「資本論」》(Capital in the Anthropocene),挑戰人類應否繼續走追求無盡的經濟增長的舊路。書籍在日本已售50萬本,2023年翻譯成中文版,很快在東亞的華人社會引起關注。齋藤幸平提出環境生態和人類社會是為一個系統,他稱當中的互動、轉化的過程為代謝(Metabolism),就如人體新陳代謝的概念。社會視無盡的經濟增長為目標,自工業革命後人類社會的生產力急速提升,經濟增長提升普遍人民的生活水平,但飛快增長的背後,是對自然環境以及勞工的剝削。農業集中化、城市化、商品化、消費主義……不斷增長的邏輯,造成代謝斷裂(Metabolic Rift),一道難以修復——人與自然之間的物質代謝的裂痕。從氣候變化到新冠肺炎,皆為人類與環境代謝斷裂的後果。

人與自然的「代謝」斷裂

齋藤幸平認為面對如此嚴重的氣候變化問題,人類不可以繼續視環境為無限的資源,要徹底改變社會經濟運作的目標。他還針對批判一些時令流行的綠色概念,例如可持續發展目標(SDGs)、碳交易有時候只是延續甚至企業洗綠(Greenwashing)既有的發展模式。他又質疑龐大的地質工程項目,如碳捕獲(Carbon Capture)這些巨型新科技和政府舉動,寄望科技或市場可以解決一切問題,忽略這些舉措進一步鞏固現有系統的邏輯——追求增長,永續增長,推卸環境社會成本。齋藤分享「去增長派」(Degrowth)主張,指出經濟發展(GDP)不應也不可再作為衡量人類生活水平的指標,人類已經不能承受加速破壞生態的後果。人類首要的工作,應當理解社會已經擁有充足的資源,造出的「餅」已經夠大,我們的工作是立刻從現有的「餅」進行民主再分配,而不是盲目的過度發展。

改變結構 讓生產合乎自然

同樣,香港現有的土地儲備和房屋數目已經超過我們的人口需求了,政府的工作如果可以好好研究新界的棕地分配,同樣可以紓緩住屋少和小的問題。在今天海平面上升的威脅下,依然堅持建人工島這種破壞海洋生態的龐大工程,除了某些工程地產界別得益,也是一種對以往的賣地發展主義毫無批判的思維固執,我們的政策目標如何保障包括環境的公共利益?

再回到分配不均的問題,香港的貧窮劏房戶每晚面對熱夜問題,在三四十度的高溫下生存,念力抗熱,諷刺的是大商場的冷氣卻冷得嚇人,全因香港商用電費是累退制,用得愈多愈平,間接鼓勵能源消耗和浪費,違反市場邏輯,更加速排放。齋藤提倡「共享」(common)的概念,重新審視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必需品,例如乾淨食水及在適當氣溫工作生活,都應該是所有人共同享有。 政府應把相關的生產資料民主和公民擁有化,不應因經濟拮据而無法獲取資源。這也是齋藤認為唯一可以修復裂痕的方法——徹底改革勞動的領域,讓生產合乎自然的循環。

主張Degrowth,徹底改變固有社會的政治經濟結構,在昨日和今天的香港都不太可能。但面對如此嚴峻的狀况,在現有的體制內外,又如何跳出固有的發展邏輯,創新地思索真正的未來生活問題?香港在大灣區如何突圍?我們能建比深圳更大的商場?未來的香港,我們追求的又是怎樣一個城市?齋藤提出的質疑,可能為香港繽紛塘水滾塘魚的尷尬帶來一個契機,讓我們反思現狀,展望人類的前路。

文˙何宇霆 胡嘉明

香港中文大學香港亞太研究所

社會創新研究中心

編輯•利永倫

fb﹕http://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相關字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