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工藝共生 支撐一門新本領

文章日期:2023年12月01日

【明報專訊】2023年《施政報告》的來年日程包括「香港時裝設計周」。「設計」是寫明白的重點,其後,被隱形了的「工藝」其實也是必要。如同時裝依仗布藝、紙樣、裁縫等傳統技法,設計產業離不開工藝。香港設計節deTour策展人利志榮、陳韻淇、Stickyline(黎意雄、梁子程)把這年主題定為「新本事:設計、未來、新工藝」,恰想拔掉設計師和匠人之間的隔阻,讓公眾和業界了解二者能在建築、家具、編織、飲食各交疊場域裏成為協力者,共同振興本地製造網絡。

辭典給出的「工藝」定義之一是:將原材料或半成品加工成產品的工作、方法、技術。設計與工藝的界線從來微妙,素材、過程、手工或機械等劃分條件並無絕對。該如何把新出現的設計思維倒進古遠留下來的工藝結晶難以一言概說,但承續那些技藝確是迫切。陳韻淇直截了當說,已經沒太多時間留給見學之人,「工藝需以年計的經驗浸淫,無可能像AI software般上幾堂就學會。可能30年之後我們還有些工藝大師,但再遲一點,某某師傅離世了,就什麼都沒有了」。

展內20個項目對工藝與設計的攜手比例各有詮釋。例如,「雀/籠/撚」側重記錄往昔製雀籠的竹工技法;「縫補.連結.故事」着力以說故事的刺繡來翻新舊物價值;「種.未來」全新創製花藝載體,讓植物不抓附泥土也能生長。利志榮指,如此雙向互動,解釋了設計節用「新本事」概念總領的因由——工藝彌補設計在技術面和精神面的不足之處,設計幫助工藝在當代環境生存,兩者合一方支撐起一門簇新本領。

「生物機」開展全新商業模式

工藝指向物料的有效運用。這次deTour重新統整的在地資源十分亮眼,就像「同枱賞食」展示了蘿蔔、蜂蜜、菇菌、水果等原生食材被加工的可能,Plant Matter研究以芒草、露兜、細葉榕等本地植物製作櫈子,我們的城除爬滿混凝土和水泥,還有整座山林整個海灣的天然物產。

策展人邀請荷蘭團隊Biobased Creations裝置的房間Craft by Nature,進一步陳述了在地「生物機」(biomaterials)於設計前沿的潛力。工作室創辦人之一Lucas De Man和總設計師Pascal Leboucq說,生物機可廣泛製成不同應用的原材料,自然物如植菌、木材,循環物如污水、廚餘,皆可在使用期限過後以永續方式回歸自然。繞進元創方庭園,只見四面牆壁被掏空、拆開的一方樣本廳內,Nature Building Kit在正中央列舉40種環保建築物料,周遭花圃種了一圈植物,半空架着類型各異的製品:靛藍蠟染的樺木矮椅、菌絲和木絲的燈罩、柳樹編織的手籃……把歐洲例子倒模於亞洲的不一環境沒有意思,兩人在是次deTour委約裏與多名本地設計師合作,用料全選上本地作物,為的是讓展品切實成為香港日後的綠色商品範本。生物機較昂貴嗎?全球高舉循環型經濟的大勢下,是時候破除這迷思。Lucas預估,不可再生能源如原油的價格攀升,加上碳排放關稅的持續實施,將使生物機和非生物機的價差愈來愈小,比方在荷蘭,用兩者來蓋房子的造價已差不多一樣;在他們構想中,這批產品不但能投入工廠大規模量產,更能於損壞後供買家以另一形式重新賣出,可謂一套全新的商業模式。

在Lucas和Pascal看來,香港密佈摩天高廈的狹窄侷促街道顯現了通風、供氧的生物機建築需求,而9月的「500年一遇」雨災,亦揭示了極端天氣對香港人來說已無可逃避。《香港氣候行動藍圖2050》訂下2035年前要做到2005年一半碳排放總量,即約2000萬公噸的目標,然而,觀乎2021年碳排放總量仍達3470萬公噸,似乎尚有一段急趕距離。問兩人,該怎樣令遠離鄉野的城市居民萌長可持續意識,他們答,沒有什麼比一個五感經驗齊全的有機空間更觸動人心。工作室在2021年荷蘭設計展陳列了The Exploded View Beyond Building的生物機樣本屋和The Growing Pavilion的菌絲體篷頂,一切可碰可摸,實在地告訴公眾這些材料將承托起世界的未來。雖然Craft by Nature不及往昔裝置般大型,但那些活生生的植物仍有其力量,如同Pascal笑說佈展時有蝴蝶飛來,Lucas記得元創方有餐廳人員好奇地觸摸葦草,只有人與生態真正連結才能實踐低碳生活。

回到工藝的題目。對Biobased Creations而言,那是一股與自然共生的熱情和技術。Lucas如此歸結:「熱情在於作為人類,你選擇成為未來的一部分,而非世界的毁壞者……技術是將嶄新的科技與古老的知識結合起來,讓人們重新接觸大自然。」

「香港樹」天然邊扭曲 創作空間更大

僅僅認知並不足夠,如果要於工藝和設計場域暢通使用在地資源,還需數據化和系統化的整理。MADE創辦人翁泳恩和李建誠、計劃開發人呂妙敏在「天然邊」(live edge)項目裏以木匠眼光審視這城,多番強調建立一個香港木資料庫的重要。

日夜被大量廢棄的木幹資源,包括建樓前的砍樹、颱風天的塌樹等。回收並不容易,如數月前10號風球蘇拉過後,塌樹被工人鋸斷成一截截,民間就曾鬧出應快速清理災後現場抑或完好保存長木塊的爭議。翁泳恩認為,木材資料庫的巨大價值,在於提供樹種識別和用途的索引,「外判商工人其實沒有知識去判斷,這棵樹是否用得着先放一旁,是否能亂斬完送去堆填,還是留給農場做生物堆肥。我們需要有植物學知識的專員去告訴他們哪些行、哪些不行,或者提供一本指南書給所有外判商 」。即便MADE團隊過去協同理工大學分析、測試,政府亦在2021年成立了園林廢物回收中心 Y·PARK,蒐集到的參考材料仍非常匱乏。在台灣或日本,林務相關部門皆設有原生樹木的推廣及媒體平台,相較之下,過百種的香港常見樹,目前只有20多種被詳細記錄。翁泳恩說,不是不想持續研究,只是真的沒資源作較專業的實驗和記載。

既然數值補完暫不可行,那麼,先從另一層面推動公眾對「香港樹」的認識。MADE放置在deTour的「天然邊」重新敘述、定義「香港樹」,給予了資料庫一個意義軸心。「香港樹」概念本來攙雜而模糊。呂妙敏回溯歷史,港英政府在二戰時為戰略考慮,伐除了大片原生樹林,戰後則為盡快復育,引進了不少與本地生態系統不太融和的外來品種,譬如,展內的白千層來自澳洲、銀合歡來自南美。而天然邊,那樹幹年輪最外圈的淺色部分,造就了香港樹統一的特色——香港樹因陽光照射稀少、植距過分擠密等市區生境,其天然邊比其他地區的木材更為彎曲。天然邊總因不符合色、質、紋的木材要求而被木匠棄掉,MADE大膽發想:能不能設計一些天然邊的木家俬來標識「香港製造」?由於尚未摸清楚不同樹種的天然邊特性,故這次展覽只把它們扭擺成懸在半空的木鳥裝飾,或用於抽屜門板等非結構的家具部件。翁泳恩相信,天然邊創作擁有更大的發揮空間,「它們愈扭曲,愈獨特,不會有一模一樣的木板。這對一棵樹來說當然不健康,但其實都是一種生長形態,人們很能見到樹如何在香港這個掙扎的環境裏長大」。

這年deTour感覺特別紮實,或是因為承續傳統的工藝為設計嵌入了一層層經年累月的過去維度。想來,我們應珍視的在地資源除了豐厚的大自然,還有木匠、裁縫、白鐵工等人保存在其身體內的手藝記憶。設計不是推翻或革新什麼,只是想讓工藝抓着一股前行的生命力。就像黎意雄指,把舊工業、舊工藝統統形容為「夕陽」的說法很難聽,「我覺得不用特別去搞保育,只要一直運作就可以了。設計和工藝其實不一定分得這麼開,設計師有很多項目能邀請工藝的介入,讓工藝保持運作」。

deTour 2023 設計節

日期:即日至12月3日

地點:中環鴨巴甸街35號元創方

網址:www.detour.hk

文:吳騫桐

編輯:梁小玲

設計:賴雋旼

電郵:friday@mingpao.com

[開眼 文化力場]

相關字詞﹕