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在城市規劃中,經濟考量是重要元素,而這往往與保育背道而馳。阿聯酋作為石油出產國,在被國際媒體污名化的背景下,及迪拜商業掛帥的印象影響下,其首都阿布扎比的發展似乎傾向另一面向,盡力保留國家首都的氣派及風貌。
從城市各處可見阿布扎比致力保留自然生態、阿拉伯文化以及穆斯林宗教色彩。近年當地政府投放大量資源發展的薩迪亞特島文化區(Saadiyat Cultural District)即例子之一。
這個位處阿布扎比與迪拜之間、面積接近27平方公里的自然島嶼——薩迪亞特島,「Saadiyat」諧音與阿拉伯語中「幸福」一詞類似,文化區將匯集文化活動場所、住宅區、自然生態於一身。
除了多個博物館即將落成,薩迪亞特島上還設有亞伯拉罕宗教公園(Abrahamic Family House,又譯亞伯拉罕諸教之家)、紐約大學阿布扎比分校,以及多個住屋項目,而鄰近的阿爾朱拜勒島(AI Jubail Island)上,有佔地5000公頃的紅樹林區域。
亞伯拉罕宗教公園
灰白色的外觀,3座方形建築聳立,現代感十足,乍看想不到是一個神聖的場所。亞伯拉罕宗教公園容納了從亞伯拉罕先知源流下來的宗教,園區中包括穆斯林的艾哈邁德.塔耶布顯赫清真寺(Eminence Ahmed El-Tayeb Mosque)、基督教的聖弗朗西斯教堂(St. Francis Church),及猶太教的摩西.本.邁蒙猶太教堂(Moses Ben Maimon Synagogue)。中庭平台貫穿3個聖殿,並有常設展覽介紹各教特色。公園由英籍加納裔建築師David Frank Adjaye設計,他認為建築應是「供奉」及展現人們理想世界的場地——那是一個包容、接納及可持續進化的空間。受到2019年由兩大宗教領袖簽署的《人類博愛文件》(The Document on Human Fraternity)啟發,整個建築群提倡宗教共融,主張人們之間不論宗教及種族的連結。先從那充滿願景的理想世界抽離,園內建築物的確很「instagrammable」。走在園區中,簡潔的幾何建築在藍天襯托下,陽光散落一地形成有趣的光影。即使沒有宗教信仰的人,在光影間漫步思考人生,也是一趟宜人的建築體驗。
羅浮宮阿布扎比分館
位於亞伯拉罕宗公園西面,飛碟形的建築是早於2017年落成的羅浮宮阿布扎比分館(Louvre Abu Dhabi)。建築師Jean Nouvel的設計回應當地炎熱氣候及穆斯林文化。頂部「飛碟」重7500噸,與巴黎鐵塔金屬結構重量相若。興建期間曾傳出因過重問題加劇地面沉降,幸好調整物料後終解決問題。飛碟的形狀參照穆斯林的圓頂建築,天花通風設計,鏤空形狀亦受穆斯林文化中常見的星形圖案啟發,除了有散熱功能之外,散落在地上的光影亦構成別致的畫面。整座博物館呈現出的未來感,也容易令人聯想到巴黎本館的設計,兩者皆與傳統概念中博物館,專注古文明研究的定位有強烈對比。阿布扎比分館的建築,應用的文化元素雖然看似直接,但整個建築物不論視覺上及體驗上,都感受到建築團隊的心思。
即將落成的博物館群
島上尚未落成的有自然歷史博物館(Natural History Museum)、古根漢美術館(Guggenheim Abu Dhabi)及扎耶德國家博物館(Zayed National Museum)等,皆由國際知名建築事務所主理。自然歷史博物館佔地逾35,000平方米,由麥肯諾建築事務所(Mecanoo)設計。建築概念仿照天然岩石形成的過程,呼應博物館主旨,希望透過不同時期的自然標本,令大眾理解地球的自然進程。其館藏亮點有暴龍化石及隕石等。
知名現代藝術館古根漢美術館將立戶於薩迪亞特島。與畢爾包(Bilbao)分館類似,阿布扎比分館的建築同樣由Frank Gehry設計。外形由多個盒狀展館及半圓錐體組成,怪異又耐人尋味。半圓錐體設計具有涼亭功能,據說可減低室外溫度。其館藏涵蓋1960年代至今的藝術作品,以此觀照中東地區的藝術進程,為大眾提供另一視點去理解現代及當代藝術,平衡西方主導的藝術論述。
最為矚目的有扎耶德國家博物館,向阿聯酋國父扎耶德.本.蘇丹.阿勒納哈揚(Sheikh Zayed bin Sultan Al Nahyan)致敬。作為一個成立僅半個世紀的國度,需要打造地標去塑造國家身分。此重任落在設計香港國際機場的福斯特建築事務所(Foster + Partners)身上。國父扎耶德是馴鷹愛好者,而馴鷹也是阿聯酋的傳統運動。因此博物館建築外形參照了鷹翅膀的形狀,由幾座弧形的太陽能熱塔組成。底層外觀仿照沙丘設計,其展館將設展覽介紹國父扎耶德生平。建築物最高點有123米,縱然仍在興建中,其獨特外形已成為島上最搶眼的建築項目。
後記
縱然硬件齊備,軟件如文化及信仰等,是否可以由這些星級建築作品建構?可以肯定的是,和大型建築事務所合作,過程中當地官員或外判建造商之間的交流,可提升當地技術及設計品味。阿聯酋這個新國度在文化上渴望擺脫西方主導地位及保留自己的獨特性,又必須依賴外國技術支援以提升當地實力。這些大型文化基建中,政府、公私營機構,及外國建築事務所等權衡角力,令人反思後殖民主義的各種形態。在全球經濟低迷的氣氛下,可能只有中東石油國家才有此財力去嘗試各式各樣的建築項目。無論如何,筆者仍然十分好奇薩迪亞特島將來的面貌。此地是否真的可以為當地人甚至世界帶來「幸福」呢?
文:鄧芷茵
(游走阿布扎比與香港兩地的策展人,專注當代藝術及文化研究。於倫敦藝術大學取得藝術理論碩士學位,及曾於多個文化機構參與策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