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身同塵 覓見舞者光芒

文章日期:2023年11月03日

【明報專訊】「和其光,同其塵。」《道德經》說要藏匿自身光芒,融入塵世之中。「那是以前,但是現在有時候講『和光同塵』也是需要嗎?」編舞家桑吉加想起近日以巴衝突,更難認同「和光同塵」的概念。由於不理解,他一直將疑惑放於心裏,遂放大「光」和「塵」兩者,創作《和光同塵》向另一個方向提問:「我們在大宇宙的概念下都是塵埃,那我們的光在哪裏?」

下午時分,慵懶的陽光穿過百葉窗的空隙,灑落在房間裏;中午時分烈日當空,刺眼得叫人睜不開眼來;城市當代舞蹈團(CCDC)駐團編舞桑吉加觀察到光也有很多種,當然還有人心裏的光,「那些東西(光)都是我們的肢體可以表現得很具象,可以看到」。

觀眾隨意游走舞台

《和光同塵》在偌大的黑盒空間演出,桑吉加透露場地大堂已有特別裝置迎接觀眾,因為他認為整個場地也可以變成他們的表演地方,「我們不想看演出只是在劇場裏那麼簡單」。甫走進黑盒空間,同時也是走進舞台,觀眾並非安定坐在位席,他們也在舞台上隨意游走、隨意觀看舞者,每個人觀看的角度都不一樣。

觀眾跟舞者隨時不足1米距離,跟平常舞台演出不一樣,舞者任何細微動作也會放大,「眼神接觸其實傳遞了他(舞者)內心的光跟你交流」。他舉例,某次排練時,突然發現不同舞者也做出抓緊或揑拳頭的動作,「(表演)氣氛有一些不一樣,它會讓你緊張,所以你突然會看見一些小的動作,像抓住這種瞬間的動作,你都會容易放大」。

舞台上的舞者將近50人,由CCDC舞蹈家和香港演藝學院(APA)舞蹈學院學生組成,「一個人做一個動作,和50個人一直做一個動作,它的力量不一樣」,就如一隻雀鳥飛過來跟50隻雀鳥一同飛過來的分別。今趟特別邀請舞蹈學院學生參與,桑吉加看中的是年輕人活力,「這是我想的另外一種光」。他續打趣道:「他(學生)開心真的是開心,傻傻的笑,那我們可以表演傻傻的笑。如果我傻傻的笑,別人感覺我是憨吧,當然讓他們活力進來。」

在觀眾和舞者如此靠近的舞台,溢出的煙霧塑造塵的氛圍,觀眾仍有可能看不清舞者,「塵埃很多的時候,你去尋找那邊的亮點,就是我(舞者)的光」。在沙塵之中存在許多不穩定因素,桑吉加認為舞蹈也是同樣,所以演出上並非真正沙塵走進舞者身體裏,但是這種想像從舞者的肢體演繹出來,喚觀眾信服。

再問「和光同塵」

與此同時,燈光恍似理所當然照進舞台,但是桑吉加「內心一個對自己編舞的要求」,是讓觀眾也看見舞者自身散發的光芒,甚或從他人的光芒照見自身的光。「舞蹈需要觀眾每個人的背景、生活、閱歷不同,從而看的、問的東西不一樣,那才是最有趣的。」最後他再問「和光同塵」:「在歷史長河當中,我們的光在哪裏?但是塵又是什麼?塵會蓋過那個光芒嗎?好像不能。因為光在天上,光在心裏。」

城市當代舞蹈節2023:和光同塵

日期及時間:11月11、14至17日(晚上8:00)

11月12日(下午3:00)

地點:西九文化區自由空間大盒

票價:$300

詳情:bit.ly/3Mi8sbS

文:嚴嘉栢

圖:主辦單位提供

[開眼 藝述速遞]

相關字詞﹕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