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斯陸】當你變成一張地圖

文章日期:2023年11月17日

【明報專訊】奧斯陸雖小,但文藝活動卻多得很,音樂會特別多,不輸蝕其他歐洲城市。原因很多,離不開奧斯陸的社群普遍愛文藝,消費能力高,願意花費在文藝娛樂。不過,城市最不足的,是缺乏一個陣容強勁兼有視野的電影節。

數到城內最具規模、歷史最長的電影節,應是正舉行的Film fra Sør。電影節名字的意思是來自南方的電影,電影節就是播映「南方」電影。但哪裏是「南方」?這裏「南方」指的是非洲、亞洲及拉丁美洲,都是北歐人不熟識、較陌生的地區。

這個粗疏的分野方法,應是建基在經濟角度上南北分歧的概念,與東西方二分法的思維接近,特別易助長二元思維,容易產生像東方主義等讓人物化其他文化的問題。所以坦白說,電影節Film fra Sør選片沒甚特別,只是將不同邊緣地區著名出色的電影放在一起,頗為守舊。

最近在公司上的小事很切合這思路。開會上遇到新同事,他們建議每人分享吃過最奇怪的食物,結果是人人都爭着分享在亞洲或非洲吃過的「怪」東西,其中一人說在香港街邊吃了一個像鞋一樣的炸物,因為檔主不懂英語,所以最後連吃的是什麼都搞不清。

這件小事,不屬歧視,但這正反映不少北歐人(或是任何人)都有的簡化思維:將所有不熟識的歸為一類,視為奇怪,南方又好,東方又好,全因你的長相及出身而被歸類為「異類」,再多的人性,再多的共同特質,大家都會忽略。

改變二元思維

這讓我想起最近BBC上看到的In Conversation訪問節目,訪問日裔英國女唱作人Rina Sawayama。訪問其中一主題是英國的種族歧視,她分享作為一個日本人在英國成長看到的歧視問題。其中提到她發現大家與她的互動總是不同,在社交場合,其他人的談話話題總會是身邊發生的種種,談天氣,談喜歡的事,寒暄問暖。但陌生人與她談話的內容卻完全不一樣,再多的都是有關日本,有關她的出身,有關他們如何喜歡日本,在日本旅行的點滴……她當然感到沮喪。她交出精闢比喻形容這個情况:她發現自己不再是一個人,而是一張日本地圖。

不難怪為何Rina Sawayama能交出這樣尖銳的觀察。她2020年大獲好評的首張專輯Sawayama是一張極具個性與社會批判性的專輯,其中一單曲STFU!的MV正正就是這個被異類化的故事:難頂扮嘢英國男生在約會中不斷拋書包,扮自己如何熟識愛慕日本文化及美食。但事實他只視Rina Sawayama為日本地圖,借她來擦存在感。所以STFU!正是她的心聲:她要叫這些空洞的人STFU(收×聲)。

Rina Sawayama初出道已引起廣泛迴響。雖然她擁有英國居留權,住了廿多年,但因為她沒有英國護照,所以她的專輯未合資格在英國最具影響力的音樂獎項Mercury Prize中被提名。她公開表示沮喪失望,表明她不同意獎項對英國人的定義。報道一出後,2021年獎項便改變規則,讓任何英國居民參與。

是的,要改變二元簡單思維,最重要的,還是要親身行動,這才有機會讓世界不再將不熟識的人與物視為奇怪異類。

文:陳Damon

長居奧斯陸,心卻在四海

借消費世界各國文化,提醒自己活在當下

[開眼 大都會文藝誌]

相關字詞﹕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