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的雕塑 虛實中反照自我

文章日期:2023年10月27日

【明報專訊】一個好看的展覽應該長什麼樣子?展品琳琅滿目,抑或有打卡的潛質?塞浦路斯藝術家暨編舞家Maria Hassabi似乎並不同意。展覽「我會是你的鏡子」兩個偌大的展廳,只有3名酷似雕塑的舞者,他們極緩慢移動,引人不禁疑惑:我到底在看什麼?當我們這樣想的時候,Hassabi的設計便奏效了。

偌大的展覽空間白茫一片,燈光如自然光灑落。Hassabi來自地中海島國塞浦路斯,彷彿將地中海的陽光帶到香港。然而地面鋪上白色地氈,看起來也似一片雪地。地氈上放置兩張一式一樣的金色鏡面長椅,當觀眾坐上去時,只得面向四壁白牆,名副其實一片空白。觀眾目光不得不放在其中一張長椅上的舞者,舞者驟眼看像一件雕塑,因為她只按Hassabi的編舞極緩慢移動。然而舞者有其方向,觀眾卻隨時迷失方向而自問:我還要看下去嗎?

舞姿「慢」妙 無法走馬看花

Hassabi刻意打破舞台和美術館的框架,讓舞者走進與觀眾更親近的美術館空間,展廳成為另一種舞台;同時展覽沒有傳統靜止展品,只有猶如雕塑的舞者。唯有願意付出時間停下來觀看,才會感知舞者緩慢移動,一反當代美術館淪落走馬看花的常態。演出舞者來自香港及海外,在展覽前半部分,Hassabi還會駐場演出。

舞者雖如雕塑,但也像昆蟲蠕動。雙手本來橫掛在長椅上的她,慢慢爬上椅,好不容易才躺在椅面看着恍如無垠的白色天花,卻又再輾轉反身,甚至身體倒掛椅上,臉龐朝地。這姿勢並不常見,重力施壓在她的身體,喚她呼吸困難,臉紅耳赤。

除了長椅,雪白無垠的場地有着看似隨意放置的金色長方塊,它們倒照出觀眾的身影,有時照見極緩慢的舞者,還有一幅身體扭曲的圖像。觀眾不斷游走,不難想像還拿着手機拍攝,有時從金色鏡面隱約攝下自己的身影——無意地宛如自戀般自拍。

可是,鏡頭也無法捕捉舞者,舞蹈理應轉瞬即逝,一般鏡頭下的她卻如同靜止,無法捕捉她的緩慢移動。這就像看着時鐘,一時失神,分針頓然移動了;舞者每一寸肌肉一直鎖緊,才能緩慢展動,當我們失神,她就像頓然改變姿勢,這種緩慢的意義在現場才能感知。音響有着保護色,藏身在展覽空間,傳來的聲音覆蓋整個場域,有時恍似舞者的呼吸聲,但突然又變成一陣風聲,有時傳來像鼓、又像彈在水面的聲音,形塑了真正的沉浸式空間。

金色鏡面 神聖與庸俗

另一個展廳全是金色鏡面,兩個造型相似的舞者恍如雙生,只以日常熟悉姿態行走。她們起初背靠房間裏的鏡牆,突然踮腳而行,又再下降,好像太空人置身無重力狀態。她們走上金色台階,像時裝雜誌模特兒,擺出不明所以的姿態。

金色鏡牆貼上8張不同尺寸的舞者照片,都是Hassabi在工作室編舞時拍攝,在現場模糊現實與倒影的界線。因為同一時間,兩個舞者恍如分身,然而她們的倒影又在鏡中,加上那些模糊的舞姿圖像,將真實與虛幻融為一體。金色有着神聖和永恒的宗教意味,同時又有着庸俗和腐敗的銅臭味,當觀眾意圖以手機鏡頭捕捉舞者,他們和舞者的身影均倒照在金色鏡面,彷彿說明所有人的自我形象也是一體雙生。

■Maria Hassabi:我會是你的鏡子

日期:即日至11月26日(周一休息)

時間:上午11:00至晚上7:00

地點:中環大館賽馬會藝方3樓展廳

網址:bit.ly/3RRazqH

文:嚴嘉栢

編輯:林曉慧、何詩韻

設計:賴雋旼

電郵:friday@mingpao.com

[開眼 藝述速遞]

相關字詞﹕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