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證興衰:打石60載 最緊要懂看紋理

文章日期:2023年11月07日

【明報專訊】相比石礦場,香港的打石工人原來更快完成歷史使命。現時碩果僅存的打石工人魏鑑龍,在1948年跟同鄉由廣東省五華來港,當年只得18歲,「細個好窮,我無機會讀書,所以來到香港便跟同鄉去地盤做雜工,幫打石師傅準備石料」。他說當年很多石屋仔及建築工程還在用石磚,所以地盤有很多打石工人,其中打石師傅的手藝特別好,可以將石面打磨得很光滑,「有些石柱十呎八呎高,打石師傅只需在石面彈墨線,便能夠打出一條上下粗幼相同而又很圓的石柱,好難想像點做」。雖然魏鑑龍說自己的打石技術是手板眼見工夫,但細問下原來也要懂得看石紋,「如果沒有順着石紋敲鑿,邊位就好易崩同碎,打出來就唔靚,甚至打不到需要的形狀」。

魏鑑龍說以往學打石要拜師學藝,而且至少要學3年,但他從未拜師,只從旁偷學,「最緊要唔好怕蝕底,我每日都會提早到地盤幫打石師傅準備石料同溝好沙漿,收工又幫手執好工具,師傅見你聽話,多數都肯話你知技術要求較低的工作應該點做,例如將凹凸不平的石料修改成路邊的石壆、圍牆的石磚,然後我有時間就拿些石料試,老闆見我都做得似模似樣,又抵得諗,所以先畀機會我,由雜工升做打石工人」。他說那時雜工日薪只得3元,師傅有10元,而好像他這類半桶水的打石工人,日薪便有5至7元。

「以前周圍都是山,好多是就地取材」

「以前香港周圍都是山,好多工程都是就地取(石)材,所以打石工人不一定只在石塘(石礦場)工作,而人工亦差不多。」魏鑑龍說在1950年代,地盤老闆一般會搭起竹棚讓工人居住,「工人做到哪裏就住到哪裏」。工程一般可在1至2個月內完成,但他在興建香港大球場的地盤工作時,因工程規模大,不單要開山闢地,當時球場的櫈、梯級亦全部用石塊搭建,因此一住便住了幾年,「當年肯做就有工開,地盤供應伙食同有瓦遮頭,工人自己搵到水源冲涼就得,得閒也會在晚上走出銅鑼灣睇戲、飲汽水聊天,唔會餓死,但更高要求就消費不起」。

上世紀50至70年代中期,政府開展大量基建工程,又興建公共房屋,對石料需求極大,魏鑑龍說是香港打石業的高峰期,單是他有份於1958年協助籌辦的「港九打石職工會」(現已改名為「港九打石雲石建造業職工會」),最多曾有1400多名會員,「不過1978年內地改革開放後,因為深圳的石料同人工都便宜,所以建築公司都開始入口石料」。他以路邊石壆或墳墓的石碑為例,以往鋪石壆時要打石工人現場改石,後者則要打石師傅打磨光滑及在表面刻字,但自內地改革開放後,建築公司只需提供尺寸等要求,就能直接從深圳買到成品,到貨後便可找雜工鋪砌及安裝,建築成本大減,打石工人的生計自然受損,很多工友迫於無奈轉行,工會亦開始沒落,「就算後來將工會名字加入雲石行業也沒有用,因為根本沒有新人入會」。魏鑑龍說由於工會已沒有發揮空間,加上自己年事已高,所以在7、8年前已辭去工會職位。問他可會覺得無奈?他笑說社會要發展,自然會淘汰舊人舊事,沒有什麼可惜不可惜,正如現在也有很多行業的員工被機械取代一樣。聽到魏鑑龍這麼一說,記者忽然想起ChatGPT、Bing,還有來勢洶洶的Bard,不知屆時自己能否像他一樣看得開?●

相關字詞﹕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