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話題:波蘭選舉,如何影響俄烏戰爭?

文章日期:2023年10月15日

【明報專訊】俄烏戰爭已進入疲勞期。援助烏克蘭對抗俄羅斯,曾經是美國民主與共和兩黨的共識,今日已現分歧。歐盟對烏克蘭的支持目前仍堅定不移,畢竟戰場就在身邊,俄國一舉一動都牽涉歐盟成員國的利益。因此,今日(10月15日)在波蘭舉行的議會選舉尤其引人注目,其結果不僅關乎波蘭的政治取向,波蘭與歐盟的裂痕會否進一步擴大,亦關乎俄烏戰爭的走向。畢竟,150萬烏克蘭難民如今就安置於波蘭境內。然而,最近波蘭與烏克蘭已因糧食進出口管制問題出現矛盾,「親歐派」還是「反歐派」當選,勢必影響波蘭對烏克蘭的支持力度。

1989年,波蘭脫離共產陣營,轉向民主制度,採取多黨制,由多個政黨組成執政聯盟。2015年,右翼的法律與公正黨(Law and Justice)贏得大選後,以多數黨姿態執政至今。民調顯示,本次選舉中,法律與公正黨的支持率僅以微弱優勢領先於最大的反對黨公民綱領黨(Civil Coalition),選舉已進入割喉戰。為了再度執政,法律與公正黨決定大打反德牌,嘗試重新喚起波蘭民眾對二戰中納粹暴行的創傷記憶,抹黑親歐盟的政治對手,將選舉變成一場對德國及其主導的歐盟的道德控訴,最大程度地動員選民。

執政黨打「反德牌」喚二戰記憶

法律與公正黨是所謂的「反歐派」,年齡較大、居於鄉村,有仇外情緒是其選民的特色。黨魁亞羅斯瓦夫‧卡欽斯基(Jaroslaw Kaczynski)是當下波蘭最有影響力的政治人物,儘管行政職務只是副總理,卻是幕後的實權人物、國家政策的實際制定者。路人皆知,此人是一個政治動物,對美色、財富、享受毫無興趣,惟熱中政治,視權力為一切。他自視為波蘭的化身,相信凡是對他有利的,即對波蘭有利;凡是對他不利,亦對波蘭有害。此人政治嗅覺敏銳,政治手腕高明,為了目的常不擇手段。這次,他祭出的選舉法寶之一,就是代表520萬受難的波蘭公民,要求德國賠償1.3萬億歐元巨款。早在去年9月德國入侵波蘭83周年之際,法律與公正黨主導的波蘭政府已開始打德國牌,要求賠款,為選舉預熱。對此,德國一再表示,「戰爭賠償問題已經終結。在1953年,波蘭已放棄進一步賠償的要求,且多次確認」,並建議波蘭接受此一事實,「這對今日的歐洲秩序而言,不啻是一個重要基礎」。80多年後的今日,波蘭是否仍有向德國索賠的權利?波蘭人只是戰爭的受害者嗎?如何追究戰爭責任、實現轉型正義?

不妨先回顧一下波蘭那段痛史。1939年8月23日,蘇德簽訂《互不侵犯條約》。一星期後的9月1日,德國閃電式入侵波蘭,空陸兩路迅速展開大轟炸。9月17日,蘇聯亦從波蘭東面侵入。10月6日,蘇德佔領波蘭全境,平分其國土。該戰役中,波蘭軍人死亡高達20萬人,大量平民亦在無差別轟炸中死亡。

蘇德暴行

蘇德都將恐怖暴力對準波蘭的精英。在蘇佔區,波蘭的軍事將領、政治人物、企業家、官員及商會、宗教領袖,都被集體逮捕。在震驚世界的「卡廷森林屠殺案」中,蘇聯殺害了兩萬名波蘭軍官。1940至1941年,逾百萬波蘭人,無分階層、民族,只要蘇方認為「不可靠」,即流放至西伯利亞及中亞,大量人口亦因惡劣環境和集中營的強迫勞動而喪命。

納粹暴行則更令人髮指。從1941年德國入侵蘇聯並佔領波蘭全境,至1944年暴行波及到波蘭所有人口,教師、神職人員、工程師及律師等大量波蘭精英被關入集中營,遭集體屠殺。280萬波蘭人被送至德國,淪為勞工。20萬波蘭兒童與父母骨肉分離,住進納粹家庭,旨在成為純粹的「雅利安人」。在波蘭,只要有一個德國人被殺,納粹將殺死一百個波蘭人,以儆效尤。無論城鎮或農村,波蘭人被納粹公開絞死或槍殺,見怪不怪。遭遇最慘的還是被誣為「低級人類」(subhuman)的猶太人和吉普賽人。戰爭甫一開始,即遭暴力虐待,關入猶太人居住區,忍飢挨餓。華沙的猶太人居住區居然塞入了45萬名猶太人,他們被關進奧斯威辛等集中營,實行種族滅絕。

二戰後的波蘭成為蘇聯衛星國,採社會主義制度,國土、疆域、人口、地緣政治皆發生巨變。其人口組成從戰前波蘭人與大量猶太人、德裔、烏克蘭裔人口混雜的多民族狀態,轉而為波蘭人佔絕對主體。1953年,在蘇聯操控下,民主德國割讓部分土地予波蘭和蘇聯,作為交換條件,波蘭人民共和國亦放棄向民主德國索取戰爭賠償。然而,1989年民主化之後的波蘭,認為社會主義時期的很多政策並非由波蘭人獨立做出,凡不符合當下波蘭國家利益的決策,政府一概不予承認。

波蘭人不承認的歷史

波蘭不承認的,還有波蘭人在納粹佔領時期曾參與迫害猶太人這一事實。歷史研究證明,猶太人遭遇種族滅絕時,很多波蘭人並未伸出援手,有的趁機敲詐勒索,有的向納粹告密,甚至有極端右翼民族分子參與屠殺猶太人的暴行。當然,波蘭人對待猶太人的態度亦事出有因。根據當時納粹的反猶宣傳,凡是幫助猶太人者都將被處以極刑。這種嚴苛法條,還有令人窒息的恐怖氣氛,都是波蘭人對猶太人的遭遇無動於中,甚至淪為幫兇的歷史原因。歷史證據亦顯示,二戰中所有納粹佔領區的非德國人,迫於時勢,皆扮演過多重角色,既有受害者、救助者,亦有納粹幫兇,波蘭人自然不會例外。

波蘭今日已為民族主義,甚至民粹主義所裹挾,其建構的二戰論述,強調波蘭人是戰爭的最大受害者,完全否定波蘭人曾加害猶太人這一事實,此種論調也成為當下波蘭政權的執政合法性來源。他們宣稱,波蘭人在二戰時期已盡其所能幫助猶太人,倒是猶太人為了一己之私,互相告密,配合納粹對自己人的迫害。因此,波蘭人一直是抵抗納粹德國的愛國者,沒有一個波蘭人曾淪為賣國賊。對此有任何異議,都是反波蘭(anti-Polish)行為,必須譴責並追究責任。2018年,波蘭甚至通過法律,控制集體記憶,懲罰異見者,旨在確保「波蘭人是二戰受害者,以及抵抗納粹德國的愛國者」成為唯一的「真理」。

訴諸歷史,通常不為過去,而是服務當下的政治需要。如今選舉白熱化,只要能獲取選票,卡欽斯基不惜將「親歐派」反對黨黨魁唐納德‧圖斯克(Donald Tusk)貼上「德國走狗」的標籤,痛斥德國將歐盟變成邪惡的「德意志第四帝國」,如果反對黨當選,波蘭將喪失主權,聽命於德國。至於賠款,他當然清楚不會有任何結果,但仍堅持要求德國賠償,據稱「不為金錢,只為波蘭的尊嚴」。

儘管德國是否該對波蘭賠償,仍有爭議,但二戰後德國能重新成為受尊重的大國,端賴其勇敢面對真相,承認戰爭責任。波蘭在內的東歐國家在二戰的遭遇固然值得同情,但如果不能走出視自己為戰爭受害者的自悲自憐情緒,勇敢面對歷史上的反猶行為,恐怕很難獲得國際社會尊重。法律與正義黨此次不僅不願反思,反而訴諸民眾恐懼情緒,大打反德牌。儘管只為選舉一時需要,但此舉既影響波蘭的國家形象,亦會將戰後逐漸癒合的波德傷口再度撕裂,破壞歐盟團結,亦會增加俄烏戰爭的變數。

文˙毛升

編輯•利永倫

fb﹕http://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相關字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