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每次搭天星小輪,面對兩岸高樓大廈的景色,總是讓人百看不厭。在正經八百的建築群中,有一幢佈滿密麻麻圓窗,感覺極科幻也帶點摩登,它曾是全港最高的摩天大廈,即使後來被其他高樓取代,其標誌式的圓窗建築,依然叫人眼前一亮。每個人對這幢大廈的稱呼也有不同,有稱它為康樂大廈,也有人叫其英文名字Jardine House。如何稱呼不重要,重要的是它曾是一代香港人的集體回憶。今年是大廈落成的50周年,有興趣走入大廈心臟,細讀它的故事嗎?
受太太啟發設計圓窗
最近途經怡和大廈,發現1樓和地下都正舉辦公眾展覽,分別是「圓緣半世紀」及「怡和大廈50前行——又一山人攝影日常」,皆為慶祝怡和大廈50周年而設,是本地少數以單一建築為題材的展覽。「圓緣半世紀」以怡和大廈歷史為主,展品包括置地公司歷史檔案部首度展出的17件藏品、舊照、立體模型、設計圖、視像等,立體地呈現其歷史,既讓老一輩緬懷昔日的威水史,也讓新一代重新了解本港城市發展的里程碑。
怡和大廈原名康樂大廈(1988年易名),於1973年在「新填地」(第二期中區填海計劃)建成,方柱體的甲級商廈加上圓窗的劃時代設計,是當時國際建築佳話。建築師木下一最初的圓窗構思,全因太太不解他設計的窗戶總是方形很乏味,結果一言驚醒,啟發他創作出維港沿岸這一個獨特的標誌。怡和大廈更是本港首幢摩天大廈,曾是全港以至亞洲最高建築,開啟摩天大廈群的時代,吸引市民及遊客專程來朝聖,在社交平台有網民分享以前在怡和大廈返工,非常自豪。
多項威水史 「蜘蛛俠」也爬過
怡和大廈威水史陸續有來,例如它曾擁有亞洲速度最快的升降機、最大的空調冷水機組,亦曾是《蜘蛛俠》(1981)電視電影取景地。還有,怡和大廈亦是早期中環天橋系統網絡的一員。當年眼見干諾道中的大馬路阻隔了怡和大廈和德輔道中一帶大廈的往來,置地公司便興建一個橫跨干諾道中的行人天橋系統,連接怡和大廈和郵政總局等建築;後來多家發展商及政府再發展出多條天橋,延伸至中上環多個主要地標,如交易廣場、置地廣場、中環碼頭、上環碼頭等。這個完善的中環天橋系統,讓我們不用日曬雨淋,方便地前往各個主要商廈。
公眾展覽的資料始終有限,想更深入了解,不妨報名參加免費特備導賞團,深入認識更多秘聞——例如大廈外牆原本是舖上紙皮石,直到1984年才改為採用鋁板。展覽讓年輕一輩深入認識建築背景,也讓上一代回味當時歷史。惟記者在現場感覺展示板的字體太小,如果大一點就更方便閱讀。
中秋夜「圓窗」出走
了解完歷史,可前往樓下觀看「怡和大廈50前行——又一山人攝影日常」。這裏的展品人情味濃,由本港著名藝術家又一山人(黃炳培)花了半年拍攝,捕捉怡和大廈的獨特面貌,以及人與大廈之間的故事。「我以我的眼光看這座大廈,或者參與這座大廈背後的人,包括建築師、平面設計師,或者一個路人甲的香港人。」對於生於1960年的他來說,怡和大廈是童年時的標誌建築,當年無人不識:「它是全香港、全亞洲最高的大廈,非常iconic。當年的鐵板日曆,通常都是model、明星,有個版本是這座大廈。」
他分享相片中不同人的故事和回憶。有律師行長年租用此地,認為圓形窗好風水;也有置地公司資深員工認為怡和大廈一直陪伴成長,就如人生中的燈塔;更有「怡和忠粉」分享其憧憬,這個粉絲是又一山人在拍攝時遇上的廣告圈朋友陳大仁,酷愛火箭的他,小時候覺得連火箭都不及這座全亞洲最高的摩天大樓高,於是當年便砌了一支火箭模型來紀念此事。為了今次展覽,他重新製作火箭模型,跟怡和大廈合照,重現小時候的憧憬。
又一山人發掘大廈的不同面貌,例如從天台拍攝出浮游感覺,又通過圓形玻璃窗與對面大廈的玻璃窗反射,拍攝出相映成趣的情境,或將雲石地板拍攝成像中國山水畫的畫面。最有趣的是一幅月圓夜景相,他解釋是在中秋節晚上等了多個小時,拍攝出圓月與一排圓窗並排的畫面,恍似一個圓窗走出了大廈一般。展覽尾聲,有一幅作品將大廈圓窗塗上紅白藍三色,令人聯想到又一山人《紅白藍》系列,遠看還會看到「HK >>」的文字,是藝術家對香港繼續前行的一份祝願。
怡和大廈
建成年份:1973年
高度:178.5米
層數:52層
圓窗:1748扇
建築師:巴馬丹拿公司合伙人木下一
註:1988年前稱為康樂大廈
「圓緣半世紀」及「怡和大廈50前行——又一山人攝影日常」展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