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雙展指標意義 戰亂陰霾 藝壇黯然失色

文章日期:2023年11月15日

【明報專訊】今年是第20屆倫敦版Frieze藝術博覽會,亦是第15屆倫敦版Pavilion of Art and Design收藏展的紀念之年,兩個展會在藝壇有一定的指標意義。但隨着俄烏戰爭,和開幕前發生的以巴衝突,究竟會為這兩個國際級展覽帶來何種衝擊?

先談談這兩個展覽會以外的周邊觀察。每年兩展覽會舉行期間,亦是各大拍賣行舉行拍賣的高峰時期,而Damien Hirst的作品是其中最多人易手的藝術品之一。在展覽會同期舉行藝術品拍賣的Christie's、Sotheby's及Phillips,總成交額均比去年稍為下跌,背後可能是受到英國脫歐的餘溫影響,而戰事連連亦影響到收藏家的購買意欲。

藏家購買意欲受影響

這種氣氛亦影響到倫敦版Frieze。今屆大會為了帶來新氣象,新增了Artist-to-Artist項目,找來8個知名藝術家如Olafur Eliasson、Tracey Emin、Simone Leigh等,讓他們各自 推薦8個藝術家如Fabian Knecht和Deborah Anzinger等,在場內舉行個展。而Frieze作為英國近年重要的名氣場,亦有不少明星如Emily Blunt、Kim Cattrall及Andrew Garfield等出席。與上屆一樣,不少品牌也在場內擺展,除了往屆參與的Breguet腕表、Royal Salute威士忌和illycaffè咖啡外,今年新增的有美妝品牌如POIRET、Dr. Barbara Sturm,為主辦單位開源。不少藝廊除了展出作品外,亦加入making-of元素,讓觀眾能更立體地了解藝術家,如Frieze Masters展區中,Pace Gallery代理的Arlene Shechet便以Studio為主題,呈現創作背後的調配色彩及塑造作品質感的過程。

最高成交金額下跌

今屆Frieze有不少成交,但最高成交金額比上屆低。整體藝廊亦以較為安全的畫作及已成名的藝術家為主。最佳例子,該是於Gagosian展出的12幅Damien Hirst新作The Secret Gardens Paintings系列,展出前已全數賣出。相比他的早期作品,新作無疑地少了以前特有的視覺衝擊而相對失色,但他能看到在動盪時期畫作是較穩建的投資項目,算是聰明地迎合局勢。場內看到的作品,大都出自耳熟能詳的藝術家,如Tracey Emin、現於倫敦有回顧展的Marina Abramović等,大有為市場鞏固投資氣氛之勢。

藝術作品會成為時裝的靈感,而藝術亦受到街頭的古怪及寬鬆文化(relax culture)影響。今屆不少參展藝廊也推出較為怪雞的作品,當中也受到時裝啟發。其中最能代表到這種現象的該是在Lehmann Maupin畫廊展出、出自Mandy El–Sayegh之手的Piece Painting (Free Association, Blue Skies), 2023,作品用上Gucci標誌,以及Erwin Wurm的Hurry(Bag Sculptures), 2023,便有一個疑似Bottega Veneta的手袋。但相對上屆,怪雞的作品相對少,亦令今屆的趣味較低。

設計收藏品市場比藝術品熾熱

相比之下,倫敦版Pavilion of Art and Design(下稱PAD)所受的影響較少,今年新加入的13個單位,包括有曾參與The Collectible Fair的Objects With Narratives,以及在米蘭設計周大放異彩的Galerie Philia,相比之下設計收藏品市場比藝術品熾熱,除了深受多個新設計博物館開幕的影響帶動巿場,亦因為英國本身以設計收藏品為主的藝廊相對少,令倫敦版PAD更具吸引力。但不計設計收藏品及藝術品,英國的展覽會其實受到脫歐的稅制影響之餘,亦受到緊隨其後於巴黎舉行的多個同類型活動如Paris+ par Art Basel,及今年新增的Design Miami Paris帶來的市場壓力,也預示英國同類展覽及拍賣會市場需要思量如何力保市場地位。●

文:Dawn Hung

美術:謝偉豪

編輯:陳淑安

facebook @明報副刊

電郵: feature@mingpao.com

相關字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